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课《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时代发扬光大

瞿方业

①学雷锋,树新风。这是多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每年的三月,社会上都会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宣传雷锋精神。但是,年轻一代对于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价值还是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许多人的理解停留于“学雷锋做好事”这一层次。的确,雷锋生前做好事无数,无私奉献做好事也是其精神的内核之一,但这并非雷锋精神的全部。只有搞清楚雷锋精神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追随这位先行者的脚步,与他的崇高精神无限地接近。

②雷锋的精神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无私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等。无私奉献,就是愿意尽可能地服务他人,方便他人。常说的“学雷锋做好事”,正是其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诠释;“钉子精神”,就是要像钉子一样刻苦学习和钻研业务,尽量挤出时间学习,补己之不足;“螺丝钉精神”就是愿意在平凡岗位上踏实工作,刻苦钻研,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干一行爱一行。

③雷锋精神并没有走远,他和时代所需要的精神有着很大的贴近性和接近性,雷锋式的人物在当下的时代仍然需要,而且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我们的身边都并不少见。雷锋身上体现的无私奉献精神,在这些人身上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只是需要更加努力地发扬光大。今天学习雷锋精神,就是结合时代的特点,让他身上的一些美好品质争相为大众所效仿。

④无私奉献,就是要求每一个人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内心要有他人,要能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这正是现代慈善的真义所在,那些援建希望小学的人,帮助贫困学生的人,那些看到他人受难就伸出援助之手的人,都是在为人民服务,都是在无私奉献,因此,雷锋精神在当下的时代,完全就是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的代名词。

⑤还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勤奋好学的钉子精神,对每个人来讲也同样适用。干一行,爱一行,就不会做对不起他人的事,就不会做问题食品、三聚氰胺牛奶,就会用良知来做事,诚实守信,就会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爱护行业的发展,让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得到良性发展。干一行爱一行,就会恪尽职责,执法者公正执法,监督者勇于监督,守法者遵法守法,让社会上的邪恶之事没有容身之所。

⑥这些事情,平凡而具体,就在你我的身边和手边,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也应当做到,只要像雷锋那样敬业,那样有一种认真劲儿,具有对他人的爱心,许多事情都可以做到尽善尽美,社会就会在这种精神的照耀下,更加美好。让雷锋精神在这个时代发扬光大!

(选文有改动)

(1)、选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从论证思路上看,选文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3)、请为第④段补写一则事实论据,使论证更加充分。

(4)、雷锋精神的内涵除“无私奉献精神”“螺丝钉精神”“钉子精神”外,还有很多。下面摘自《雷锋日记》的话,也体现了雷锋精神,请谈谈你的理解。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另一种珍爱
                                                                                                                  乔叶
         ①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
        ②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诧异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天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闻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③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精彩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超脱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踩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④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很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⑥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早晨。
        ⑦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⑧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耻辱,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⑨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有改动)

阅读回答问题。
                                                                                                    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①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飘送花香,雨水润物无声,这温柔敦厚的自然总是厚德载物,却又不事张扬,更不会以造物主自居。那么自称万物灵长的我们,更应该学会不以自我为中心。
       ②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常常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叹息。因此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③不以自我为中心,就要有谦和的姿态。北大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以一位平凡老者的身份替一位入校新生看行李,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恼不怒,反倒用一句“没关系”化解了那名新生的不安。著名影星林志玲在参加一个宣传活动时,很多经销商都和她握手。有人注意到身高 174公分又穿着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会膝盖微弯,蹲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地和对方握手。那天地总共蹲了八十几次。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每个人都保持一种“高姿态”,这种人其实最无实绩。反而是季羡林和林志玲这样的人,以谦和的姿态平等待人,更显高贵。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池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
       ④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而不单从自身出发。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普通的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帮助他们找到幸福与快乐。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你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
       ⑤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事万特皆有其闪光的一面。师法自然,小草的坚韧,大树的昂扬,细流的执著,大海的宽容……都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师法大师,圣贤的哲思,大儒的风范,永远是我们追随的目标;师法凡人,芸芸众生里有很多普通人更值得我们学习。 “当代雷锋”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爱心,几十年如一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这些平民英雄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示出口的人性光辉,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向他人学习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更高境界。
       ⑥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将明白众生平等,从此不再轻视一只蝴蝶、一片落叶,你将读懂无言的自然和多彩的生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折磨是一种赐予

魏清素

      ①似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这样的人:他总是与你过不去,处处为难你,不停地挑剔你,否定你。你可能会怨恨:为什幺总是折磨我?可是,就在他的苛求中,你在不知不觉地成长。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些,从整个人生的大格局来看,这些折磨恰恰成就了你。

      ②当蝴蝶还是幼虫时,住在一个出口很小的茧中。要想破茧而出,它必须通过那个小小的出口。这个过程需要它竭尽全力,很多幼虫因此丧命。有人觉得蝴蝶太可怜了,就用剪刀把茧上的出口剪大了一些,让幼虫很容易地从中出来。但是它们却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只能拖着一双翅膀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小小的出口就是帮助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只有经过了出口的挤压,两翼才能顺利充血,幼虫才能蜕变成展翅飞翔的蝴蝶。

      ③其实,人与蝴蝶一样,也要经历破茧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生命的韧性和厚度。苏东坡因“乌台古诗案”被贬黄州,身处荒凉,远离亲友,身心备受折磨。这一切,却带给他更多的体验和思索,最终他实现了精神的突围,艺术才情也获得了整体蒸馏和升华,千古绝唱《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相继诞生,岂止苏轼,人类文明上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哪一个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磨砺?折磨是人生的必修课,它最大限度地考验一个人,而人生的最大值也正在此中求证。

      ④罗曼•罗兰说:“只有把抱怨别人和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面对折磨,不必抱怨,不要退缩,这些都是你成长的机会,是你成功的必经之路。不要去祈求什么“剪刀”的帮助,那只能萎缩了你成功飞翔的“双翼”。

      ⑤蝴蝶的幼虫,只有经过狭窄出口的挤压,才能蜕变为美丽的蝴蝶。成长中的人,只有经历世事的“折磨”,才能迈向成熟和成功,正确地面对“折磨”,并藉此给自己的生命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才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节选自《这些事,现在明白还不晚》,有删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遵循的处世之道。其实质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②就日常生活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你不愿被人嘲笑,那你就不要嘲笑他人;你不愿被人非议,那你就不要非议他人;你不愿被人欺骗,那你就不要欺骗他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只想“我高兴就好”“我便利就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失去友善,社会也难以和谐。人们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在早晚高峰堵车时,总有这样的司机,只图自己的一时便利而不顾他人,左穿右插,随意变线加塞儿。这种做法,轻则会惊吓对方,进而引发纠纷,重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甚至危及生命。不论出现哪种结果,都是损人不利己。可见,只有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准则,人们才会相互理解、减少矛盾,社会才能和谐。

       ③同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习近平主席在阐述我国和平外交政策时,一再重申,在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秉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中国人民近代以后经历了一百多年战乱频发的惨痛历史,最懂得和平的宝贵,最懂得发展的重要,绝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任何地方重演,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由此可见,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彰显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当代价值。

       ④总之,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需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