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永州柳子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读下面两段完成小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①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②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第一段文字中划线词语“次第”有什么作用?
(3)、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②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赏析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①。
(5)、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海  光
        ①上过夜的人们,常有机会欣赏绚丽的海光。海光,是海洋生物发出光亮的自然现象。有趣的是,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从细菌到鱼类,从小虾到乌贼,都有这种发光的代表。
        ②细菌小得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面貌,可是它却出人意外地利用呼吸氧气的机会,借助这一生理反应,放散出蓝绿色的光彩。科学家把发光细菌收集在一个瓶子里,挂到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的光学大厅里,把整个大厅照得通亮!这一奇特的“细菌灯”使参加博览会的人们目瞪口呆。
        ③比较高级的发光生物,采用细胞外发光。它们有特殊的发光器官,能够产生发光物质。发光时,将这些东西排泄到海水里,把海水“染成”浅蓝色的“发光水”。小虾中的磷虾,身上有十来个发光器,可以受它自己的指挥,随意发光,可向不同的方向照射。试想,一尾磷虾点十盏灯,几百几千尾磷虾的灯火齐明,那不正如银河里的繁星在闪耀着异彩吗!
        ④海洋生物发光,有的是它们呼吸时产生能量释放的现象,如细菌;有的是为了防御敌害、保护自己,如小磷虾、糠虾等,个子小,体力弱,没抵敌武器,只好突然发光把敌人照得“眼花缭乱”,自己抓住良机逃之夭夭。
        ⑤有的生物发光,是为了给自己照明,寻找食物,同时也引诱喜欢光亮的生物游拢过来,捕而食之。比如,生活在海底的安康鱼,头大似钟,口大如斗。头顶上有一根由背鳍的鳍条演化而成的“钓竿”,伸到头部前面来。“钓竿”末端是发光器,能发出诱惑力很强的光芒。附近的鱼儿经不起这种引诱,满以为是“一盘美餐”,便不顾一切地冲上前来,只见安康将“钓竿”往嘴边一抽,倒霉的鱼儿便身不由己地被卷吸进去。
       ⑥还有一些生物把发光作为引诱异性的信号。如发光多毛类动物中的裂虫等,在性成熟时,每逢风和气暖,月儿当空,雌的先破门而出,从海底缓缓升上水面,一路施放火球。雄的早就睁大眼睛窥视着上面水层,一见火球升起,知道是伴侣在召唤,便争先恐后冲上去,举行“灯光婚礼”。
       ⑦海洋生物发出的光,热量消耗少,发光效率高。日光灯、霓虹灯、高压水银灯、电视机的荧光屏、手表上的荧光字码盘等等,都是受到海洋生物发光的启示研制出来的。
(选文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当虚拟照进现实,VR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带上一个特制头盔,你就可以“身临其境”地站在火星上,直观感受这颗星球的奥秘;在房地产交易中,它可以立体呈现公寓房,让买家对室内状况一目了然,无需去实地看房;它还可以构建一个虚拟机舱,加入飞机颠簸等状况,帮助特定人群减缓飞行恐惧感……这些听上去不可思议的场景,都可以借助VR技术得以实现。那么,VR到底是什么?它将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VR,是英文Virtual Reality的简称,意为虚拟现实。这种新兴技术能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接口设备,包括数据手套、眼球跟踪装置、超声波头部跟踪器、摄录像设备、语音识别与合成等,生成可交互的、提供沉浸感觉的三维世界。与3D的“视觉欺骗”不同,VR不仅能让用户完全融入虚拟环境,真假难分,还能捕捉用户的意图、举动,及时进行调整和互动。

    如此火热的VR技术到底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和体验?

    以刚刚落幕不久的中国两会为例,对普通大众而言,是没有机会出现在两会会场的。然而今年两会,VR终端被不少媒体应用到了新闻报道上,用户在佩戴VR眼镜后,能够720°全景观看通过VR摄像机摄录下的场景,头部任意摆动,四处观看,仿若置身两会现场。通过VR设备,人们将不再受限于地理空间,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虽然你在家中,通过VR设备,你却可以仿佛置身珠穆朗玛峰之上,也可能是在跳伞或冲浪。VR设备能使普通用户置身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场景。

    另据报道,在日本“3•11”大地震5周年时,爱知县用VR进行灾害预防模拟;在美国,包括国土安全部、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等机构都在探索VR在安全教育和培训中的独特优势。某网购平台也拟推出Buy+VR购物,用户即使在家里,也可以戴上VR眼镜,进入VR版网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意穿越至各地商场,各类衣物、鞋帽随便试穿。VR设备已经能够提供给用户逼真的培训、选购体验。

    VR带来的视觉冲击能够让电影、游戏等内容更具吸引力。这个很好理解,我们都看过2D和3D电影,比起2D电影,3D可以让你在子弹飞来时本能的闪躲身体,那么比起3D电影,VR电影会让你有被击中被炸飞的感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沉浸感。近两年,已有厂商着力于VR游戏市场,Sony宣布即将推出的PS VR以及扎克伯格的Oculus公司推出的Oculus Rift VR,上述设备的共同点在于,都与游戏有关。通过这些设备,游戏用户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虚拟世界中。与传统的游戏交互体验相比,VR将给用户带来飞跃性的游戏体验。

    VR是一件非常酷炫的事,但是一项优秀的科技背后,必将是一把双刃剑。夹杂着血腥、色情片段的VR电影,可能对人的神经、心理造成冲击。家长还不免担心:普通的2D、3D游戏都能让不少青少年沉迷其中而无暇学习,更别提VR游戏了。在体验VR视频或者游戏时,孩子会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看以便集中注意力获得更深入的沉浸感,电子屏幕会反射出蓝光,长期的蓝光辐射会对人眼造成伤害。

    总之,VR技术可能会提升个人能力、改变人类生活,但其长远影响值得慎重研判。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太空捡垃圾

①宇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空洞,尤其在地球周围。科学调查显示,如今的地球已被来自卫星和火箭的五万多块碎片包围,包括旧卫星上掉下来的装置、工具和火箭残片,其中有许多残片绕着地球以极快的速度飞行,最快可达2.8万千米/小时,可能造成灾难性事故,并对地球轨道的电信网络造成破坏。这些太空垃圾是从1957年苏联发射“伴侣号”卫星之后,在人类探索太空的50多年间积累起来的。卫星之间相撞以及反卫星武器试验使得这个问题愈加严重。偶然条件下,太空垃圾甚至能摧毁国际空间站。如何清除这些太空垃圾是全世界太空探索机构所面临的独特问题之一 , 因为它们都试图在频繁发送卫星和管理太空垃圾之间寻求平衡。

    ②如今,来自斯坦福大学和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从壁虎身上吸取灵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抓手机器人,能像壁虎一样牢牢吸附物体。自然界中,壁虎强大的脚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吸附力,甚至能取代吸力杯。在显微镜下,可发现壁虎的脚下布满皮瓣,与任何表面完全接触时,都会产生静电力,帮助壁虎黏附在上面。

    ③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教授马克·库特科斯基指出,宇宙是真空环境,又不存在磁场,简单的吸盘或磁铁都不起作用,而能黏附物体并适应空间温度变化的黏合剂既昂贵又难以制造。因此,研究者模仿壁虎的脚制作出一种“夹子”,能够在正确方向上轻微推动宇宙垃圾,使之聚集。

    ④研究者介绍,如果将压敏元件粘贴到漂浮物上,垃圾依然会飘走,但若先用胶垫接触漂浮物,再将垫子锁在一起,垃圾就会被固定住,跟随机械一起移动。目前,机器人已在零重力环境下的喷气推进实验室通过了测试,现在正使用耐力更强的材料重新制作,并运往国际空间站进一步测试。

    ⑤日本刚发射的一艘宇宙飞船将使用700米长的机械爪,来清除地球轨道上的人造物体残片。由于残片的数量巨大,机械爪只能清除其中的一小部分。

    ⑥减少太空垃圾,可使太空对于宇航员更安全,还可能为空间站以及价值数亿美元的气象和通信卫星提供更好的保护。

(选自《课外阅读》,2018年04期)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

智能机器会超越人类吗

    ①智能机器真的有可能超越人类吗?2016年3月15曰,围棋“人机大战”第五场,“阿尔法围棋”以四比一的比分击败世界顶尖围棋高手九段李世石,这更澈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②的确,如果按照因定的程序进行预算,人脑的确赶不上人工智能。无论是国际象棋还是围棋,都是可以完全程序化的一种运动。如果我们问“阿尔法”个简单的问题:“你赢了比寨开心吗?”它就不能像人一样笑着回答,因为它并不其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不能解答任何程序设计范围之外的问题。

    ③现有机器和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人有智能,而现有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智能。严格的讲,智能机器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显然,执行指令与处理信息有着本质的不同。

    ④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研究智能机器的专家也要懂得神经科学,以便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构造来制造仿生有能机器,当然,要制进这样一台仿生机器人的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人脑是世界上已知的复杂,神奇的“自动化机器”,人脑拥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而每一个神经细胞都有数千个突触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神经细胞通过这些突触相互交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大约有1000万亿个突触,到了成年大概稳定在100万亿个。

    ⑤也就是说,仿生机器人需要拥有100亿个可以立运算的处理器,并具有100万亿个信息中转器。无论是制造原件还是整合这些元件,都是一个似乎难以完成的任务。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处理器及信息中转机要制成不同的类型,要完成仿生机器人的制造,需要最先进的纳米技术,才能把每个处理器做的像神经细胞那么小,它还要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对仿生机器人各个器件排列顺序的编程。

    ⑥因为世界上并不缺人,缺的是比人类某些性能更先进的机器。因此,科学家认为,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是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样仅仅需要模仿某个脑区就可以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并可以强化某些功能,制造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电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

①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紧跟着春分,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清明既是时令标志的节气,又是充满人文内涵的节日,具有别样的意义。

②在汉魏之前的社会生活中,清明主要是作为自然节气存在的。古代文献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清明的自然物候。如《逸周书·时训解》记述植物的物候,云“清明之日桐始华”,这是说梧桐在清明那天开始开花。《淮南子·天文训》记录星象和风向,言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乙位,“清明风至”。在东南风吹来的时候,自然界万物萌生,吐故纳新,勃发出一片生机,天地之间充盈着温暖和煦、清爽明净的气息。汉代刘歆《三统历》将“清明”的含义描述为“物生清净明洁”。作为节气的清明,它的时序和物候意义在于此,得名之由也在于此。

③从汉字上说,“清明”也体现出古人对这一节气的理解。

④清,《说文解字》:“清,朗也,澄水之貌。从水青声。”作为一个形声字,“清”的义符“水”表明了它的义类,声符“青”则提示了它的读音。“清”的本义,是指水澄澈明朗。《释名》:“清,青也,去浊远秽,色如青也。”也指出“清”与“浊”“秽”等词词义相反,得名于水色澄碧。《诗经》之“河水清且涟猗”、用的正是清的本义。倘将水之清澈,类比为人的品质,“清”就引申有了纯洁、清廉的意思。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其中的“清”和“浊”都指向了人的品行。水之清澈还可以被用来比喻社会的状态,于是“清”又有了“清平、太平”的意思。《孟子》里说“以待天下之清也”、就是期盼着天下的清平。这些蕴含在“清”字里的价值观念,都说明了人们对“清”的状态的珍视。

⑤“明”和“明”是异体字的关系,从古文字到今文字,这两种写法一直存在,表达了古人从不同角度对“明”的认识。“明”字从“圆”“月”会意,其中“圆”象窗户之形,正如西晋文学家潘岳的诗句“皎皎窗中月”所述,“明”字取月光照进窗户之象,表达出古人对明亮的诗意认识。“明”字从“日”“月”会意,正如《荀子》“在天者莫明于日月”所言,“明”字兼取白天明亮的阳光和夜间皎洁的月光会意,表达出古人对日月光明的认识。“明(明)”的本义即是明亮。

⑥“清明”连言,正道出了春天里天朗气清、天地澄明的特点。清明时节,气候变暖,降雨增多,正是耕种的大好时节。先民以农业为生,清明与农事的紧密关联使得人们格外看重这个节气。体现在农书中,汉代崔实《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委室”“节后十日,封生姜”。这一时节,要整理养蚕的房屋,还要用泥土封起生姜,以待生姜发芽后种植。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述,“若清明寒食前后,有水而浑,主高低田禾大熟,四时雨水调”,道出了清明时的降雨对于农耕的重要意义。还有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农谚,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都说明了清明在农业生产中的节点性意义。

⑦到了唐宋时期,清明不仅是自然的节气,也逐渐吸纳了寒食节、上巳节的节日功能,因而具有了扫墓祭祖、插柳戴柳、踏青游春、放风筝、荡秋千、踢球等众多的节日习俗。在清明节祭奠逝去的亲人,无尽的衰思象征着亲情的联结和历史的延续。人们还在清明节插柳以驱邪,陆游笔下的“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即是明证。清明时节也适合外出踏青,游春赏景。宋人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程颢的“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描绘的都是游人踏青赏春之景。清明也是最适合放风筝的时节,《红楼梦》中有诗云:“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⑧“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今天,人们在清明节追思逝去的亲人,缅怀长眠的英烈,不忘本来,启迪未来,在历史的传承中永葆家国情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