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江苏省常州市省常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

张倩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挤压之下、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之中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中国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开始反省自身,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更新文化传统。在这个过程中,深厚绵长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在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中互相支撑,互相影响,均衍生出新的内容,可以称为“近代互构”。

    “忧患意识”最初是针对殷商时期人们听凭鬼神来决定自己生活的习俗而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个体在面对广阔的外在世界和种种困难时,应在敬畏之心的基础上,通过谨慎的态度、坚毅的行为来解决问题,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保持对潜在危机的洞见和预防,在政权与民生的关系讨论中,衍生出深刻的文化批判功能。与之相应,“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其所生活的家庭、家族以及邦国共同体的认同、维护,表现为情感和理智上热爱共同体,并自觉承担共同体责任,其核心也是责任意识。

    在周初统治者“敬德”“保民”的道德意识中,已经洋溢着浓厚的忧患意识,这也成为统治者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尚书·商书》),即是君王家国情怀的集中表达。伴随着古代文明的演进,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一起,成为知识精英所具有的核心思想,并通过教化系统影响普通民众。《孝经》《大学》等经典中建构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体系是对传统家国情怀的凝练表达。《颜氏家训》《曾文正公家训》等传世家训中,均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从立志、养德、行为等层面进行引导,表达士大夫阶层的文化诉求;而在百姓中广为流布的村规、民约,也把培育人们勤奋豁达的德性、持守道义的原则、居安思危的态度、和睦邻里的作风视为核心内容。这种家国情怀在传统社会中,满足了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礼制的维护下,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忧患意识奠定家国情怀的人文底蕴。第一,忧患意识是人努力把握自身命运、维系生活共同体的自觉,在中国文化的生命初期就奠定了重视主体性的品质,蕴含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是推动中国文化自我发展的动力。第二,忧患意识把个人与群体、历史与当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最为真实的生活态度,使人在家庭生活、当下实践中获得超越意义。第三,忧患意识深刻影响了中国作为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的精神特质。

    中国近代的文化转型,是从“个人”“家”“国”关系的讨论中开启的,是从民族、国家前途的忧患中产生的。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言:“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由此可见龚自珍思想对近代思想发展的影响。龚自珍作为传统士人中的先觉者,面对清王朝在内政外交、民生官制的全面衰败,积极思考解救时弊的方案。他以“尊我”倡言个性解放,力主将个人从宗法关系中解放出来;以“尊任”倡导“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并强调通过统治集团自上而下的“自改革”来挽救当时的危局。龚自珍对个性解放及其社会责任的探讨,是传统士人忧患意识的鲜明表现。

    鸦片战争以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高呼“自强”“求富”,主张学习先进技术来富国强兵,都是在复活经邦济世的士人精神以求民族自救;甲午战争之后,士人们在“保国、保种、保教”的理念中,提出制度革新的要求,清政府被迫在军事、教育、工业政策等方面做出调整。随着新的知识分子、了解西方的官吏、新兴工业资本家群体的扩大,人们有了大量关于富强、进化、民主、自由等话题的思考,与传统基于道德而言的忧患意识相较,增加了对于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向往,具有更加鲜明的近代特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最初是针对殷商时期人们听凭鬼神来决定自己生活的习俗而提出来的,其核心是责任意识。 B、周初,统治者的“敬德”“保民”的思想体现了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这也成为当时的知识精英所具有的核心思想。 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体系的建构来源于《孝经》《大学》等经典,后世的传世家训均以此宗旨,表达士大夫阶层的文化诉求。 D、龚自珍以“尊我”倡导“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并强调通过自上而下的“自改革”来挽救当时的危局,体现传统士人的忧患意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论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挤压之下,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之中开启近代化进程的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 B、文章阐述了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共同体现了个体在面对广阔的外在世界和种种困难及对所生活的家庭、家族以及邦国共同体时所具有的责任意识。 C、文章重在论述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关系,忧患意识奠定家国情怀的人文底蕴,家国情怀包含了忧患意识。 D、文末阐述在甲午战争之后,忧患意识有了明显变化,较之传统基于道德而言,有了大量关于富强、进化、民主、自由等话题的思考。
(3)、请根据文意,简要概述家国情怀的意义。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安全性问题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它能否真正超越人类,而在于它是否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工具和人类是否对其拥有充分的控制权。就像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那样,虽然它们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但人类拥有绝对控制权,所以人们相信它们是安全的。

    为了实现对其控制的目标,首先需要对人工智能的自主程度进行限定。虽然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人类智能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目前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还远不如人类智能。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信息存储、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让它在一些重大事件上做人类的高级智囊,但最终的决定权仍在人类。比如,当我们把人工智能应用于军事领域时,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来评估危险程度,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但是否应该发动战争、如何作战等重大决策,还是需要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正如霍金斯所说的那样:“对于智能机器我们也要谨慎,不要太过于依赖它们。”

    与限定人工智能的自主程度类似,我们也需要对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定。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是有可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短短六十年取得的巨大进步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将来它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从世界各国对人工智能高度重视的现实情况来看,想要阻止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是不现实的,但为了安全起见,限定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们应当还需要成立“人工智能安全工程”学科,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与规范,确保人工智能不能自我复制,以及在人工智能出现错误时能够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安全。人们对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担忧的另一主要根源在于,人工智能的复制能力远胜于人类的繁衍速度,如果人工智能不断地复制自身,人类根本无法与其抗衡。因此,在人工智能的安全标准中,对人工智能的复制权必须掌握在人类手中。同时,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控制许可制度,只有人工智能产品达到安全标准,才允许进行商业推广和使用。

    从源头上看,人工智能安全问题是由人工智能技术造成的,可见,科学技术研究并非无禁区。技术的发展成熟固然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但任何技术都有不确定性,且科技产生的问题通常不能仅仅依靠科技本身得到圆满解决。因此,解决人工智能安全问题还需要充分发挥外部进路的重要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来独往,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

    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几句诗并不好,只是他对作诗非常认真,一个字都不放过,要反复研究,这种精神还是可取的。对于用“敲”字还是用“推”字,韩愈认为“敲”字好。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说:“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诗人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景物有会于心,可以用来表达情意才写,所谓“即景会心”。究竟是“敲”字还是“推”字合于情意呢?假如诗人已经有了要表达的情意,那么两字中哪个字合于情意,当下就可决定,用不着反复推求。问题是诗人对所要表达的情意不明确,所以决定不了。就这首诗来看,敲的该是李凝幽居的门,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者出家为僧,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才和幽居相应。从音节上说,敲字也较为响亮。

(选自周振甫《诗词例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

(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互联网+”正在极速转向“人工智能+”时代。中外学者往往用技术“爆炸”“奇点”“革命”等来描述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的扩张速度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英国学者卡鲁斯·蔡斯指出:“智能爆炸的可能性通常被称为技术奇点。对于人类来说,这有可能是惊人的好消息,也有可能是灾难性的一刻。”而全球大众传媒似乎主要在渲染“灾难性”一面。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尔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而当今天AI似乎也可以有“思想”的时候,我们人类的尊严正在被机器“冒犯”。除了“思想(哲学)”外,在AI引发的艺术文化生产革命中,这种尊严也正在被“冒犯”:电脑自动作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AI也可以作曲了……这其中的“现象级事件”似乎应该是微软AI机器人小冰竟然开始作诗,并且还出版了一本像模像样的诗集。

    现代人对于自己的尊严被冒犯所产生的抵触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本能反应——对于闯入文艺创作领域的AI,传统意义上的文艺生产主体,尤其是艺术家,目前的总体情绪大抵就是如此,这从他们公开发表的一些言论可见一斑。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抵触可被理解为一种全新的“卢德谬论”。“卢德谬论”是发展经济学中的观点。19世纪,蓝领工人认为在生产中应用自动化机器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而导致失业率增加。现在这一观念又在人类与AI的关系中得到了更加直观的呈现。

    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是人常有的另一种本能反应,这种恐惧与抵触情绪交织在一起,会深刻影响我们对于AI的认知。这种复杂的情绪很早就被好莱坞电影工业充分利用,生产出一部又一部智能机器人威胁乃至取代、毁灭人类的科幻大片。近年来,随着AI的爆炸性发展,有关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索菲亚等的商业噱头在大众媒体上疯狂传播,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AI的恐惧和抵触,放大了对AI认知的“卢德谬论”。

    艺术家普遍认为,没有“情感”的冰冷机器所生产的“艺术品”,无法触动人的审美情感并引发心理审美反应,因此不具有欣赏价值。但是,如果我们对上述观点进行深入反思,会发现不少问题。假如没有情感的“自然”所“生产”出的景物能引发人的审美参与,那么由机器创作的“艺术品”未必就不能与人类进行审美互动。根据“图灵测试”原则,一个人和一台拥有智能的机器设备被隔开,在互不相知的情况下进行随机的提问交流,如果超过三成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对方是机器设备,那就代表了这台设备拥有“人类智能”——这种图灵测试也可用来

    对    AI所生产的艺术品进行测试,以证明AI机器是否具有审美智能。AI可以模拟人的大脑神经或心理反应,其所生产的艺术品也能相应地引发人脑神经或心理的审美反应——这至少在技术层面上是可能的。我们可以质疑当前AI的思想或艺术创作能力,但是应该明白,AI还处于“婴幼儿”期,其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能力具有无限潜能,尽管在其成长过程中还需要人类提供帮助。

    面对全球对AI的认知状况,只有人文主义情怀是不够的,科学的理性反思非常必要——文化理论研究大有可为。

(摘编自刘方喜《从“机械复制”到“机械原创”:人工智能引发文化生产革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故事说明的是中国人自我现状的丰富性,反映的是面对整个宇宙、社会和自然的多种境遇。要想更好地沟通世界、触动他者心灵,势必要让中国故事能够多角度提出和回答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层面的问题,多层次展现中国人面向全人类的坚守与胸怀。

讲故事作为文化行为要传达价值。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要有积极的思想价值、道德力量,讲中国故事,就是沿着中国人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的鲜明传统,表达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诉求,书写中国人价值实现的积极努力,鲜明反映倡导什么、弘扬什么、坚守什么。但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不单单指向中国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价值维度,还应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活价值理念产生密切联系,注重表达那些更具普遍性、更具恒久意义的价值,并增强其说服力。正如学者刘梦溪所说,有一些价值“不仅适用于一个时期、一个朝代、一段历史,而是适用于所有的历史时期,所有的历史段落,既适用于传统社会,也适用于当今社会;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一些永恒的价值理念,在表述上、概念的使用上不一定相同。但是这些价值理念可以通过互相阐释,达到理解和沟通”。如果离开价值观表达上的共通性,中国故事的辐射力就不足以很好地与世界沟通。当前不少文艺作品思想内容承载量有限,价值支撑不足,缺乏对普遍人性尺度的发掘,尤其是不少以玄幻、穿越等为主题的网络文学,似乎在努力传递一些是非诉求,但缺少真正富于世界性的、恒久的价值理念,能引起共鸣或产生深刻影响的作品凤毛麟角。

问题是时代最鲜明的声音。人类都生活在不断缩减的时间阴影之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同样经历着生存、发展等诸多根本性问题,对宇宙、自然、人生不断提出一些根本性疑问,地球上的人们在与自然、社会、他人不断较量中成长与发展,经历着同样的根本性生存发展难题,提出一些共同的根本性疑问,这是从人类共同体生活的根源处自动流溢而出的,正像泉水是从泉眼里涌出来的一样。而人类共同体生活的根源,正在于自由的个体心性对身处其中的人类生存困境的真切体验以及竭力脱困的奋斗。当代作家、艺术家必须要有面向世界的开阔胸襟,以中国故事书写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命运与挑战。作家、艺术家历来得时代风气之先,把中国故事与人类的根本性困境联系起来,以故事幻想、发问和探究,才能使中国故事的建构与地球上不同角落的人们忧喜相关、休戚与共。

讲故事有一条主旨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回归人性、挖掘人性,从人性最核心最隐秘之处,探寻人类精神的奥秘。讲述获得世界认同的中国故事,就要注重基于人类人性层面来思考问题,不单要注意选取受政治、地区、人种等因素影响较小的题材,找到跨文化传播中最普遍的共性,在创作中突出“人”的价值,捕捉“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律动,充分体现个体的价值精神,以及充分利用细节与接受者建立关联,而且还要注重在亘古不变的人类共同情感、在探索人性深层次的优点与缺陷上下功夫,以期让中国故事共通性的最大化得以实现。比如,中国作家麦家的小说《风声》《解密》《暗算》等在国际上很受欢迎,就在于作家善于挖掘人性和破译人的精神世界密码。

(摘编自梁鸿鹰《讲好中国故事:当代文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材料二:

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外传播面临的重要课题。

统筹全局,创新传播理念,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当前,我国对外传播工作顶层规划相对不足,话语体系滞后,经常被西方媒体抢先甚至牵着鼻子走,有时显得非常被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使中国在世界话语体系竞争中占据了道义制高点。媒体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主动作为,积极进行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国际战略布局;加快对外传播的议题设置和规划工作,赢得广泛认同,进而占领引导舆论的制高点和“发球权”。

创新表达方式,提高业务本领,强化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既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也要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既要有道,也要有术。这就要求新闻媒体练好内功,主动提升全球媒介沟通和传播能力,加强对国外不同受众习惯和特点的研究,以融通中外的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

弹好“钢琴”,积极拓展公共传播新路径。媒体外交、民间外交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已成为新的话语平台。应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全面、及时、权威地在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应组建官方与民间相结合、境内与境外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传播矩阵”,弹好“钢琴”,发出中国好声音。

(摘编自郑少忠《讲好中国故事,既要“敢讲”又要“善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