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起做“读书种子”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皆当世业 , 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他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关心督促下,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以至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⑥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并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缓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紧张感。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自我。

(作者:向贤彪。有删改)

【注】①四民:士、农、工、商。②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1)、从全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从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谈谈你的体会。

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

举一反三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寂寞女儿心
        ①女儿上学以后,正式从母亲那里搬进我们这边的小家。感情上的疏离,使她对我和她爸爸从没有亲昵的举动,有时她爸爸抱她,她表情别扭极了。
        ②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100分至少跟我没有照过面,经常会让我们在不及格的卷子上签名,要不就是留堂,午餐守着饭和菜等着迟迟不归的她。我这样一个爱面子的人,常常被老师叫到学校去听证,全是说她不好,等我青着一张脸回到家,当然要对她大发脾气。
        ③她渐渐变得落落寡欢,从不主动与我们交流,能在自己的房间里呆很久,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玩,上学、放学都是闷闷的。
        ④成绩还是不好,留堂照旧,老师的埋怨也照旧,我们不知道她心里想什么,老师说她表扬、批评都那个样子,晚上我和她爸爸自嘲道:“荣辱不惊”啊。
        ⑤一天临近放学前,突然降下暴雨,狂风怒吼,粗粗的雨柱被吹得横扫万物,闪电雷鸣更是不在话下。等了好一会儿不见雨停。我便拿了一把伞又撑着一把伞到学校去。
        ⑥走至立交桥时,我停下来看车,再过两条马路便是女儿的学校,陡然间,我发现女儿正在雨中狂奔,她好像一点也不怕雨,在雨中展开长腿长臂,像小骏马一样扬蹄飞跑,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快意,背上是硕大无比的书包,她仍然轻盈地腾空飞跃。
        ⑦我在马路的这边大声喊她的名字,但哗哗的雨声淹没了我的声音,她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只知道在雨中酣畅地奔跑,那一瞬间,我呆住了,她这种举动,分明是压抑已久之后的借题发挥 , 她心里一直不愉快,因为永远受到责难与批评,可是她说不出,她还没有能力描述心中的感受,所以只好无奈地接受寂寞童年,今天因为大雨改变了整个世界,汽车、行人、街道都失去了往日的秩序,她于是趁着乱也舒缓一下沉闷的心情。
        ⑧我停止了叫喊,在雨中一直等到她发现我,跑过来,雨已经打湿了我整条裙子,她更是落汤鸡一般。我说,这么大的雨,怎么不躲一躲再出来呢?她说,躲了,看它不会停,又怕你们等着急……
        ⑨我拉着她的手回家去。
        ⑩教育子女的道理,谁讲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能做到一半已属不易。我自封潇洒之人,也颇同意无为而治,但真正见到60分,照样勃然大怒。
        ⑪社会发展到今天,竞争意识深入人心。孩子学习不好也是很实际的问题,但是想到她以那样压抑的心情度过人生初游,也是一件令人悲情的事。毕竟,我们除了希望她好以外,还附加了许多诸如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期待、我们的面子,我们其实也很看重这些,而一颗小小的童心又怎能装得下这一切呢?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轮不到拼天赋

①我认识一个1992年出生的小同学。他毕业于普通的二本院校,毕业之际,他和另外六个人一起在某单位实习,两个月后,只有他被留了下来。我问他原因:“你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他说:“我也不清楚。”我继续追问:“你再想想。”他说:“因为我准时上班。”我不信。他又说:“那就是我的邮件格式写得更对,错别字更少,更容易让人看明白。”这回我信了。
②因为我对此深有体会。我阅读了上千封咨询邮件,能够看到书写格式正确,分段清楚,没有错别字,叙事有条理的邮件只有寥寥几封,大多都是一段到底,标点混乱,表达不清,短短三行就有两个错字……常常让我看了头晕脑胀。因为混乱的邮件看多了,偶尔看到一封格式正确、表达清楚的邮件,我都激动得想流泪,赶紧想着怎么回复对方。
③很多人一直以为自己与他人拼的是吃苦,是天赋,什么刻苦奋斗,什么拼命学霸……其实,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拼的只是一点点认真、一点点细节,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在你的世界里,大多数都是盲人,你只要有一只眼睛,就有资格称王。
④我收到非常多的抱怨的邮件。他们有的抱怨工作待遇太低.有的抱怨工作内容琐碎,有的抱怨社会不公,有的抱怨家庭环境不好,有的抱怨自己学历不够高,有的抱怨自己干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这些人中,有多少人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把它们做好的呢?一个人可以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但要安分于现状。简单来说,就是要守好自己的本分,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而不是连最基本的努力都没有做到,却用那些虚化的平等、华丽的梦想、社会的不公、自己没有天赋等为自己不能成功找借口。
⑤一个人如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实非常简单,他要做的事情大多都是一些小事情,甚至是一些非常本分的事情。做学生时,做到准时上下课,按时完成作业。毕业面试时,穿不起名牌衣服,就把自己打扮得干净清爽,做到准时赴约。求职写邮件时,注意书写格式,分段清楚,意思表达明白。上班的时候,少打游戏,少逛淘宝,多琢磨怎么把事情做好。下班的时候,少看几集连续剧,少睡一点觉,多看几本书。周末大家都在吃吃喝喝和睡懒觉时,你到公园里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做到这些,你的机会自然就会多起来,命运也会慢慢地改变。
⑥如果更进一步,你除了做好自己的本分,还能将每一件小事情做到极致,像庖丁解牛,会怎样呢?
⑦《士兵突击》中有句台词:他每做一件小事的时候,都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到最后你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了。
(选自《党员文摘》2014年第15期,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王者的败姿

2002年,背负着全国人民的殷殷期望,姚明奔赴美国,加盟休斯敦火箭队,成为一名真正的NBA职业篮球运动员。

    对于他的到来,美国民众同样充满着期待,还抱有种种不同的猜测——他们不知道这个身高2.26米的年轻人,究竟能给NBA带来些什么。然而,绝大多数人的判断是,这个来自中国的大个子球星一定行,所以正面的宣传还是占了主流。于是,他很快登上了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美国著名体育杂志《体育周刊》,还将他的身影印在了其封面上,大肆宣传,寄予厚望。一时,姚明来到NBA,世人皆知。

10月30日,休斯敦火箭队赛季首战印第安步行者,姚明也将随火箭队参战——这是他在NBA赛场上的首次亮相。这场比赛,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凡。比赛远还没有到来,美国和中国各大媒体就以姚明为招牌,作足了宣传。而且,这场比赛还将在全美直播,中国中央电视台也将同步转播现场比赛实况,全美国的几百万球迷和三亿多中国球迷,将同一时间共同观看姚明的第一场NBA比赛。

    然而,那场比赛却让所有人看好姚明的人大失所望。姚明第二节以替补身份上场,一上场,面对印第安步行者潮水般汹涌的进攻,立刻被冲得左弯右倒,不知所措。场下的美国民众,看到这个拙笨的傻大个儿,无不摇头,甚至有人为此笑翻了身。整场比赛,他只上场了8分钟就被叫下场。最终的比赛结果,火箭队以82比91败于印第安步行者。而关于姚明的统计数据是,2个篮板,2次失误,3次犯规,得分为0。

    这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开头,谁都没想到,在中国球场上叱咤风云的王者,会在NBA的首场比赛上输得如此的狼狈与凄惨。

    比赛过后的姚明,迎来的是美国社会各方如潮水般的嘲笑、蔑视、否定与怀疑。“姚明不行”的观点一时大行其道。而此时的姚明,虽然有些沮丧,但却没有惊慌。他并没有被眼前的失败压垮,他更不会在意别人说什么——你打得这么差劲,别人那样说很自然。他开始积极适应环境,主动地调整状态,学习和队友配合,并进行极为冷静的思考。失败是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他看到了个人的优势——身高和技术;也看到了个人的不足——速度和力量。针对个人身上的不足,他开始进行刻苦的相关训练,面对未来,他仍然自信乐观。惊人的转变就这样在失败中积攒。

11月17日,休斯敦火箭队赴洛杉矶,挑战NBA冠军队湖人队。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赛。在缺少了球星沙克·奥尼尔的情况下,湖人队教练菲尔·杰克逊表现得依然非常轻松,曾胸有成竹地对记者说,要将火箭队打得落花流水,将姚明拆成两半儿。

    比赛如期开始了。比赛一开始就以一边倒的形势向前发展,火箭队面对湖人队的迅猛进攻,溃不成军。第一节过后,湖人队遥遥领先。姚明依然是第二节上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场比赛从此开始成了姚明的完美表演赛。一次跳投,两次远投,三次上栏,9投9中,2罚2中……赛场上出现惊天逆转,比分正悄悄发生着变化,姚明精准的跳投,梦幻般移动的背身上栏,羽毛般柔和的勾手投栏,令球迷们为之疯狂,赛场下的球迷情不自禁地开始集体为姚明唱起了充满赞美的“姚之歌”。

    那次比赛,火箭队最终战胜NBA冠军队湖人队,这是三个赛季以来的第一次获胜。姚明上场23分钟,得分20分。比赛结束时,疯狂的球迷为姚明热烈欢呼。

    后来,姚明和别人重新谈起首场比赛失利时说,当时,面对媒体潮水般的嘲笑,记者刻薄尖锐的提问,他毫不避讳,坦然微笑地说:“我对今晚很失望,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开头——这就是我的开头。”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

周珊珊

①“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一百多年前,李大钊向青年发出召唤。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广大青年应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

②自信自强,来自不怕苦、不怕难的积淀。____。任何美好理想,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从湖北襄阳的一名农村青年,到走上“代表通道”的全国人大代表,邮件接发员柴闪闪每一年的建议都与基层劳动者有关;“嫦娥五号”探月取壤的征程上,80后、90后已经成为中坚力量;“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团队,平均年龄34岁,最小的成员出生于1995年……广大青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向阳而生,蓬勃发展。③自信自强,也在于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历练。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舍小家顾大家、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走的张小娟……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的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公共医疗救护的医护人员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广大青年不畏艰险,挺身而出,甘于奉献,舍生忘死,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④自信自强,更在于____。苏炳添突破年龄和体能局限,在百米短跑中取得了9秒83的成绩,再次刷新历史;“最美大学生”刘宸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主动请缨到艰苦边远地区服役,实现自己卫国戍边、历练人生的从军梦想;江梦南因一场意外失聪,却不服输,不气馁,努力学习,考上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广大青年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不断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在各个赛场上书写着奋发有为的新篇章。

⑤民族复兴,使命光荣。广大青年要自信自强,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立大志,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生活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17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