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则不能励精,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 , 弃疑滞。,使庶几 , 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 , 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诫外甥书》)

【注】①疑滞:犹豫不定。②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③揭然:显明的样子。④恻然:恳切的样子。⑤细碎:琐碎的杂念。⑥嫌吝:怨恨耻辱。⑦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⑧济:成功。⑨窜伏:逃避,藏匿。⑩下流:地位低微。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则不能励精(懈怠) B、意与日(消失) C、躁则不能治性(危险) D、广咨问(广泛)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使庶几

A、夫君子 B、下车引 C、者不如好之者 D、学而时习
(3)、下列对两篇文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C、”徒碌碌滞于俗”的原因是没有远大志向,同时也没有珍惜时间。 D、“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含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4)、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②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

举一反三
古文阅读,完成1-5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①,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释:①隐:隐语,不直接说出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时间在头发里行走

迟子建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我觉得左右摇摆的钟摆,就是一张可以对所有人发号施令的嘴,它说什么,我们就得乖乖地听。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我们得做课间操,我们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虽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我们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去!”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锅磕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 , 真想把它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能再行走。

    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但有时候它也是温情的,比如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可以放纵地提着灯笼在白雪地上玩个尽兴,可以在子时钟声敲响后得到梦寐以求的压岁钱,想着用这钱可以买糖果来甜甜自己的嘴,真想在雪地上畅快地打几个滚……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大手给放在挂钟里的,从来不认为那是机械的产物。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它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经得起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我喜欢听它前行的声音,总是一个节奏,好像一首温馨的摇篮曲。

    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我看见时间躲在一个小小的圆盘里,在我们的手腕上跳舞,它跳得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行进得那么清脆悦耳,“滴答”“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所以,手表里的时间总给我们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从这里走出来的时间因为没有声色而少了几分气势,这样的时间仿佛也没了威严,不值得尊重,所以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蹭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些落寞。

    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项链坠可以隐藏着时间,让时间和心脏一起跳动;台历上镶嵌着时间,时间和日子交相辉映;玩具里放置着时间,时间就有了几分游戏的成分;至于计算机和手提电话,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时间如繁星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尾纹;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地驼了背……时间还会变戏法,它能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瞬间消失在他们曾为之辛勤劳作着的土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这样,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只能再清冷的梦中见到他们依稀的身影……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

    现在,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在涨了又枯的河流中;在小孩子戏耍的笑声中;在花开花落中;在侯鸟的一次次迁徙中;在我们岁岁不同的脸庞中;在桌子椅子不断增添的新的划痕中;在一个人的声音又清脆而变得沙哑的过程中;在一场接着一场去了又来的寒冷和飞雪中……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我们和时间是一对情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选自《中外文摘》2011年第07期,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下面小题。

无限的舞台

朱宏

①王照伦正在看一份报纸,杯子里的茶只喝了一半。这时候窗外有一个人影闪过,他立刻折上报纸追出了蛋糕店,顺手把报纸丢进了垃圾桶。

②他跟着目标,走过了两个路口,直到那个人进入了一个小区。跟了这么久对方都没有发现自己,王照伦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不禁深吸一口气,又长长地吐了出来。身上的劲儿一松,他就变成了另一个人,随意地甩着手走开了。这个人才是他自己。

③回到那间他租住的房子,他胡乱用了晚餐,戴上无腿金丝边眼镜,开始在笔记簿上认真地写公式。写完公式,他摇了摇并不存在的电话摇把,另一只手把并不存在的“听筒”放到耳边。他对着“听筒”说:“老师,我已经算出了关键数据。是的,我这就送过去。”他挂了“电话”,并没有出门,而是坐在床上又松了一口气。

④王照伦是个“八线”演员,但是已经很久没有人找他演戏了。今天他过了一把戏瘾,在蛋糕店里演,在街上演,在自己的出租屋也演。当然,这都是自娱自乐,算是磨炼演技吧。

⑤第二天上午,他接到了一个选角导演的电话,问他:“有一个儿子的角色,你演不演?”都混成这样了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呢?他当即就答应了。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次并不是在摄影棚里表演,而是在医院里演,按月结算。看在报酬可观的份上,王照伦咬咬牙答应了。

⑥他问选角导演:“有剧本吗?”选角导演只是给他大概介绍了一下角色背景,然后告诉他:“剩下的就全靠你即兴表演了。”

⑦在这个约定的日子,王照伦拉着拉杆箱推开了病房门,一副风尘仆仆刚下飞机的样子。看到37号床上虚弱不堪的“母亲”,他的眼圈马上就红了。他丢下拉杆箱,跑到床前握住老母亲的手:“妈,我回来了,您好些了吗?”

⑧“你是……崽崽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妈这就给你下面去。”

⑨冒牌的患患叫妈妈别忙了,多和他说说话。

⑩老人癌症晚期并伴有阿尔茨海默病,需要家人的关怀。儿子“崽崽”是她唯一的亲人,却因为特殊情况困在大洋彼岸回不来,所以才通过关系找到了那个选角导演。于是长相与其相似的王照伦就成了“患患”的替身。

⑪这一个月里,王照伦尽心尽责地扮演着崽崽,连喂饭喂水、端屎端尿的戏份儿都是真实上演。他忽然醒过味儿来:我这不就是个高级护工吗!于是他给选角导演打电话辞职。选角导演为难地告诉他,辞职可以,但是介绍这单生意的中介跑路了,工资只能等抓到中介再说。

⑫王照伦不敢冲选角导演发火,本着演员的职业操守,他到病房里上演了一出要立即赶回大洋彼岸的戏码,以母子告别的方式做了个结尾。

⑬许是为了给王照伦一点儿找补吧,选角导演给他安排了个新角色。巧合的是,他还是演一个儿子,抱着故去的母亲哭得感天动地。导演抹了一把眼角的泪问选角导演:“这宝贝你搁哪儿找的,太专业了。”

⑭王照伦补了妆,等候拍下一场,这是导演临时加的戏。候场的时候,王照伦不由得想起了37号床的“母亲”。有一个星期漫去了,她怎么样了呢?如果她要找患患了该怎么办?

⑮王照伦决定再去看望老太太一次。

⑯在护士站,护士跟“患患”说:“你可算回来了,你母亲情况不好,已经昏迷了。”“崽患”蹑手蹑脚地走进病房,在“母亲”床边的凳子上坐下,握住了她的手,轻声唤道:“妈,我是崽崽,我回来了,不走了……”

⑰王照伦感觉手里那只像枯叶一样的手轻轻地握了一握。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