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威海市2019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最早于1948年上半年由观察杂志社出版,书中其收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先生对新诗创作有个基本观点,即诗歌语言固然应当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更主要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盖中国传统诗歌与音乐有密切关系,而“节奏”是从音乐来的;尽管新诗与音乐已没有直接关系,却也不能没有节奏。既称为诗,总要读来朗朗上口,因此节奏是不能缺少的。这本书中谈诗歌的文章大抵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并论证这个观点。

    书中力作当推《论雅俗共赏》和《论逼真与如画》。这里我想着重谈谈《论雅俗共赏》。先生撰写论文,经常结合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来谈问题,此文自不例外。这篇论文的观点是有倾向性的,即以古今的名著名篇为例,要求今后的作者能照顾到广大读者层面。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多数人(即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欣赏,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永久。这就是我对先生论“雅俗其赏”的粗浅理解。其实我以为,雅与俗并非彼此不能相容的矛盾对立面,其间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先秦文学中,《诗》三百篇应该是最古老也最典雅的作品了,但其中“国风”和“小雅”两大类,有不少作品最初也应该是比较通俗的,且曾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经过上层文化人进行加工,才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楚辞》中的《九歌》也是这样。其后的汉魏乐府、五七言诗以及词、曲,散体文中的话本等,其发展过程亦大抵如是,不妨说都是由俗变雅,或先俗后雅的。清末谴责小说,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在当时不过是流行一时供人消遣的“闲书”,现在则成为近代文学史中必须予以评价的古典名著。可见“雅”与“俗”只是相对而言,不宜划分得太刻板、太绝对。

    如果从读者这方面说,则从俗到雅,实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主要还是希望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当前有一种风气,强调属于古典范畴的文艺作品非经过人为的改动不可,即使是已被公认为经典之作,如小说中的《西游记》《红楼梦》或戏剧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也要对它们妄施斧斤。理由是不“改刀的话就不算“与时俱进”,并认为群众也看不懂。我则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也是行不通的。真正的经典作品,不下苦功夫是读不懂的。试问,谁敢擅改屈原的《离骚》《天问》以及鲁迅的《野草》呢?成功的作家和艺术家是有责任提高读者和观众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水平的,而不是随意迁就读者和观众的低水平,从而降低作品的质量或擅改传世已久的经典之作。如果拿“雅俗共赏”做挡箭牌,而一味迎合时尚的低级趣味,最终是会葬送我们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前途的。

    一部成功的文学艺术作品能产生“雅俗共赏”的效果,乃是品位很高的美学境界,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不能由于作者水平低或演员的艺术表现力不足,写不出或演不出达到一定水平的作品和剧目,便以“雅俗其赏”为借口而替自己文过饰非。在当前这种社会浮躁风气下,在文化滑坡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请读者耐心读一读朱自清先生这本《论雅俗共赏》旧著,窃以为是大有好处的。

(选自吴小如《<论雅俗共赏>前言》,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论雅俗共赏》一书从不同角度阐发了“新诗语言必须要有节奏”的基本观点。 B、朱自清在《论雅俗共赏》一文中指出,文学作品应重点照顾一般文化水平的读者。 C、《诗经》《楚辞》等经典作品都经历了由俗到雅的演变历程,这与上层文人的加工有关。 D、“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即提高广大读者的文化素质和鉴赏力,而非一味迁就读者水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介绍文集基本内容,然后主要就其中一篇文章谈自己的理解和深入思考。 B、作者在阐述“雅俗并非矛盾对立”这一看法时,主要运用事例和对比等论证方法。 C、文章主要从文学史发展和读者鉴赏两方面,阐释了作者对“俗”与“雅”的认识。 D、这篇前言体现作者鲜明的观点和写作动机,文末点明旧著再版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与音乐有关,因此朗诵诗歌时需关注诗歌的节奏,充分体现诗歌的美感。 B、清末谴责小说在当时是闲书,在今天成为经典名著,说明由俗变雅是必然规律。 C、要读懂屈原、鲁迅的作品,读者需下一番苦功夫,而不能寄希望于人为的修改。 D、追求雅俗共赏的境界,既要考虑读者的接受水平,也要致力于高质量的文艺创作。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建筑在本质上是供人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它首先满足人的实用需要。由于大部分建筑不能脱离实用功能,其审美价值受到实用功能的制约,还不能被看作是建筑艺术,如一般住宅、厂房、办公楼等。真正的建筑艺术体现在一些纪念性建筑(纪念堂、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之中。这些建筑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实用,而是服务于人的精神生活(纪念、信仰、审美、娱乐等),因而在建造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其实用价值'而是其精神性价值,包括审美价值。

    建筑的美主要在造型上体现出来,这是许多艺术共通的设计原则。建筑的造型要求高度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如运用对称、平衡、合适的比例,质感、色彩讲究多样统一,注意整体和局部、个体和群体、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及环境的协调等。各种建筑部件符合形式美的规律的组成,往往给人以类似于音乐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因此建筑又被称为“凝固的音乐”。

    建筑艺术的造型都是体现一定的精神内容与审美理想的。12世纪法国的哥特式建筑具有超人的尺度,尖塔的房顶耸入云端,门窗多为尖拱形,表现着向上飞升,超脱尘世,符合教会以宗教观念影响群众的要求。中国的寺庙建筑凝重阴森,窗户小少,光线暗淡,也显示了佛的神秘与庄严。可见,建筑艺术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们以巨大的体积迫使人们接受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内容的影响。

    建筑艺术的造型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受到特定时代生产力的制约,也受到该  时代审美理想和兴趣的制约,象征着时代的特点。罗马式建筑在公元5世纪至14 世纪流行  于欧洲各国,反映着当时生产力尚不发达、封建庄园林立却互不往来的时代风尚。北京历  史上的一种典型建筑——四合院,封闭的空间,正侧房秩序井然'反映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的封闭性、上下尊卑的秩序与安静缓慢的生活节奏等时代特点。

    建筑艺术的造型又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体现着民族的审美理想。如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为温柔敦厚、中和之美,在建筑上侧重于群体组合,意境含蓄,装饰注重整体效果。在园林建筑上更是强调诗情画意,建筑与山水、花木组成综合的艺术体系,小巧、典雅的苏州园林和宏大、高贵的颐和园就是如此。而西方人则更关注外部世界,其建筑明窗巨柱,希腊式的开放,纹饰纵横,表面外在。如凡尔赛宫中花园,笔直的中轴线,两侧对称地布置了次级轴线,与横轴线相交,构成花园骨架。花园中出现一个个方格,形成巨大、清晰的几何网络,表现出欧洲人的审美理想与外在、暴露的文化精神。

    建筑诚然能体现一定时代、民族的精神内容,但它只能表达一定的气氛、情绪,有极大的抽象性、朦胧性和象征性,不能强求它表现某种明确的观念或具体形象,否则总要失败。

(摘编自王旭晓《美学原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什么是公德与私德?关于公德,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公德和私德作为道德行为,我们往往注意的是作为道德主体的精神状态,即他是否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信念。但是公德与私德不仅仅是伦理观念问题,还包含着公共舆论、包括着社会的公私域状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大约一个世纪前,梁启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判断:“中国,……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

    在国人的伦理行为和生活中,有一个很矛盾的现象,就是在血缘亲情生活圈子当中,非常注重自己如何做人,注重自己成为人际关系很好的人。他很注重自己的形象,而且在待人接物和进退出处当中,都很精心。但这种对自己亲人的孝顺、甚至是舍身的道德品质,一旦脱离血亲的家庭结构、家族结构,进入一个陌生人的天地,也就是他人的环境中,它往往会产生不易察觉的另一方面:对他人的冷漠和自保。今天与陌生人交往的国人,当发生和自己没关系的事件时,往往表现出冷漠、旁观的倾向。另一方面,像挤车、抢位子时,则是以为不挤、不抢会吃亏,表现出自保的心理。实际是缺乏公共道德,也就是梁漱溟所指出的缺乏公共交往生活习惯。所以,中国传统社会的公共伦理,就是以血亲为辐射中心放大扩展开来的亲族关系伦理。

    血亲伦理,因人而异,是“对人不对事”的具体权变伦理,而不是“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性伦理。归结起来,就是私人关系的道德优先于社会公德。中国的传统伦理实际上是把中国的关系学、私人关系学混为一体。而超出私人关系的公共关系,一方面作为私人关系的延伸放大,另一方面,如果不能涵摄,也要把它放在其次的地位。

    关于公德有必要强调三点:现代公德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无私。公德的前提是现代个体人格。他有他的自由的信仰,自主的选择。因而不是从集体方面对个人单方面的规定,而是个人自由的选择,因而这样一个主体和自觉选择的道德,实际上不是传统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中意指的公德。一个现代个人,他遵守公德,体现了一种情操,一种职业的操守,体现了一个人的自律,恰恰体现了个体的人格的尊严。他不把自己看作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人,表现出高尚的职业的操守。这里的公德是以单数第一人称做出选择的。因此这也成为现代私德的起源,是以现代人格的自我意识即民主、自由、自主为内涵的。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国人说的公德往往是遵纪守法、不随地吐痰、不乱闯红绿灯、上车要买票等等。这些消极的具有底线意义的公德,当然属于公德的一种。但是公德的本意,实际上是一种公共关怀,是一种公共精神,是超出个人的界限,关怀超出个人利益以外的公共领域的事情。这是公德最初的意义。这个意义集中的体现是政治。如果把公德仅仅作为一种言语行为文明礼貌之类的个人修养,实际是贬低了公德的意义。公德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能健康地保持它现代文明的体制。比如说对于腐败,对于社会的进步,包括对于国家一些重大事件的处理,你是否有足够的关怀,这种关怀不是被迫的、不是别人给你灌输的,而是自己自由地做出决定的。有这种公共精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德。

    公德与私德在现代条件下还有一个特点,它们之间是分化的:在公共领域建立一种规则、制度,然后你要遵守,但是要保持公民权。相应地也要求在社会生活空间中给私人留有私人领域。一个人,在私人的领域,只要不侵犯他人利益,都是受到保护的,同时社会生活有真正民主和法制的公共空间。

(尤西林:《漫谈社会转型中的公德与私德》,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和政治领域改革的推进,释放了社会活力,使开放和创造成为时代的主题。西方文化思潮相继涌入,在各个领域跃跃欲试,意图开疆拓土。寻根与西化,个体经验的回归与对现实关注的恋恋不舍,知识分子的昂扬与失落,构成了内涵繁杂的时代情绪图景。在这样情绪氤氲中,流行音乐甫一露面便显示出略显怪异的整体风格,温婉低回的柔情絮语,沧桑慷慨的西北豪情,悔恨煽情的囚中悲歌,广博深沉的大爱情怀,高亢苍凉的莫名绝望,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貌。复杂凌乱的开篇,正是新时期流行音乐元气旺盛的表现。在看似分裂的局面背后,表达着流行音乐面向普通人的情欲,在普通人的情绪体验中创立门户的诚恳愿望。另—方面,文以载道的正统观念,对无所指涉的个体情怀浅唱低吟和反复玩味,还不能完全接受。而年轻人又往往过于心急,迫不及待地弃旧扬新。新旧冲突持续升温,现在看来那些过于古典化的表现形式都被视为禁忌,为主流所压制。原本温和亲切的流行音乐被迫蒙上“反抗”的特质,带着摇滚音乐的精神气质,几乎成为年轻人的专属标签。

    局面一经铺开,在缤纷繁杂的90年代,市场经济的趋势已不可扭转,人们在日益浓厚的商业化氛围中变得精明、世故,对个体的关注多于对外界的关心,对宏大叙事、深沉情感渐渐失去了兴趣。加之主流和意识形态对流行音乐逐步放松了掌控,流行音乐逐渐忘记反抗与顺从,模糊了主流与叛逆,专注在自己的领地里深耕细作。对主题挖掘得更加深刻细致,情绪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禁锢的闸门突然敞开,意气风发之下难免把各种情绪想象得过于浓烈,一切都追求极致,难免有过度演绎的嫌疑。似乎不到十二分饱满不足以填平人们过于强劲的情感黑洞。戏剧化、类型化是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的一致倾向,眼泪、痴情、背叛、伤害、寂寞、柔情蜜意等响亮字眼随处可见;追求饱满情绪、完整叙事和充分抒情,对流行音乐的表达带着“玩赏”的意味。

    21世纪流行音乐不可避免地卷入文化工业的洪流中。商业化运营模式与生俱来带着媚俗和悦众的逻辑,与缺乏深刻追求的时代情绪一拍即合。人们对叙述、抒情已经失去了耐心,开始满足于文化工业提供浅淡轻松的情绪片段。年轻听众成为支撑流行音乐发展的主力,他们在商业化、娱乐化的缝隙里,随遇而安地寻找碎片化的情感慰藉,从中汲取营养,生长经验。流行音乐对他们而言不再是消遣,更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触及生活的各个角落。流行音乐与这一时代年轻人的体验和情感想象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变得精致、琐碎、亲切而浅薄。

    过度娱乐化的商业模式将流行音乐浅薄的一面推向极致,甚至成为恶作剧式的游戏。但流行音乐被年轻听众垄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它已成为各阶层如影随形的情绪映照,沉淀可以算是丰厚渊博。如果不过分挑剔,它几乎可以涵盖普通人情感体验的方方面面。所以当年轻人过分放纵的音乐习惯不能抚平所有人的挑剔时,有人开始转向繁芜丛杂的存货里,寻找可用的题材和情绪,加上时代的花边和点缀,改头换面推向听众。一些埋藏已久的流行歌曲在各类选秀节目中被重新传唱,退居幕后的歌手们也频频亮相,部分老歌经过重新演绎后获得新的生命。在人人参与、人人歌唱的民主氛围里,听众和流行音乐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亲密交流,听众的选择促使流行音乐回归到叙述和抒情的轨道里。一种复古的潮流在21世纪最初十年暗流涌动。这是流行音乐应对创造力衰退的便捷手段,也预示着听众在流行音乐审美上逐步走向成熟。

(摘编自夏建平《当谈流行音乐时我们在谈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世界上很少有国家间的关系像中日关系这样复杂。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在多个历史转型关口都离不开“他者的影响”。大化改新后的日本长期向往中华文明,古代中日两国实力对比的结果,并无太大争议。近代日本决定转向西方,明治维新前后,日本依然与中国互为镜像,只不过晚清的步调与现代文明渐行渐远,而日本比中国更早获得了现代性的体验,也更早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

    百年前的诸多国恨不能用简单的国运来解释,日本的现代化之路不止物质文明的发展,更在于政治文化与精神观念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远学欧美,近看日韩,早期日本在中国的大量投资和技术支持,也促使了近四十年国家的变化。国人看待日本,增添了更多暧昧与含混的色彩,一些历史往事是永远无法忘怀的,但一些现实的处境和未来的可能却十分依赖中日两国的互利合作。尤其是当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后,国人看待影响的焦虑问题也多了几分理性,增了些许宽容。

    时至当下,中国要寻求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最先要面对的,依然是处理好与日本的关系。这其中有无数历史的恩怨,也有太多现实的考量。一方面,日本经济形势见好,中国经济则亟待升级换代,中国对日本不再是过去“世界工厂”“廉价劳动力”之类的存在,而是要在高科技、品牌经济、前沿文化等诸多方面展开交流与竞争。在这个过程中,摩擦是在所难免的,但寻求共识、和平对话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关键,理应得到更多的推崇与遵循。

    另一方面,安倍连续执政,给日本带来了空前的政治稳定状态。此前,日本首相频繁更换,带来了政策持续性弱、中日关系走向不清晰的问题。安倍的执政风格也越来越稳健,越来越清晰,他在告别早期摸索状态的同时,实际上也让中日两国关系的持久稳定获得了可能性。与其说,我们渴望看到那些“破冰之旅”“融冰之旅”“暖春之旅”,不如说,我们一直都希望寒冬从未降临。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日关系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因素依然很大。尤其是中美关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日关系,在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暂时无法得到解决的时候,保持良好的中日关系,既是为我们争取和平环境与历史机遇的必要前提,也是建立两国长期的有效沟通的良好契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中日关系能否顺利打开“下一个40年”,既要考虑历史的问题,更要兼顾当下的现实。用未来的光照亮现实的想象,中日这对互为镜像的关系,值得被赋予更多乐观的期待。

(《一衣带水,而又互为镜像》)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审美救赎何以可能

潘知常

    ①对于审美救赎的思考,首先当然应该是审美救赎何谓。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审美救赎何为。审美救赎何谓,是对于审美救赎的本体属性的回答,审美救赎何为,则是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回答。在这回答的背后,则是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生存权、审美与艺术的尊严的回答。当然,这也与我们过去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有关。黑格尔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熟知非真知。无疑,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非常合适的。显然,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思考,其实就是对审美与艺术的本原、审美与艺术之为审美与艺术的思考。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进入美学殿堂的唯一通道。

    ②人类失落的生命,过去只能在宗教中才能够被赎回,这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宗教救赎,然而,在宗教退出历史舞台的主导地位之后,人类失落的生命就只有在审美与艺术中才能够赎回了,当然,这就是审美救赎的登场。可是,为什么只有审美与艺术才能够赎回?审美救赎又何以可能?过去几乎所有的美学家对此大多一笔带过。之所以如此,无疑是因为他们都只关注到了审美与艺术的一般本性,并且只是从审美与艺术的一般特性入手,去对此加以说明,但是却都忽视了审美与艺术的特殊本性,也忽视了从特殊本性去对此加以说明,因此,也就未能促成这一困惑的最终解决。

    ③换言之,对于审美与艺术,过去我们经常去询问的,是美从何处来?其实,我们还应该去询问的,却是美究竟对我们做了什么?美是如何帮助我们生存下去的?美是如何拯救我们的?过去我们经常去询问的,是人类是怎样创造了美?其实,我们还应该去询问的,却是美如何创造了我们?审美与艺术帮助我们去挖掘出真正的力量,去唤醒我们。

    ④问题的关键,当然在于审美与艺术的特殊本性——意象呈现。

    ⑤意象呈现是内在的自由生命借助于外在形象所进行的自我建构。正如吉尔伯特、库恩在《美学史》中断言的:“它体现了人们创造象征和符号的独特而神奇的力量。”区别于“超验表象的思”(宗教)、“纯粹的思”(哲学),黑格尔把它称之为 “感性直观的思”。而且,在外在世界不再引起宗教的神秘联想之后,确实已经隐秘地进入了审美与艺术的情怀寄托。它代表着:当今生命中难以解决的东西,都首先可以在审美与艺术中得以象征性地解决,昔日宗教的神奇作用当今也已经被审美与艺术取而代之了。

    ⑥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意象呈现并不是我们日常所常见的维系于客体、维系于现实。意象呈现维系于主体、维系于精神生活,是由客体形象与自由生命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关系,是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异质同构,是意在将人类的精神生活凸显而出,也将人之为人的无限本质和内在神性凸显而出。因此,应该是一种象征呈现。劳·波林曾经说:象征,就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中国人也常感叹“形象大于思想”。事实上,就是因为它呈现的是主体内涵,是生命的对象物,而与赋予形象以意义无关,也与充当形象的注脚无关。

    ⑦由此,不难发现,所谓意象呈现,作为象征,其实就是人类精神生命的进化的强大杠杆。人类正是通过意象呈现而拥有世界。意象呈现是生命的庆典。通过意象呈现,我们从物的世界迁徙到意义的世界,从功利的世界迁徙到虚无的境界。意象呈现即最后的救赎之物。而现在我们最大的失败也正是遗忘了这一点。语言已经被物化了、工具化了。意象呈现也因此而隐遁不见。因此,我们现在所应当去做的,就是让意象呈现超出自身而指向另外的东西,呈现出意象背后的无名的真实的东西、高于生命的东西、高于死亡的东西。借助于它,我们得以亲近自然而毋需跋山涉水,并且可以在精神上回到自然中的人的自然。

    ⑧由此,意象呈现为什么能够达成审美救赎?应该说,也就一目了然了。由此不难发现:过去以情感来区别审美与艺术,是错误的。艺术的核心不是情感,而是意象呈现,也就是象征。

(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法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下产生的特殊艺术,是和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在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三代夏商周秦汉),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非常重视天和人的关系,把天和人紧密的联系起来。当时产生的几种学说非常显著的具有这个特点,比如阴阳五行说、灾异说、分野说。这些学说成为了早期中国学术的基本指导思想,深刻的影响着当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也对后来的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可以举很多例子来说明当时这种注重天人关系的实际表现,比如孔子作《春秋》,其中很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天命和人事之间关系的,他用很隐晦而曲折的写法劝诫人们行人事时要知天命、重天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鼓吹天命观,就说“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把政权的合法性也和天的受命联系起来,后来两千多年来的皇帝在这一点上就几乎没有改动的加以继承了;而司马迁写《史记》,也说他的写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从今天的角度看,这种寓人事于天命的天命观,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迷信色彩。但是无可否认,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尤其是此后知识分子文化观念的培养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就是建立在这种初期发展得非常完备的天人感应论的基础上的。

    在这种非常浓厚的重视天命的文化观念的长期作用下,很自然的,人们的视野就会投向广阔、神秘而深邃的自然。因为自然,就是天地和人最接近最现实的部分。从而天人关系,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转为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值得指出的是,这里说的人和自然的关系,和现在流行的人与自然的提法有概念上的不同。它沿袭了天人感应的一贯精神,主要是在于人和自然精神交流这个意义上的,而现在的提法则更注重人和自然实际间相处的关系,还有物质使用方面的关系。)。而对这种人和自然精神交流的思考,也很早就开始了。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可见在方法论上,孔子已经把人的思想性情和自然界的山水联系在了一起,而且更为可贵的是,他把人的性情在自然界中找到了相应的意象象征,从人而为仁,想到这种仁就像山一样的宽厚;从人而有智,想到这种智就像水一样的灵动。这实在是孔子思想光芒里最闪耀的火花之一!类似的说法多见于诸子百家的著作中,老子也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的是人行事的精神必须和天保持一致,向天学习。虽然他们各自的出发点不同,但是都受天人感应说的影响而强调一点,那就是人的精神追求甚至行为方式都应该和自然找到共通点和契合点。这种人和自然的思维方式是从天命论演变过来的,但又是对天命论极大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思维方式将对后来的中国文人,尤其是对本文的主题书法艺术产生多么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