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1.葡萄沟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

    秋天到了,菊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还有白的,美丽极了!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黄澄澄的梨,红通通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一阵凉风吹来,果儿点头,散发出香味儿。

(1)、短文有个自然段。第自然段写秋天到了,菊花开了。第自然段写秋天到了,果子熟了。
(2)、填上合适的词。

的菊花     的苹果     的梨

的果子     的葡萄     的香味

(3)、把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

    居里夫人是波兰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她在取得成就和受到别人尊敬时,首先想到的是少年时代教法语的欧班老师。‖

    1920年春天,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经过十几年的刻苦的工作,终于从大量的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有一天,欧班老师收到了一封由华沙邮局派专人送来的挂号信,信封上的署名是“玛丽·居里”。欧班老师简直不敢收下,以为是邮局弄错了。一位在全世界都传颂的伟大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又老又穷,默默无闻的教师写信呢?直到送信的人肯定收信人没错,她才用颤抖的手拆开了信封。欧斑老师读完了信,泪水已经涌出了眼眶,原来玛丽·居里,就是20年前门门功课都考第一的小姑娘玛丽亚!居里夫人在信中向老师深表敬意,告诉老师,她一直在法国从事科学研究,并且诚恳地邀请老师到巴黎作客,还寄来了全部往返路费。

    久别的师生终于见面了。这一天,居里夫人在自己的家里,接待了她少年时代的老师,她亲自下厨房做菜,饭后和老师紧挨在一起,亲切地谈心。她使欧班老师忘掉了一切拘束,忘掉了面前是一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了。作为赞助人的居里夫人愉快的接受了祖国的邀请,到华沙去参加开幕典礼。5月29日这天,华沙的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居里夫人周围。他们中间有共和国总统、部长们,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亲人们也在场。在典礼快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突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里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握住了她的双手,并亲自推着她向主席台走去。这位头发斑白的老年妇女就是欧班老师,她已经八十多岁了,见到这种情景,人们都激动地向她们鼓掌。幸福的泪水挂满了老人的双颊,她的学生成为世界名人后,对她还是那么热爱,那么尊敬!‖

课外阅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钻石,我们都知道它是天然矿物中硬度最高的物质。为此,有一段时间我就想,不知道是怎样特别的结构,使它如此坚硬和神奇。

    也正是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查了一下钻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才知道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它是宝石中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简单地说,钻石是在地球内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相反,其他材料都达不到这样的纯度。也正因为这样,钻石才有了其他物质所没有的硬度。

    那么,接着就又有一个问题了,靠什么来切割打磨如此坚硬的物质呢?答案让我感到很意外,靠另一颗钻石。想想也对,如此坚硬的物质,也只有靠自己来打磨自己了。正如毕淑敏说过的一句话:钻石自己敲打自己,是为了更完美。也正因为这样,钻石才会拥有坚硬的外表和耀眼的光彩,也才会让世人喜爱。

    其实,这正是钻石的品格。钻石的形成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它深埋于地下,经过多少年高温、高压慢慢变化,最后在某一时刻随火山熔岩喷涌而出,又被泥沙夹带,接受风吹雨淋的考验,又经过多少年,才可能有幸被识货的人发现,才有可能变成一块儿真正的钻石毛料,再经过慢慢加工、打磨,才能渐渐地显现出光彩华美的一面。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既有长久深埋的寂寞,又有无人赏识的孤独,更有最后加工过程中经受的种种痛苦和磨难。也正因为这一切,最终钻石才成为一颗真正的钻石,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做人也是一样的,人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是我们许多人只看到了别人成功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别人经受磨炼的一面。一个人如果有了钻石一样的品格,能吃苦,不怕吃苦,靠自己打磨自己,只要能坚持下来,也许某一天你的光环会被更多的人发现,你也会被更多的人赏识。只是,我们现在的许多人,总是羡慕钻石的完美和价值,却不知道学习钻石的优秀品质。为此,我们每个人都该多一些钻石的品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