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模拟月考试卷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阅读下列材料,重温中外历史上各国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商鞅)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大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材料三: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政策调整概况表(节选)

实行时间

农村政策

主要内容

重要影响

1953—1956年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978年以来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材料四: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走势图

材料五: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万公项小麦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为田开阡陌封疆”指的是商鞅变法在农业上采取的哪一措施?
(2)、材料二中两位历史人物在农业政策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3)、材料三表格不完善,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农村政策栏目①②处补充完整。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191100日年的还化趋势是因为苏俄实施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农业进行调整采取的措施及特点。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