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2年8月,“佛山为美化市容下令驱逐乞丐!”继广州天桥底筑水泥锥驱赶流浪汉、上海发布“乞讨排行榜”后,佛山出台“禁乞新规”再掀“乞丐潮”。《标准》要求“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无人员乞讨、露宿”。针对此种举措,众说纷纭。请你对“佛山驱逐乞丐”这种做法表明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②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的“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③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④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合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⑤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⑥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⑦“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如何认定一本好书?各种图书奖项是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图书奖项入选的图书,是否就是网民心目中的好书?网民心中理想的图书评选标准是怎样的?为回答这些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出版大数据用户行为跟踪与分析实验室”项目组进行调查分析。

    分析网民对图书奖项的认知与评价,可以看出,图书评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好书、推荐好书,倡导出版社多出好书,鼓励读者多读好书;读者希望图书奖项帮助自己选择、阅读好书,期望权威的图书奖项为他们选书、读书提供引导。对此,我们建议:

    要对参与评奖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出量化要求。在现有评奖标准严把政治性、思想性、文学性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应增加对图书质量、效益的量化的要求,适当设立销量、利润的基本门槛。在资格审查时,要严格核查出版社报奖图书的印数、销量等。

    完善专家组评奖、读者参与的评选方式,要注重网民读者的话语权。注重吸纳网民读者的意见,开辟专门的网上评选渠道。结果计算按专家组评选、网民读者评选各占一定百分比分配权重。不同类型的图书评选,两类权重可做适当调整。

    改变网民读者对中国图书奖项的传统认知,保持中国图书奖项评选权威性、公正性、影响力的同时,利用多种有效手段,打造图书奖项品牌,提高各大图书奖项的知名度,在网民读者中形成良好口碑。

    网络阅读的特性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对于某些以销量、热度为主要标准的网络好书评选,应予以正确引导,不能放任其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社会效益的做法。

(摘编自《网民对图书奖项的认知与评价调研报告》)

材料二:

图1网民对图书奖项的认知

图2图书奖项推荐方式认同度

材料三: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给予适当奖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18年11月2日公告:

    经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组织委员会审定,第五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共评选出科普图书类金奖作品10种、银奖作品20种;科普影视动画类金奖作品5种,银奖作品10种;青年短篇科普佳作金奖作品4篇,银奖作品10篇。

材料四:美国科普图书几个主要奖项:

    (一)美国科学促进会、斯巴鲁“科学图书与电影”优秀科学图书奖,由美国科学促进会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旨在鼓励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阅读的高质量科学图书的创作与出版。奖励图书分为四类:儿童科学图画书、中年级科学图书、青年科学图书、实践类科学图书。奖项的评审由评审组根据四类图书的共同标准以及四类图书的特定标准要求进行初选,然后再评定,每个类别评选出1本获奖的优秀图书。获奖作者可以得到一枚奖章和1000美元的奖励。该奖项得到斯巴鲁汽车公司的长期赞助。

    (二)科学图书奖:由美国大学优等生联谊会设立。每年评选一次,奖励在科学和数学领域的科学家创作的科普读物,评审委员会选出5本图书入围,再从中评选出1本获奖图书,给予1万美元奖励。

    (三)科学传播奖:由美国物理学会设立,每年评选一次,奖励上一年度物理学、天文学、数学等相关科学领域促进公众理解的科普作品,每个领域各评选出1个获奖作品,给予3000美元、一把雕刻温莎椅的奖励。

    (四)美国研究院传播奖:由美国科学、工程及医学研究院设立,每年评选一次,奖励美国上一年度出版或发行的英语科普作品,奖项包括科普图书在内的4个类别,各评选出一个获奖作品,每类获奖作品作者奖励2万美元,奖金由基金会提供。

    (五)获伯瑞优秀儿童科学图书奖:由美国植物病理学会设立,每年评选一次,对前一年出版的、从天文学到动物学等各领域的优秀儿童科学图书,根据不同阶段的儿童读者群体,各评选出一本获奖图书,予以奖励。

(摘编自《国外科普图书奖项对我国的启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前,订单农业正在成为农业生产新风尚,在订单农业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创新型试点就是认养农业。我国认养农业刚起步没几年,还处于探索阶段。2015年,辽宁省盘锦市,率先开创了“认养农业+互联网”的耕种新模式,随后成立国有性质的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动辽宁省盘锦市“认养农业”的开展。

湖南思令农品科技有限公司是订单式认养农业的“头部玩家”,早在2016年,就提出过围绕杂交水稻进行认养式农业的探索,旗下司令农品平台在近期更是完成品牌和战略升级,围绕更容易市场接受、更容易产生价值的畜牧业推广订单式农业,认养式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司令农品合伙人崔哲解释说,运营司令农品平台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合作、协议等契约为纽带,有机链接了农业产业链两端和不同经营主体,进而实现了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有机互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有机联系,不但避免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随意性,推动农户调整生产结构和分享农业产业链拓展和市场扩大成果,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经营方式的转变。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订单式认养农业与互联网逐步进行深度融合,给农业生产销售提供方便,也为农民收益“保驾护航”。随着“订单式认养农业”在全国多地盛行,这一方式也为区域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和地方精准扶贫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摘编自2020年11月02日 中国新闻网《司令农品订单式认养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材料二:

这是一组耐人寻味的数字:截至2018年,我国小龙虾养殖总面积1680万亩,其中稻田养虾面积1261万亩,占比75%,超过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的四成;2020年小龙虾养殖面积可能达到2000万亩……

小龙虾,是国人餐桌上的至爱,也是不少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然而,在历时5年跟踪研究后,上述数字让农业专家高兴不起来。受短期经济效益驱动,一些地方盲目扩大稻田养虾规模,扩大沟坑占比,影响水稻生产,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稻渔共生在我国历史悠久。《史记》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古越人”就过着“饭稻羹鱼”的自给生活。2005年,浙江青田稻渔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第一个入选的农业文化遗产。

近年来,我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迅猛。2015年以来,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联合各地科研院所和高校有关专家,对我国典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进行了调研。

研究发现,稻田养蟹、稻田养鸭等稻渔共生模式不但可清除杂草、控制虫害、培肥土壤、改善水质,还可促进水稻生长。而近年发展迅猛的“稻田养虾”多为非共生模式,对粮食安全、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产生了诸多的负面效应。

(摘编自《失控的小龙虾,逼近的稻田危机》,2020年第8期《半月谈内部版》)

材料三:

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但可耕地面积非常有限,实际人均可用耕地不到世界人均的二分之一。而且,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造成质量状况堪忧、基础地力下降。全国耕地退化面积较大,部分地区耕地污染较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只有牢牢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底线,切实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

黑土地是我国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黑土区是东北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石,是水稻、玉米、大豆的优势产区,是名副其实的“黄金玉米带”和“大豆之乡”,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当前,我国黑土地面临严峻挑战。自上世纪 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由于长期受翻耕、旋耕等传统耕作方式的高强度利用,再加之土壤裸露、生态系统退化等原因,导致有机质含量下降、理化性状与生态功能退化,黑土地状况不容乐观,严重影响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黑土层变薄、黑土面积减少、有机质含量减少、肥力下降、理化性状恶化。因此,保护好、利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加快修复农田生态环境,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摘编自孙东方《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2020年8月《红旗文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城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是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Durkheim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围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吗?”——这一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吗?”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热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内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

(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材料三:

“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

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

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现代散文诞生以来,“抒情性”“自叙传”等文体特征在散文创作和理论表述中得以确立。同时,被划分到散文类中的通讯、报告文学、杂文、随笔等分别独立。“抒情散文”成为散文的核心部分,并得到了散文创作者及研究者的广泛认可。散文和诗歌被等同视为抒情文学品类,情感性成为散文首要的审美要素。

但是,过分倚重抒情也受到了质疑。作家汪曾祺曾经写道:“二三十年来的散文的一个特点,是过分重视抒情。似乎散文可以分为两大类:抒情散文和非抒情散文。即使是非抒情散文中,也多少要有点抒情成分,似乎非如此即不足以称散文。散文的天地本来很广阔,因为强调抒情,反而把散文的范围弄得狭窄。”这个观点富有代表性,即散文世界欠缺进一步开掘,需要在通过写人记事、写景咏物表现情感、情趣、意境之外,获得更开阔的空间。情感是散文的根本性要素,可是个体对于世界的经历、体验仅仅依存于抒情表达,难以得到更深入的开掘。

一些散文理论家从纵深方向探讨散文的可能。刘锡庆将散文中的自我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现实生活层”“情感层”“性灵层”“心灵层”“生命体验层”等。楼肇明则提出“复调散文”理论,认为散文表现的维度应该更丰富、复杂。新时期至今,散文创作总体上逐步摆脱过度抒情的弊病,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与艺术技巧的运用上不断拓展,经历了“独语体”散文重现、文化散文繁荣,还出现“新散文”“在场主义散文”“非虚构文学”等或长或短的创作潮流。

不过,散文终究还是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有别,缺少个性情感精神透视的文化历史属于学术专著,读者期待的仍然是从传统出发的散文精品,优秀的散文还需要建立在精神深度与艺术妥帖上。与虚构文学不同,散文来自作者对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作为自我的精神产品,打动读者的不是求新、猎奇,而是内在的生命意蕴,即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活诗意的准确把握。

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为何经典?就在于作家在对自我生活细节进行全方位展示过程中,贯穿着完整的生态主义理念。梭罗以十几年独特的生活方式拥抱自然,批判习俗,凭借自我生命意志,成就了生态散文经典之作。

当代散文也不乏具有生命意蕴与哲学内核的作品。比如,史铁生《我与地坛》在景物描绘、精神臆想、隐喻表达背后,升华出一种超越现世苦难的终极情怀。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借封闭的小山村,以几十篇作品描绘乡村生活,其中暗含了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我们也可以从某些回忆散文中读出伦理思想,从文化散文里读出历史背后的文化哲学逻辑。

好的散文作品,情感充沛而节制,理性思考始终在场,有着哲学沉思的气质,在宁静的艺术氛围中传达出作者对天地、世界、人性的观察、感悟与思索。

(摘编自于袆《散文创作如何走出过度抒情的困境》)

材料二:

文学写作的本身,应当是自然的、“开放式” 甚至“无限开放”的。谁也没有规定散文应当怎么写,即使有这方面的理论,但“文无定法”之说始终为历代写作者所默认推崇。尽管真正能够“再出新枝”的作家和诗人少之又少。先贤大师们一直在寻求和建立独我的写作方向及范式。于今来看,我个人觉得,散文应当具备或者包含的三个要素就是真诚、自由、妖娆。

散文之所以能够绵延许久,至今还有人喜欢、继续接力的原因,就在于发自写作者“本体”和“内在”的那种具有强大辐射力与“能量”的“诚意”。这个“诚意”是写作者对整个世界的态度,就是写作者自身“修为”与胸襟、视野和识见的体现,也才构成了散文最动人和最有“体温”与“活性”的品质。

自由是指散文写作应当是宽泛的,自在的,可以倚马可待,洋洋万言,也可以斗折蛇行,小家碧玉。可以由此及彼,信马由缰;也可以自定范围,框定跑马场。文学是另一个宇宙,疆域之大之广之深,人类迄今还没有完全探索完尽,特别是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空”,仅仅是物质、信息乃至层出不穷的新科学对人的生存的影响与篡改、修正这一点,就是一个尚未被触及的领域。

散文及其他文学创作,其根本目的是呈现人类在某个历史时期生存和精神的奇崛状态和样貌,是我们用文字的方式,为自己和众生建造“档案库”与墓碑和宫殿。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具备强烈的“代入感”和“感染力”。因为文学书写的目的,就是要人自觉阅读,并在阅读当中不断获取经验或者精神上的契合力量与共鸣心。因此,任何的写作都需要“方法”,而散文乃至其他文学门类通往呈现和探究繁复之人心人性的路径就是不断地“妖娆”起来。只有把文章写得“好看”“耐看”,“回味无穷”“余音绕梁”,能够在阅读者内心掀起浪花波涛,映现现实和理想的各种奇异的波谷和境界,方才能够使得我们的散文写作具备种诱导与分享的积极力量,进而在人心中缔造出更多的奇异风景。

(摘编自杨献平《从问题到方法:我们需要怎样的散文写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