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西省大同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日,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带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节选自《庄子·秋水》)

【注】①时:按时令。②河:黄河。③涘:河岸。④渚崖:水洲岸边。⑤河伯:黄河之神。⑥旋:转,改变。⑦望洋:仰视的样子。⑧若;海神名。⑨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

(1)、翻译下面句子。

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两段文章都以雄奇的想象塑造形象。【甲】文中大鹏的形象具有的特点;【乙】文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的态度是“”,见到大海后,河伯态度变为“”,这一形象带给你的启示是
举一反三
阅读【甲】【乙】【丙】三篇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选自《满井游记》)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岳阳楼记》)

     【丙】西湖最盛,为1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2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放尤为奇观。石篑3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应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柳,艳冶极矣。然杭人游西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夕舂3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选自《春游西湖》)

      【注释】①为:是。②岚:雾气。③夕舂:夕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