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B卷)
材料一: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的精神,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一开始就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威胁到了全国人民的生存。“这种情形,就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他指出:“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这是民族独立运动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整个非洲大陆的时期。非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互相支持,并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在1957-1968短短的12年里,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独立国家,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新兴的非洲独立立国家在联合国占了近1/3的席位,它们是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民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民意检测
农 | 工 | 商 | 学 | 军警 | 律师 | 新闻 | 其他 | 未详 | 总计 | |
把东三省让给日本 | 2 | 2 | 7 | 3 | 4 | 20 | 38 | |||
去打日本 | 59 | 42 | 200 | 482 | 31 | 2 | 14 | 268 | 1098 | |
依赖国联处理 | 2 | 5 | 10 | 1 | 3 | 3 | 21 | |||
抵制日货 | 5 | 18 | 4 | 21 | 2 | 3 | 3 | 56 | ||
一面用外交,一面用武力 | 2 | 5 | 3 | 6 | 1 | 1 | 21 | |||
其他 | 1 | 5 | 3 | 10 | ||||||
合计 | 70 | 66 | 226 | 514 | 45 | 3 | 1 | 25 | 294 | 1244 |
——《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周年纪念特刊》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1933年版
材料三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和孙中山对民族国家的设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张提出该设想的时代背景。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并列举抗战时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家国观念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