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南昌市三校(一中、十中、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抗生素类药物曾是人类对抗诸多疾病的一个“秘密武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系列抗生素的出现,人类寿命得以大大延长。但还不到一百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生素也逐渐走下了“神坛”,甚至成为未来医疗卫生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抗生素的效力正在普遍下降,其原因是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正在迅速扩散。具有耐药能力的细菌未被某种抗生素杀死,之后便不再受制约,甚至将其耐药性传给其他种类细菌。欧盟一位官员表示,由于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一些常见的病原体正在变成所谓的“超级细菌”。一旦抗生素失效,我们的生活就将充满危险,轻微的耳部感染可能就会引起耳聋,轻微的擦伤都有可能带来死亡。

    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难题。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一份报告,称到2050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每年会导致1000万人丧生,其危害将超过癌症。同时最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危害性正逐年攀升。比如治疗大肠杆菌,一般使用普通抗生素即可见效,但近几年多个国家报告部分患者即使使用最强效的抗生素也无济于事。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各种耐药菌感染,23万新生儿因此夭折。

    但目前针对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进行的新药研发很难跟上耐药性产生的速度。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新抗生素的研发严重不足,难以应对日益增强的抗生素耐药性威胁。报告警告说,全球抗生素正濒临枯竭。这份报告认为,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已严重危害现代医学的进展,目前急需加大对抗生素耐药感染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否则世界将被迫回到因常见感染而致人死亡的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制药公司和研究人员必须立即关注能治疗某些可在几天内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感染的新抗生素。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大多数药物对现有抗生素类型进行的修复,只是短期的解决方案。而对于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会构成最大健康威胁的抗生素耐药感染,包括每年导致约25万人死亡的耐药性结核病,潜在的有效治疗方案则很少。70多年来,只有两种治疗耐药性结核病的新抗生素进入市场。如果要终结结核病,每年全球急需投入8亿多美元来研究新的抗结核药物。

    此外,对抗生素的滥用也是造成抗生素耐药性加速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2000年至2015年全球范围抗生素消费量增长了65%。尽管抗生素是治疗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但过度依赖抗生素治疗只能适得其反。相比新抗生素的研发和投资,公众应该尽快学会科学谨慎地使用各类抗生素药物,否则未来我们将有可能死于一次普通的感染,而不是今天人们所恐惧的癌症、艾滋病等恶性疾病。

(摘编自李曾骏《抗生素耐药性与“超级细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抗生素为人类征服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类寿命得以延长,全得益于抗生素的发现和广泛使用。 B、细菌对某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使这种原本治疗某疾病的特效药失效,就会导致治疗失败。 C、未被某种抗生素杀死的具有耐药能力的细菌,可能会将其耐药性传给其他种类的细菌,最后变成所谓的“超级细菌”。 D、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会导致每年上千万人丧生,其危害超过了癌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如第一段中引用欧盟一位官员的观点,意在阐明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 B、文章多处引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既证明了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也说明了研发新抗生素迫在眉睫。 C、针对抗生素走下“神坛”的问题,文章从两方面揭示其原因,一是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迅速扩散,二是对抗生素的滥用。 D、文章重点分析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指出其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并通过列举大量数据资料指出问题的严重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针对细菌具有耐药性而进行的新抗生素的研发周期较长,而耐药性的产生速度远快于新抗生素的研发速度。 B、目前进入临床阶段的抗生素药物对现有抗生素类型进行的修复,只是短期解决方案,必须关注能治疗严重感染的新抗生素。 C、抗生素耐药感染会成为人类最大的健康威胁,而多年来治疗耐药感染的新抗生素极少,急需投入资金研发新的抗生素药物。 D、“超级细菌”的出现,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正是我们对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过度依赖加快了细菌进化至耐药的速度。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构思到成文的距离

    构思从何而来 刘勰认为在文学创作中的构思主要运用想象,想象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又可以形成具有“珠玉之声”“风云之色”的具体艺术形象,这正是现代文艺理论中形象思维概念的特点。刘勰所说的“神思”,也就是我们现在创作中讲的灵感,主要从哪里而来呢?当然就是想象。

    然而想象并非凌空产生的,刘勰在论想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还提出了“神与物游”的构思理论。他认为在构思中想象不能凭空产生,也不是离开客观事物的主观空想,作家主观精神世界和客观的物质世界的一种互相渗透,物我交融。“神与物游”抓住了构思过程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精神始终与外物一起活动。

    构思中的“神思”活动和作家情感的波澜起伏紧密联系在一起,于是当作家在“神思方运”之时,就会产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效果。

    不过,在有了构思之后,作家在进行的创作的时候,却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使得表达不能“言尽其意”甚至很多时候都是“词不达意”。刘勰也意识到了仅仅只有想象,亦即“神思”,在文学创作中是远远不够的,“意空翻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无论思绪在脑海中怎样翻飞,波涛汹涌,但是要付诸笔端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万途竞萌”之时,却“难归于一”,或者“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使心折”的现象。下笔之前踌躇满志,作品出来之后觉得和心中所思的大打折扣。更有甚者,还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思如泉涌,下笔却无神的境况。刘勰解释了其中的原因:“意”是处在观念里的形态,是虚的,所以容易出奇出新;但是语言表现而是将虚的东西变成实的,所以有相当大的难度。这是构思和传达之间的矛盾。这其中,意是由思产生的,言是由意产生的,但是他们之间是很有独立性的,这里的重点在于意和言之间的关系。疏密之间,大相径庭。密就是语言表现的自如贴切;疏则是言和意之间差之千里。刘勰强调了创作中语言表现功力的修养,而不在于临机的冥思苦想。范文澜先生注释《文心雕龙》时,说道“‘或理在方寸’,以下指‘疏则千里’而言,夫关键将塞,神有遁心,虽穷搜力索何益。若能秉心养术,含章司契,则机枢常通,万途竞萌,正将规矩虚位,刻镂无形,又安见其不加经营运用之功耶。”就正是说的这种状况。

从构思到创作成文,作家们要经历不仅仅是一个思维层面的活动过程,还需要进行语言方面的历练。任何思维活动都要借助媒介来将自己表达出来,艺术构思完成后,作者要寻找合适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独特的艺术意象传达出来,没有不依赖与语言而独立存在的所谓的思想活动。作为艺术思维的想象活动本就是一种极复杂的心理现象,刘勰在列举文学史上许多作家的创作实例时指出:“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认为作家行文构思,或快或慢,一方面是基于个人才能禀赋和构思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作品的大小规模和体裁特点,对于这些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不管作家的写作会出现怎样的分歧,上面描述的“词不达意”等状况却仍然是存在的。而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有赖于作家平时的磨练和积累,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点悟;名师点悟,不如阅人无数”。最后还是要落脚到作家个人自身的积累上来。作家个人的阅历再经过艺术的加工,合理运用想象,才能在创作的时候游刃有余。刘勰也提出“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这四句,就是申明了这一要旨。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刘勰所说的“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并不是要人无所用心,轻易落笔,把写作当成一种游戏。相反,作家只有积年累月的辛勤努力,才能在写作的时候从容不迫,直抒胸臆。

(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曾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倘若他看到今天的媒体变迁状况,或许会将矛头调转,指向比电视更小的屏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而他所担忧的过分依赖技术来追求最高效率对文化积淀的侵蚀,用于阐释眼下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会更恰如其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微博,在生活节奏极快的现代社会,已成为人们在无数个碎片化的闲暇时间里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最便捷的方式。正是在微博热的“点化”下,一系列以“微”著称的文化消费形式应运而生——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在拥有无限空间和容量的数字化世界里,它们如无数个碎片向我们袭来,充塞着所有时间。

    “微博了一年,没怎么看电视,把放那儿的时间变成了刷屏,觉得时间被浪费,其实是换了个地方挥霍而已。”电影导演何平在自己微博上抒发的这番感慨,正好说出了我们面对“微”文化时隐约的焦虑。

    1971年,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匮乏。在海量的“微”文化产品面前,人们的种种欲罢不能,恰好印证了这个观点——在适应了140个字的阅读之后,许多人很难再捡起一部几百页的书本;在习惯了不超过几百秒的电影之后,要在影院里看一场两三个小时的电影会变得如坐针毡。当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多如牛毛的“微”文化产品肢解时,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欣赏一场演出,甚至直面内心的冥想与沉思,都变成了奢侈的事。

    “微”文化产品的另一个副作用是逻辑思维的“被碎片化”导致的思维能力弱化。虽然文化产品的思想文化含量并非取决于其规模或篇幅的大小,但以“微”文化产品如此“迷你”的体量,要承载起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我们陶醉于它带来的短暂快感时,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一探到底的研究和追问。于是,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也就难以形成,系统的、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也便搁于浅滩。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这样的文化产品即使再多,也只是如细沙堆积。而探求与追问精神的缺失,则会最终将我们引入迷失自我的无限苍茫。

    上世纪早期,英国文学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在其著作《重访美丽新世界》里表示了担忧:“真理淹没于无聊烦琐的世事,人们毁于他们热爱的东西。”这则来自上个世纪的箴言,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微”文化消费代替“无所事事”固然是种进步,但如果它变成阻碍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则应引起我们的反思。从“没有时间”到“更没有时间”,从“碎片化”到“被碎片化”,这是一个颇有些尴尬的冷笑话。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诗骚”传统,又称“风骚传统”,即《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所形成的文学精神的传统。《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是对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和”“孝”“敬”“德”等伦常的形象再现,而《骚》则是对支撑个体存在的理想、信念、情感的浪漫表述。

    随着全球化引发的本土文化的深刻变化,在当代中国,文学领域内“我(们)是谁”的认同问题被推上了理论前沿,逼迫我们作出回应和解释。“诗骚传统”所特有的道德承担和哲学品格在当代社会正可以成为医治当下文学疾患的良药,成为正在重建中的具有当代性和民族性的“新文学”的重要基础。

    首先,弘扬“诗骚”传统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使当代文学重新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由周代礼乐文化孕育而成的《诗》,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不仅蕴涵着儒家的礼教、乐教思想,也体现着儒家所提倡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与贤人政治观念。先秦时期中华人文精神不是空想的,不是神道,而是和理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力求符合实际的、辨证理论观点的结晶。而这一点正是中华人文精神得以“自强不息”、永不衰竭的主要原因。

    其次,提倡“诗骚传统”中兼济与独善相结合的人格,使当代文学成为重塑国民灵魂的一个重要途径。“诗骚传统”形象地展示和诠释了先秦哲人的人生智慧,倡导勤学好问、刚毅自省等优秀品质。历代对《诗》的阐释发挥构成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人生诸观念,比如苦乐观、生死观、穷达观、处世原则等多方面的内在意义。忠信诚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系统,成为历代文人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的重要思想支撑点。

    再次,发扬“诗骚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使当代文学成为价值的引领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精神在中国古代从来不是借助抽象的概念建构而成的,而是通过诗、骚加以形象的表述,又以“诗骚传统”的延续而代代相传。《诗》《骚》在被儒家经典化的过程中,其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倾向被逐步地发掘出来。随着历代文人的讽诵,儒家的思想也代代相传。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展示了人在现实中进与退的矛盾冲突和精神层面的取舍与延宕。历代文人在对屈骚的解读中反观自我,在他所处的时代中找到自己。

    由此可见,“诗骚传统”实际上就是古典人文精神和中华民族文脉的载体,历代能得此传统之真义的文人,才是中国文脉与人文精神的承担者。立足当下文学时代性、民族性缺乏的现状,借助于对诗骚传统形成历史的梳理及再阐释和再承续,我们便可以找回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找回那使人的信念清澈明晰的真理。

(摘编自《论“诗骚传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很多,有些时代条件是难以复制的。但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一代文人为时代而创作的使命感是文学高峰形成的前提。唐代文人们在不同时期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责任感。例如初盛唐是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乐观的情怀,创作出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李白在《古风》其一中写道:“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他认为开元年间复兴了尧舜的太平之世,才子们纷纷乘此时运,各展才能,写出文质兼备的诗歌,自己更是希望著述照耀千秋。而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处于家国兴亡的危急关头,则写下大量忧国忧民的传世名作。中唐时期,社会危机重重,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许多讽喻诗广泛触及中唐各种政治问题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力度都是后人所不能企及的。

    文学高峰的形成与文学风气、文学形式大力变革有关。以诗歌来说,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浮靡,唐朝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提出要廓清“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继四杰之后,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到初盛唐之交,张说和张九龄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以建安气骨为核心的“盛唐气象”形成。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尤能引起后人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时代环境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产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乡太久儿童不识的情景寄寓着人生易老的深刻感触,这正是多少人老来还乡的共同体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既是王维的心情,又超出了时空地域的局限,为后人所共有。

    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三方而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的过程中,唐代文人所追求的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高考作文当引领阅读

唐晓敏

    高考作文命题除具有评定与选拔的功能,还具有引导功能,通常表现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仅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关注社会问题,也需要多读书、读好书。但现实情况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做题”上,并没有“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读书不是太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因此,高考作文命题应该充分起到引领学生阅读的作用,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就语文学习而言,仅仅学习课本中有限的文章远远不够。著名作家叶圣陶早就讲过,课本选的文章不过是一些例子。语文学习当然不能只学这些例子,而必须大量阅读。教育学中常常讲到“情感教育”,但很少说清怎样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真正的情感教育是接受人类高尚的情感,将这些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这肯定要依赖阅读达成。

    大量阅读是学生写作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是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精神世界的。学生的写作应该反映自己的成长经历,描绘自己心中日益扩大的、新奇的世界。而写作的过程又是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与古今杰出人物对话的过程,也就是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和扩大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应该主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学、历史、哲学,而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阅读时的独特感受与思考表达出来。这样,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能说得饱含意蕴。

    读书让人有一个充实、丰盈的精神世界,让人懂得世界与人类的真善美,让人获得精神的自由。同时,读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法国学者拉孔布、维斯曼在《语文的未来——对古典研习的再思考》中指出:“一个新的历史情形对我们而言首先就像一篇待解读的文本。”“世界与一篇文本全无二致,它们都是表达意愿与语法规则及类型的结合,需要经过繁复的程序进行重构。世界有待于我们去阅读,而读者正是通过阅读世界逐步建构自身的。”这就是说,阅读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知识以及一般意义上的获得智慧,阅读本身就是解构世界的预演。书是阅读的对象,人们通过读书而获得阅读的能力。“世界”也是阅读的对象,需要人们去阅读它、理解它、把握它。人通过读书培养了阅读的能力,包括感受能力,分析能力,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判断与欣赏的能力,由此也获得了“阅读世界”的能力。

    高考作文命题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读书风尚。近年来,中央一直倡导全民阅读。高考作文命题取材名著,会有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名著。很多家长为了了解孩子阅读名著的情况,自己也会阅读名著,与孩子交流阅读体会和看法,由此在家庭中形成阅读氛围。如果每个家庭都有藏书、有交流,孩子与家长一起阅读和讨论名著,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整个社会就离书香社会、学习型社会不远了。

(2017年6月13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以武侠文学为原型,融舞蹈化的武术技击表演与戏剧化、模式化的叙事情节为一体的类型影片。中国武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舞蹈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在汲取武术的外在形态和神韵的过程中,形成了武打动作的舞蹈化风格,生龙活虎的武术技击在银幕上便演变为一种优美动人的武术之舞。由于武术打斗在电影中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动作奇观,所以,我们把它称为银幕上的“武舞”,即武术之舞。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动作表演。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打斗、单纯的视觉奇观,而是武打与剧情、与情景、与人物性格的相互交融。中国武术进入电影之后,演变为一种以艺术表演为主、击打对方为辅的武术之舞。观众在欣赏一场技艺精湛的动作搏击时,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场在“影像舞台”上展开的武舞表演。

    中国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文化伦理,这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包括武侠电影中的人物所归附的不同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各种剑术、拳法,其实都带有特定的伦理色彩,都会与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相联系。作为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刀剑的选择与使用同样具有艺术的表述功能与文化意义。

    中国武侠电影在人物性格的创作上,严格依循着善恶分明、忠奸立判的美学原则,并通过善与恶的尖锐对立,美与丑的鲜明映照来建立影片的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以英雄义士为主体的善的形象和以奸臣贼子为主体的恶的形象。同时武侠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报主”与“尽孝”的叙事母题、“家族为本”的武林道义、“义非侠不立”的精神取向和“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等,建立了武侠电影特定的伦理构架。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注重武德的电影作品,特别是对暴力的表现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其中包括暴力的喜剧化、舞蹈化、诗意化等消解暴力的有效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武侠动作片的“国际化”正在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

    事实证明:武侠电影所蕴藏的商业潜力,已经成为电影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国的武侠电影因其无可比拟的武艺和神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电影界的青睐,从而使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国际化进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摘编自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