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风向袋的制作

    风无影无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呢?可以借助一些容易随风飘动的物体,比如风向袋,根据它飘动的方向判断风向。

    制作风向袋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准备竹竿、细铁丝、粗铁丝、尖嘴钳、尼龙纱巾或其他较轻的纺织品、塑料绳、针线等材料和工具。

    第二,缝制口袋。用尼龙纱巾缝一个圆锥形口袋,袋口直径约10厘米,袋长40~50厘米。用细铁丝做一个和袋口一样大小的圆圈,用针线把细铁丝固定在袋口处,把袋口撑开。

    第三,剪下4根长约10厘米的塑料绳,在袋口边缘分别扎4个小洞。将4根塑料绳的一头分别穿过4个小洞,绑在铁丝圈上,另一头绑在一起,打一个结实的绳结。

    第四,拿一根细铁丝,在离竹竿顶端10厘米处缠2~3圈,不要缠太紧,做一个可以在竹竿上自由滑动的细铁丝圈。离细铁丝圈上下各1~2厘米处,用尖嘴钳把粗铁丝在竹竿上紧紧缠绕3~4圈,这样细铁丝圈就只能在缠紧的粗铁丝圈之间上下滑动。再剪下一根15厘米长的塑料绳,一头绑在之前打好的绳结上,另一头绑在竹竿的细铁丝圈上,把口袋系在竹竿上。

    将竹竿固定在空旷的场地上,在观察前确认东西南北的准确方位。当风向袋随风飘动时,观察它飘动的方向。风向袋飘动的反方向就是风向。

(1)、为什么要制作风向袋?
(2)、短文在介绍制作步骤时,用了哪些表示顺序的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第一步主要讲了。在介绍第二、三、四步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家园(节选)

    在地球上,陆地的面积很小,只占不到1/3的地球总面积,然而它的形式却是复杂多变的:一望无际的平原,连绵起伏的丘陵;茂密的森林,茫茫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也有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有赤道热带的绮丽旖旎,也有南北两极的银装素裹;有刺破青天的喜马拉雅山,也有令人惊心动魄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在我们的家园里,繁衍生息着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自己在内。

    这里是一个植物的世界,地球上的生命,是以植物的存在为基础的。植物供给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氧气。我们餐桌上丰盛的佳肴,身上穿的衣服,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植物。科学家们从植物中提取各种成分来制药,像治疗疟疾的奎宁、治疗感冒的板蓝根冲剂等。当然,地球并不  仅仅只是植物的世界,它也是一个动物的王国。相信很多人一定很喜欢《动物世界》这个电视栏目。看到那些可爱的野生动物,让我们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有种久违了的回归自然的感觉。性情温驯、身材矫健的瞪羚在非洲大草原上漫步,高高的长颈鹿从容地俯下头在水边饮水,相互追逐嬉戏的小猎豹,在泥泽中尽情地沐浴的大象。上万头牛羚随着季节和环境的变化,成群结队,浩浩荡荡长途迁徙的情景,更让人惊心动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美丽的大自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阅读理解。

秦将军俑

    我曾托人从成阳捎回秦俑的复制品,保存至今。

    这是一尊站立着的将军俑,长约20厘米,宽约8厘米,一只铁皮铅笔盒大小。将军四方脸,浓眉大眼,唇上有一丛浓密的胡子,修剪得十分整齐,且微呈八字状,上翘,为他的脸平添了一种成武。他微皱双眉,紧闭嘴唇,像在思考着什么重大问题,也许是在斟酌一项作战计划吧!将军的双手平直地放在腹前,紧提着,虽然显得    带激动却仍不失成竹在胸的风采。这大约是一场激战前从容不迫的将军们所特有的神情吧。

    将军头戴云冠,冠中间插着一根束发的簪子,身着一件长过膝盖的衣服。这衣服有些像长枪,只是下摆比较宽大。衣脱外面革了一件短袖甲,前甲过后腰收为三角形,遮挡住膝盖,后甲齐腰。铠甲十分厚,大约是用于保护人体主要部位不受敌方武器伤害的吧。虽然钯甲看上去显得家重,却十分漂亮,前甲上还装饰着祖矿的“菱格纹”和“云涡”。将军的颈上有一个装饰结,系在脖子上,胸前和背上也有几个,系在铠甲的各个突起的圆扣上将军的前胸、后背和肩上共有大小八个装饰结,这仿佛是将军们佩戴的勋章,可能表示他们官职的大小。

    秦俑衣冠齐整,神态相相如生,线条清晰、凝重,就连宽大的长袍上也无一个衣褶,加上那厚厚的锐甲和四方鞋,以及他满身的泥褐色,更给人一种沉稳古朴的感觉。看上去,那将 军仿佛是钢铁铸造成的。

现代文阅读理解。

地球是在膨胀还是在缩小?

a地球与周边太阳系一直是“礼尚往来”的关系。举例来说,在太空中四处穿梭的尘埃会不断以流星的形式轰击地球,而地球大气中的气体也会不断散逸到太空中。

②既然地球一直处在有亏有得的状态中,那么地球到底是在膨胀还是在收缩呢?

③由于地球上的气体会散逸到太空中,地球——或者更准确地说,地球大气层是在不断收缩的,不过收缩得并不多。

④行星通过吸积过程形成,即太空尘埃不断相撞、逐渐累积成质量较大的天体。地球约45亿年前诞生之后,吸积仍在小规模继续,以流星和彗星的形式不断加入地球的质量中。

⑤但一旦行星形成后,另一个过程又会随之开始——大气会开始散逸,这一过程有点类似于蒸发。大气中的氧原子、氢原子和氨原子可以从太阳吸收足够的能量,然后从大气中逃逸出去。

⑥那这些过程会对地球整体质量造成怎样的影响呢?科学家只能做个大概的估测。

⑦目前只能进行理论研究,因为很难实时测得地球的质量,我们掌握的地球重量不够精确,无法看出地球质量是增是减。

⑧但通过观察流星的发生率,科学家估测,每年约有16500吨流星撞上地球、增添地球质量中,约合1.5座埃菲尔铁塔。b.与此同时,科学家又利用卫星数据估测出了大气遥逸的速率,约为82700吨,相当于7.5座埃菲尔铁塔。这意味着地球每年会损失大约66100吨的物质。虽然听上去很多,但从整个行星的尺度来看,这其实只是很小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⑨科学家利用过去一百年间的大气逃逸估算量推算得出,损失的大气若无法得到补充,按每年损失6万吨大气来算,大约50亿年后,地球大气便会损失殆尽。

⑩e.不过,海洋活动以及火山喷发等过程都可以补充地球大气,因此实际可能要耗费约15.4万亿年,地球才会彻底失去所有大气。这个时间相当于宇宙寿命的100倍,更何况早在此之前,受太阳演化影响,地球就已变得不再宜居了(太阳预计在50亿年之后转化为红巨星)。所以从长期来看,大气逃逸根本不算什么问题。

⑪总之,我们在为地球的慷慨鼓掌叫好时,也大可以放下心来:地球体积的缩小不会对地球生命造成任何影响。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波尔多液

汪曾祺

①波尔多液非常好看,呈天蓝色。过去有一种浅蓝的阴丹士林布,就是那种颜色。

②硫酸铜、石灰,加一定比例的水,就配置好波尔多液了。波尔多液用途广泛,不仅能防病,还能保证水果的丰收。果农都知道,喷波尔多液虽然费钱,却是划得来的。但这是个细致的活,要把喷头绑在竹竿上,再把药水压上去,喷在梨树叶子上、苹果树叶子上、葡萄树叶子上。还有两点要特别注意:一是要喷得很均匀,不多,也不少。喷多了,药水的水珠糊成一片,挂不住,流了;喷少了,不管用。二是树叶的正面、反面都要喷到。

③我是个喷波尔多液的能手。这活不重,可干完了,眼睛、脖颈,都是酸的。即便如此,我还是喷得非常细致,到后来这活都交给了我。因为喷波尔多液的次数太多,我的几件白衬衫都变成浅蓝的了。大家叫我总结经验,我说:一、我干不了重活,这活我能胜任;二、我觉得这活有诗意。

④为什么叫它“波尔多液”呢?这有个故事:波尔多是法国的一个小城,出马铃薯。有一年,法国的马铃薯都得了晚疫病。晚疫病很厉害,得了病的薯地像火烧过一样,只有波尔多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大伙琢磨,这是什么道理呢?经过一番探查,原来波尔多城外有一个铜矿,有一条小河从矿里流出来,河床是石灰石的。这水蓝蓝的,是不能吃的,农民用它来浇地。莫非就是这条河,使波尔多的马铃薯不得疫病?从此以后,波尔多液的故事就在世界流传开来。

⑤中国的老农现在说这个法国名字也说得很顺口了。

⑥去年,有一个朋友到法国去,我问他到过什么地方,他很得意地说:波尔多!

⑦我也到过波尔多,在中国。(选自《果园杂记》,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