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文言文阅读

    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向,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于西唐山中。

邻里有争财者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已。乃脱巾叩头,固请曰:“仁义逊让,奈何弃之!”于是争者怀感,投兵谢罪。

    凤年老,执志不倦,名声著闻。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作与寡嫂讼田,遜不仕。建初中,将作大匠任隗举凤直言,到公车,托病逃归。推其财产,悉与孤兄子,隐身渔钓,终于家。

(选自《后汉书逸民传》,有删改)

【注释】①潦水:雨后地上的积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昼夜不/望峰 B、之田/贻余核舟一 C、风方之/乃前狼假寐 D、与孤兄子/如外人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邻  里  有  争  财  者  持  兵  而  斗  风  往  解  之  不  已

(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高凤是一个怎样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燉,字周南。帆山子,其别号也。性逋宕不羁。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或下一令曰:途遇被妹 , 平视者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曰:归家能殴兄妹者赏,受赏者必少。何也?一情中所有,一情中所无也。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其持论快彻,大率类是。
         身短而髯,圆面。终身布衣,家无担石,气象充充然,不类贫者。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几上罗列图书、珮环。椭狡零星,手自摹拭。见美男子则惵然意下,目往而足欲随,或尤之,笑曰:“吾何与哉?《易》称‘见金夫 , 不有躬’,圣人诏我矣。”其风趣如此。
         论曰:庄子有“人貌而天”之说,帆山子真气盎然,盖纯乎天者也。年七十四而终。闻临终预知死期,奉其祖父木主埋先人垅中,而以所玩器物尽贻朋好,拱手而逝。自称无方之民。其信然矣。其挚友江吟香素敦风义,有友五人,哀其无后,每逢寒食,辄具鸡黍纸钱。设位,祀之于江上之延生佛舍。帆山,其一也。 (选自《袁枚全集》,有删改)
        【注】①被妹:美貌女子。  ②椭狡:小器物。③惵然:不安的样子。④金夫:有钱有势的男子。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李密传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少仕蜀,为郎。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帝闻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于家。
        注:①醮:改嫁。  ②烝烝: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明明,这里指圣明的皇帝。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 , 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官职名)丘濬(人名)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 , 三日后来,渎则不来矣。”使者恚,欲收悦,缘濬故,未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11) , 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

                                                                                                                                                                   (选自《明史》,有删节)

     【注】①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②刊落:削除,删去。③属:连续,连贯。④属:同“嘱”,嘱咐。⑤衔:怨恨。⑥促:催促。⑦期:约定。⑧渎:轻慢。⑨收:逮捕。⑩缘:因为。(11)谢:道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