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

①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紧跟着春分,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清明既是时令标志的节气,又是充满人文内涵的节日,具有别样的意义。

②在汉魏之前的社会生活中,清明主要是作为自然节气存在的。古代文献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清明的自然物候。如《逸周书·时训解》记述植物的物候,云“清明之日桐始华”,这是说梧桐在清明那天开始开花。《淮南子·天文训》记录星象和风向,言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乙位,“清明风至”。在东南风吹来的时候,自然界万物萌生,吐故纳新,勃发出一片生机,天地之间充盈着温暖和煦、清爽明净的气息。汉代刘歆《三统历》将“清明”的含义描述为“物生清净明洁”。作为节气的清明,它的时序和物候意义在于此,得名之由也在于此。

③从汉字上说,“清明”也体现出古人对这一节气的理解。

④清,《说文解字》:“清,朗也,澄水之貌。从水青声。”作为一个形声字,“清”的义符“水”表明了它的义类,声符“青”则提示了它的读音。“清”的本义,是指水澄澈明朗。《释名》:“清,青也,去浊远秽,色如青也。”也指出“清”与“浊”“秽”等词词义相反,得名于水色澄碧。《诗经》之“河水清且涟猗”、用的正是清的本义。倘将水之清澈,类比为人的品质,“清”就引申有了纯洁、清廉的意思。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其中的“清”和“浊”都指向了人的品行。水之清澈还可以被用来比喻社会的状态,于是“清”又有了“清平、太平”的意思。《孟子》里说“以待天下之清也”、就是期盼着天下的清平。这些蕴含在“清”字里的价值观念,都说明了人们对“清”的状态的珍视。

⑤“明”和“明”是异体字的关系,从古文字到今文字,这两种写法一直存在,表达了古人从不同角度对“明”的认识。“明”字从“圆”“月”会意,其中“圆”象窗户之形,正如西晋文学家潘岳的诗句“皎皎窗中月”所述,“明”字取月光照进窗户之象,表达出古人对明亮的诗意认识。“明”字从“日”“月”会意,正如《荀子》“在天者莫明于日月”所言,“明”字兼取白天明亮的阳光和夜间皎洁的月光会意,表达出古人对日月光明的认识。“明(明)”的本义即是明亮。

⑥“清明”连言,正道出了春天里天朗气清、天地澄明的特点。清明时节,气候变暖,降雨增多,正是耕种的大好时节。先民以农业为生,清明与农事的紧密关联使得人们格外看重这个节气。体现在农书中,汉代崔实《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委室”“节后十日,封生姜”。这一时节,要整理养蚕的房屋,还要用泥土封起生姜,以待生姜发芽后种植。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述,“若清明寒食前后,有水而浑,主高低田禾大熟,四时雨水调”,道出了清明时的降雨对于农耕的重要意义。还有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农谚,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都说明了清明在农业生产中的节点性意义。

⑦到了唐宋时期,清明不仅是自然的节气,也逐渐吸纳了寒食节、上巳节的节日功能,因而具有了扫墓祭祖、插柳戴柳、踏青游春、放风筝、荡秋千、踢球等众多的节日习俗。在清明节祭奠逝去的亲人,无尽的衰思象征着亲情的联结和历史的延续。人们还在清明节插柳以驱邪,陆游笔下的“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即是明证。清明时节也适合外出踏青,游春赏景。宋人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程颢的“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描绘的都是游人踏青赏春之景。清明也是最适合放风筝的时节,《红楼梦》中有诗云:“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⑧“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今天,人们在清明节追思逝去的亲人,缅怀长眠的英烈,不忘本来,启迪未来,在历史的传承中永葆家国情怀!

(1)、阅读选文第④段,请写出“清”字的意思。
(2)、选文第②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具有别样的意义,既是时令标志的节气,也是充满人文内涵的节日。 B、“明”和“明”是异体字的关系,表达了古人从不同角度对“明”的认识。 C、到了唐宋时期,清明不仅是自然的节气,还具有了扫墓祭祖、踏青游春、登高赏景、放风筝、踢球等众多的节日习俗。 D、清明时节,气候变暖,降雨增多,适宜种瓜点豆,植树造林。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父 亲
①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会穿周正一点。”
②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嗣:“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③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好的腔调对父亲交代:“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④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⑤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⑥父亲说:“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⑦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明天我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⑧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⑨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门,他的手在门头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侍候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霎时百感交集。
⑩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忑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的乞谅和深情致敬!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