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19年中考物理三诊试卷

    对图中的四个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响度一定发生变化 C . 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 D . 放在发声喇叭前的烛焰会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考点】
    【答案】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15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双耳效应和立体声

    人们利用两只耳朵听声音时,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分辨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如图1所示,由于右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右耳,产生了“时间差”。声源距两耳的距离差越大,时间差就越大。两耳之间的距离虽然很近,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音量就可能不同,产生了“声级差”。当声源在两耳连线上时,声级差最大可达到25分贝左右。不同波形的声波绕过人头部的能力是不同的,频率越高的声波,衰减就越大。于是人的双耳听到的音色就会出现差异,也就是“音色差”。一般的录音是单声道的。用一个拾音设备把各种声音记录下来,综合成一种音频电流再通过处理后由扬声器发出,这时我们只能听到混合的乐器声,而无法听出每个乐器的方位,即声音缺失了原来的空间感。用两个拾音器并排放置,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信号由这两个拾音器共同拾取,然后产生左、右两个声道的信号。当声源不在正前方时,声源到达两个拾音器的路程不一样,因此,两个拾音器拾得的信号既有声强差又有时间差,等于模拟了人的双耳效应,产生了立体感(空间感)。立体声在播放时,至少必须有两个音箱或耳机放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若左耳听到声音的声级比右耳听到声音的声级大,则声源可能在人的{#blank#}1{#/blank#};

    A.正前方

    B.左后方

    C.右前方

    D.右后方

    (2)以下判断中不正确的是{#blank#}2{#/blank#};

    A.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这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

    B.单声道录音和放音也可以还原交响乐队中个演奏者的方位

    C.将两只耳机的位置对调,也能听到立体声的效果

    D.有时将头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更准确判断声源位置

    (3)如图2所示,若某人两耳间的距离是0.204m,声速为340m/s,人沿虚线箭头方向向后转动,使声源到O点连线和两耳连线夹角α从0°增大到180°,图甲中,人双耳听到声音的时间差Δt为{#blank#}3{#/blank#}s,图3中人双耳听到声音的时间差Δt与夹角α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blank#}4{#/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