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烟台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就是传说中的“神助攻”

    我是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团队里的首名“后卫”队员。

    4月20日22时41分,我告别了航天科技集因五院的师父们,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成功抵达位于天疆的岗位,光荣地加入了北斗大家庭。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已有19名北斗队友陆续上岗,他们每个人都身怀绝技:星间链路、全球搜救载荷、新一代原子钟……这其中一名是驻守在国门上方的“守门员”——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其余18名都是全球组网的“中场”——中圆轨道卫星;他们在近距离轨道绕着地球满场跑,进能攻,退可守。

而我,则是目前唯一一名“后卫”——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1.5万公里,这是我的岗位高于其他队友的距离;3.6万公里,这是我和祖国母亲的距离。即便是在浩瀚缥缈的太空,我们20个队员依然排出了奇特阵型,叫做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这在国际上可是首创,一举突破了“我国无法全球地面布站”的限制。而我的加入使得这一阵型正式从“构想”变为“现实”也因此,有其他队员称我为“神助攻”。我将始终“站”在亚太区域上方防守,以更广的区域、更高的精度帮助队员排除干扰,增强团队的整体技术指标,从而成为全球组网的坚强后盾。

    与一般身材小巧的队员不同,我是一个全能的大块头,体型是中场们的3倍多。没办法,我身上的“神器”目前是队友中最多的。千里眼、顺风耳、金刚角……众多新荷、新信号完美地锻造了我的身心。

    在这里请允许我小小的傲娇一下:我的筋骨皮、精气神和各种器官,从内到外已做到了100%国产化。这些都离不开五院师傅们的汗水和智慧。五院向来被称为“北斗卫星大本营”,自上世纪90年代起步,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再到北斗三号的设计研制,他们不仅放飞了绝大多数北斗星,而且大力推进“精稳工程”,成立了专门的队伍运行管理我们这些场上队员。

    最后,我想感谢亿万“球迷”对我们这支队伍的关注与支持。你们的喝彩声,赋予我们无穷的干劲儿;你们的责备甚至是骂声,则激发着我们争分夺秒,不断超越。还记得2018年12月27日,我们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正式向“一带一路”及全球提供基本导航服务,有网友留言终于等到你,还好没放弃”。看到这一句我的不少队友瞬间泪奔……

    数十载漫漫北斗路的一幕幕,如过电影般闪过我们的脑海:无果而终的“灯塔计划”、饱含中国智慧的“三步走”战略……

    如今,我们的队伍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与强手们并肩站在天疆的赛场上。我来了,我队友们一道,继续奋勇拼搏建立起属于我们的功勋。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是目前北斗三号系列里轨道最高的。 B、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是我国首创的卫星阵型,其意义是突破了“我国无法求地面布站”的限制。 C、被称为“神助攻”,是因为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具备更加全面的设备技术。 D、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制造的,这很值得国人骄傲。
(2)、本文借用足球运动术语介绍北斗导航卫星,这样写的好处是
(3)、仔细品析文章语言,回答问题。

①而我,则是目前唯一一名“后卫”——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分析划线词语的作用)

②与一般身材小巧的队员不同,我是一个全能的大块头,体型是中场们的3倍多。

这句话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准确介绍了第4颗北斗导航卫星的体型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小题。
请你记得歌唱
  (1)因为一次医疗事故,他在四个月大时成了聋儿,在母亲竭尽全力的教导下,他终于理解了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并慢慢学会开口说话,普通话说得甚至比一般孩子还标准。
  (2)可是一进学校,他的助听器还是引起了其它孩子的好奇。有时他听不清楚老师提的问题,答非所问,也会招来哄堂大笑。这一切都让他很沮丧,他恨不得把助听器摔烂,再也不去学校。
  (3)母亲很安慰他,他不听,哭着问:“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母亲回答,他是医生一针给打聋的。他哭得更厉害:“我恨他,我要找他报仇!”母亲难过地别过头:“找不到了,就是找到了,你的耳朵也是这样了?”
(4)他只能接受现实,并比其他同学更努力。小学时的听写课,
同学们只需记住单词,他还要记住单词的次序,老师嘴巴动一个,他就写一个,同样拿了满分。他甚至报名参加北京市、区中小学生朗读比赛,第一次上台吓得双腿发抖,怕自己吐字不清晰,或者忘词。望着众多正在注视他的听众,他终于鼓足勇气开口,结果获得了一等奖。
  (5)努力终于总有回报,他一直是学校骨干,并且日益自信起来。
  (6)可是,因为是聋儿,仍然有尽了努力也无法做到的事情,譬如音乐课的考试。那天音乐课下课时,老师说:“大家都准备一下,明天考试,要唱《歌唱祖国》。”其它的同学都嘻嘻哈哈的不当回事,他却犯难了。他一直不大会唱歌,难以把握节奏。回家后,他愁眉苦脸,母亲就一边弹钢琴一边教他唱。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他的嗓子都嘶哑了,但是还是跑调。节奏很对,但他完全是在“说歌”,一个字一个字无比认真地说。母亲摸摸他的头说:“考试时你就这样唱吧。”他说好。母亲又严肃地叮嘱道:“可能大家会笑,但是你自己不能笑,坚持把歌唱完。”
  (7)第二天音乐考试,轮到他上台了。他舔舔发干的嘴唇,跟着节奏开始“唱”歌。他刚一张嘴,教室里的同学已经笑翻了天。他不理会,在笑声中仍然继续自己的歌唱。他就这样一丝不苟地跟着节奏把歌“唱”完。
  (8)教室里不知何时已经安静了下来,他突然发现,同学和老师的眼睛里都有些亮晶晶的东西。接着,他看到了同学们在使劲的鼓掌。
  (9)他就是梁小昆,曾多次参加专题电视节目制作,是电影《漂亮妈妈》中郑大的原型。时下他正在北京电影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摄影界已经小有名气,而且前不久刚在北京“东方新天地”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摄影展。
  (10)至今,梁小昆都非常喜欢唱歌,每次去卡拉OK,必唱无疑。他并不避讳自己的跑调,但求能够唱出个性。他深信,不管歌声是否动听,歌唱,首先是一种态度,包含着努力、尊严、坚持和快乐……
  (11)在失败的时候,你仍有歌唱的勇气吗?在绝望的时候,你还会记得最爱的歌词吗?在人生路上,迷失方向、不知所措的时候,你会记得且唱且行吗?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正直

       ①人品不像骨架子,一眼就能看出大小。但又确是一副精神的骨架,撑着一个人的身躯走东奔西。于是就有了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样的披挂和身架。有些人看去很魁伟,与之相处一久却觉得其矮小猥琐;有些人毫不起眼,终让你在他平淡如行云流水中领略到山高海深。看不见的力量才是大力量,那就是一个人的品格。

       ②最珍贵也是最基本的品格就是正直了。正则“品”端,直则“人”立。正直是一种风骨,如同山中劲竹、冬里腊梅,于风急雪大处方显出风标高峻。不能想像一棵歪扭斜长的树派上大用场。天和地之间的各种诱惑太多了,四方风雨太多了,站直了委实不易,此乃生活;偏要努力站直了,乃是生活的诗。

       ③提起正直,我总是想起一个悲剧式的伟人,彭德怀元帅,想像着当他从庐山下来,山一般沉重的步履,怎样撼动了铁肠历史的心。俗话说,沉默是金,在一些非常时刻,不沉默更是金。于鸦雀无声之际,一声冲天的云雀,尤为惊心动魄。“我为人民鼓与呼”,底气不足者,更是无法作此一呼的。横刀立马不难,难的是四面楚歌之时仍横刀立马。历史是公平的,正直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必以正直本身的价值分量所平衡。因此,隔着山雾般浓重的岁月,我们仍一眼能看到他雕塑式地伫立于山顶俯视苍生的影像,那宽宽的肩膀能负起苦难,却不容挑丝毫阿谀,那便是一副品格的骨架啊!

       ④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更多的是从一些偶然的小事上折射出他生命的光

泽。有一个不知名的行人,捡到了一个鼓囊囊的钱包,他不停顿地寻找,最后交回失主。当别人问他钱包里有多少钱时,他说不知道,“我没打开,因为我怕诱惑。”我为这则轶闻感动,这里边含有一种真实的美和正直的底蕴。拾金不昧诚为上品,知己人性弱点而竭力避之、坦然述之,更见其品性的可爱端庄。

       ⑤这是一些让人眼湿、心热的故事。无须刻意铺写,人格的魅力即已是大手笔。当我想到这个世界上的许多日子里,不改初衷,贞守信念地艰难前行,就觉得这世界着实可爱和充满希望。是他们漂亮地撑起了自己为人立世的骨架,也撑起了我们人类社会的脊梁。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酒的怀念

       酒,给我的记忆,始于那诱人的糖。

       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去合作社打酒的差使总由祖母交给我。灌满一瓶酒,多余的零钱总被我大胆地换成花花绿绿的糖。口含着糖将酒交给祖母,祖母总要问我口里含着什么,每当此时,我赶紧逃开,身后传来佯装的骂声。

       吃饭的时候,客人举起杯用嘴抿出悦耳的声响,响声还没停止,客人便迫不及待问是什么酒。坐在桌旁的父亲虽不善饮,但对酒似乎知道得颇多,连声说:“饶州酒,饶州酿的酒。”客人大都是邻县的都昌县人,不甚了解饶州,于是父亲主人般地说开来。客人有味地听着,当然不忘眯着眼抿干杯中的酒,当饶州轶事讲完,满满的一瓶饶州酒也喝干了。

       于是,我很小就知道了饶州,那里除了有酒,还有响着机器的铁船,有很长很长的石桥,有好高好高的楼房,还有许许多多买不完东西的商店。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

       我向往着饶州,甚于那甜死人的糖,这一切都缘于那酒。在大人的怂恿下,我也试着喝酒,酒的滋味远没有想象中的饶州美好,直至一次微醉在如血的残阳里,梦见画般的饶州,才似乎明白酒的妙处了。

       学会喝酒,便开始替代不善饮的父亲陪客,慈祥的祖母满心欢喜地在旁看着。她对我们管教甚严,来了客人小孩是不能上桌的,然而因为酒,我是一个例外,并得到赞赏。我也学着大人抿酒,说些应酬的话,忽然间发觉自己已长大,似乎也该给客人讲些饶州的事。

       中考那年第一次走进饶州,然而来不及去与想象中的饶州印证便被老师带进考场,考完后又陶醉在答对试卷的喜悦之中,饶州给我留下的大概只有那美丽的设考点的一中校园了。第二次走进饶州,带着一份激动与一位女笔友走在东湖的夕阳里,耳边响着妇人捣衣的回响。离开饶州,竟想不起饶州的街道,只是清楚地记得那轮美丽的夕阳和夕阳里那位女孩醉酒般的笑靥。

       与那位女孩的故事演绎至今,我们相聚在异地的一座小城,小城刚办一家酒厂,酒的美丽的灯箱广告把小城的夜晚点缀得同样美丽,我们陶醉在酒般的爱情河里,忘却饶州,忘却饶州的酒。

       一天傍晚,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那人工筑起的亭园里漫步、聊天……

       亭园中央有座高耸的灯塔,园中的一切都蒙在它撒下的轻纱下。

       “那是什么?”她突然大叫起来,掩不住兴奋。

       我顺指望去,看见塔身上有则酒广告——饶州酒。它孤儿般蜷缩在这寂静的角落!

       我的心一震,继而泪水浸淹上来。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看着那幅不起眼的广告,我似乎遥望到家中的母亲正一日日老去,心如刀绞。忽而,我觉得对不起饶州了。

       我默默离开那亭园,穿越异乡酒的广告灯箱投下的柔暗浮华,心中一直固执地认为:最纯最美的酒在饶州。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国古代图书馆

刘绍义

    有人经常把书院与图书馆混为一谈。

    尽管古代的书院,如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都有不少藏书,但它们与图书馆还不是一回事。图书馆是以藏书为主,书院是以讲学为主,其目的和设置都相差甚远。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图书馆。只不过,那时不叫图书馆,叫“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图书馆的雏形。老子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就是藏书之所。

    到了西汉,皇室就开始大量收藏图书了,开国之相萧何还在宫内设置了专门用来藏书的石渠阁、天录阁,这也是后来人们常常把皇家图书馆称为“石渠”“天录”的原因。汉武帝算得上一位重视保存典籍的开明之君,他不但在宫里修建了专门收藏图书的“秘府”官舍,还以官方命令在全国广泛征集图书,来丰富皇室藏书。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汉代收藏图书的地方。当时人们为了防火防潮,已经开始把藏书之所修建成石头的了,从“石室”的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知道。汉代收藏图书的书柜,多为铜色包边,所以也有人把图书馆称为“金匮”。

    东汉桓帝时设置的秘书监一职,即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官员。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一官职被后代沿用,到隋炀帝的时候,秘书监已经是正三品了。唐代的魏徵就曾经担任过秘书监一职,他为唐代的书籍整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代以前,图书主要是由官府掌控,民间是不允许大量藏书的。有的朝代,比如秦朝就取缔了私人藏书。唐代民间私人图书馆的出现,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藏书的先河。唐代的私人藏书,是随着印刷业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在那些逐本抄书的年代,私人要想收藏大量的书籍,经济情况就是个问题。有了先进的印刷技术,官府藏书大量增加,私人藏书也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韩愈就曾在自己的诗歌里,提过老友邺侯的藏书,“插轴三万卷”由此可知唐代私人藏书之丰之盛了。

    到了明代,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秘书监一职就被废止了,图书馆馆长的职务也并入了翰林院。清代除了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这些图书馆外,翰林院、国子监、内府等机构也收藏过图书。这些机构的长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负责管理这些图书,算得上是兼职的图书馆馆长了。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图书馆”这一名称的呢?据记载,真正使用“图书馆”一词,还是从“江南图书馆”开始的。修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不但最先使用“图书馆”三个字,也把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推到了公众面前。

    所以说,“江南图书馆”开创了我国“图书馆”的新篇章,是一所真正的大众图书馆。

(选自《意读》2017年七月刊,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喊魂

    从我记事起,湖村人爱有意无意地跟我说:你是你爹捡的!

    他们说:那日潘河上跑水,鱼跟着泄洪道往潘河下溢,你爹拿着鱼叉在河下叉鱼。就在这时,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你爹当时就扔了鱼叉,鱼都顾不上要,把你抱回了家。

    这个版本初时我并不相信,我们村的大人最爱吓唬细伢时说那个谁是从哪儿哪儿捡来的。但说的人多了,说的次数多了,我忍不住问我娘:我当真是我爹捡来的不?娘听了当即怔了一下,神情很不自然,但她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你个傻二丫真是捡来的呢!娘接着又说,你爹当时叉了一天的鱼,累得很,一路抱你回家时手都酸了。

    我姐大丫此时靠在门外捂嘴偷笑。

    娘见我嘴巴翘得高高的,停了笑,对我说,二丫你真个是傻丫头,我都生了你大丫姐,还捡你这丫头片子作甚?

    我立时破涕为笑。

    但大丫从此没事时老爱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嘻嘻……

    我很生气,几次找大丫打架,但每次都输。

    那个卖冰棒的跛子再来湖村时,我偷偷把大丫的新凉鞋提了出去。然后在大丫哭着找新凉鞋时,我伙同娟子躲在屋后吃冰棒,笑得不亦乐乎。

    娘找到我,盯着我红彤彤的嘴,又看到屋后那堆冰棒纸,脸色铁青。在她转身找扫帚时,我赶紧和娟子一起从后院门溜了。

    娟子说:二丫你别难过,我悄悄听到我娘跟人唠话时说,你爹把你捡来时,你娘哭了很久!捡了你,她就不能再生儿子了。

    我很难过。整个下午,我躲在潘河里,玩水、摸鱼……到娘找到我时,天都黑透了。

    晚上娘还没来得及揍我,我就发烧,说胡话。连着几天打针吃药都不见好转。娘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哭,最后在奶奶的劝说下,娘提了一大堆礼物背着我去村头找神婆“三相公”。

    娘从前不信“三相公”,一向都绕着她家走。

    “三相公”把我放在椅子上,手指头在指节上点点掐掐,最后说我被潘河中的淹水鬼缠了身,丢了魂。

    娘信以为真,就和“三相公”一起去潘河,迷迷糊糊中我听到娘的声音从潘河传来:二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迷糊中我也听到“三相公”的声音:回来了呀!

    听见娘 又叫:二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唤声越来越近,娘走近我的床头,轻轻地把怀中的什么东西放在我的心口,掖紧被窝,轻拍着:我的二丫在这,我的二丫回来了喽!

    我在迷迷糊糊中,眼泪却淌湿一大片枕头。早听别人说:细伢子在野外失了魂,只有亲娘唤才能把魂魄招回来,别人喊,会把魂魄吓跑,而细伢子也就没命活了。而我,是爹从潘河上捡来的野伢子!

    潘河边又传来娘的声音,二丫!你在潘河里吓了回呀——

    那一夜,娘的沙哑的声音在潘河边来来回回响起,直到天亮,直到我迷迷糊糊睡熟。

    因为这场突 来的病,我逃过了一通海揍。但大丫从此记上我偷她凉鞋兑冰棒的仇,更频繁地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那天,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叫二丫,嘻嘻……

    我不甘示弱,也冲着她喊:大丫,大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爹那天在潘河下游叉鱼,就在这时,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两个女婴,一个叫大丫,一个叫二丫,嘻嘻……

    娘在院中里听到,边作势找扫帚,边比比划划地打着手语——娘自那晚为我喊魂后,声带就拉坏了!因为娘听“三相公”说,就算不是亲娘,只要娘心在,魂魄都是能喊回来的。

(选自《大观<东京文学>》2016年01期,略有删改,作者:徐建英)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小题。

不妨让孩子多学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①有段话一直萦绕不去,令我时常回味。

②那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曾获得过普利兹克奖的王澍,在中国美术学院附属小学的毕业典礼上对孩子们讲的话:“孩子们,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很爱好体育,但是没有成为运动员,可如今在这个拼体力的建筑设计界,我的身体素质是最棒的;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很喜欢画画,但是没有成为画家,可如今我作为一个建筑师,画起图纸来非常轻松;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我喜欢写作文,但是没有成为作家,可是在普利兹克奖众多获奖者中,大家说我的设计文稿写得最有内涵。”他最后说道:“孩子们,当年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都在我的身上发生了化学反应,对我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③这段话像谈心一样直白,可意蕴却很丰富,着实精彩!这是我的真实感受,相信大家也会有同感。赞叹过后,不免细思:王澍的这段话究竟好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用生动、易懂的话语道出了深刻的道理,而且这个道理会自然地浸润心灵,进而启发思维。

④他的这番话让我联想起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话题。孩子的发展当然离不开基础学科的学习。基础不可替代,也不可逾越。万丈高楼要有扎实的地基,否则大厦就会立即倾覆;长途跋涉必须有底气和实力,否则走不稳,走不远。基础越厚实,学科核心素养就越高。基础还意味着可能性,基础有多厚实,发展的可能性就会有多广阔。

⑤孩子发展更需要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学科核心素养之上的一个整合性素养,它来自不同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融通,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要求孩子们通过学科学习打开边界,将学科知识与其他知识发生联系,将自己发展为完整的人。

⑥我又想到兴趣培养的问题。孩子有自己的兴趣,而且兴趣是多元的。培养孩子多样的兴趣,发展孩子的爱好、特长,可让孩子成长为个性鲜明的人。但是,培养兴趣、爱好、特长,目的不是刻意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兴趣本身也是一种学科基础,培养兴趣是为了培育和发展学科素养,从而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同时,孩子的兴趣到一定时候会出现“中心兴趣”。在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下,“中心兴趣”会朝着最大可能性的方向发展,所谓的“家”自然就在其中。

⑦所以,当孩子问他“什么学科对于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时候,他回答说,不要问什么最重要,而要问自己有没有兴趣。他又说,我造一个房子就是造一个世界。我的理解是,每个孩子在学习时,无论哪个学科都是为他们打开一个世界,而所有学科沟通起来,引领他们进入了一个偌大的世界,然后可以到处寻觅,到处创造。由此,王澍这番话让我心中的一些观念更加鲜明与挺拔。

⑧孩子喜欢赶海,我就带孩子去赶海。潮退沙现,孩子挎只小桶,一边撒欢儿,一边拾蚌。我总是希望孩子拾到的蚌里有珍珠,但孩子却并不在意。他会把自己喜欢的蚌壳收集到桶里。开蚌时,发现珍珠固然很好,但没有珍珠也不会扫了他的兴——能在滩涂上自由自在地玩耍已经足够令他快乐了。

⑨孩子的成长就像一场赶海,蚌里有没有珍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能带他们赶海。同样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究竟有没有“大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长能给孩子空间与时间,让他们做“无用之事”——赞许他们对春虫的好奇,支持他们在艳阳下踢球,鼓励他们收集秋叶,和他们打一场畅快淋漓的雪仗......

⑩古希腊语中,“学校”一词的词根即是“闲暇”。真正的学习一定发生在身心自由、情感愉悦、思维灵动的闲暇之中。只有为孩子创造这样的成长环境,满足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高质量的学习才会发生,综合素质才会提升,孩子才会健康发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