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宣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请回答:
材料一:唐代设计出了一种君逸臣劳的宰相制度,集体议事能够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三省的划分又使宰相之间权力相互制衡,不至于产生一权独大的现象;宰相官阶的降低使得宰相权力削弱。因而可以说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既能够保证政府对全国政务的处理,又抑制了相权的过分膨胀,它在皇权与相权之间找到了恰当的平衡。
材料二:吴晗先生所言,“这种把一切权力都揽在皇帝个人手中的高度集权状况,是在明朝以前从没有过的,所以封建专制主义经过一千几百年的发展,到了朱元璋的时候,形成了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系统”。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材料 义净(635-713年),七岁入土窟寺修习佛教内典。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式出家为僧,先后来到佛教中心洛阳、长安,修习佛经。此时,佛教各派纷争,观点歧异,典籍记载与解释亦互不统一。高宗成亨二年(671年),义净从广州出发搭乘商船远赴印度取经求法。在印度十几年间,义净向当地名僧学习经典,研究瑜伽、中观、因明、俱舍论等学,并进行佛教经典的翻译,同时考察印度佛教教规和社会习俗。大约在垂拱元年(685年),义净乘船离开印度东归。归国途中,义净写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等书,书中记述了许多有关印度和南海各地的资料。武周证圣元年(695年),义净回国,并带回近四百部合五十万颂佛经、金刚座真容一铺和舍利三百粒。武则天对义净的归来十分重视,亲自率众人到洛阳上东门外迎接,诏命义净住在洛阳佛授寺。此后,义净先后在洛阳、长安的寺院翻译佛经。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正月,义净圆寂,享年七十九岁。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