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19届九年级语文基础知识验收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有一次,俞敏洪回答大学生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时,他说:“很多人一辈子有两个追求,一个是有钱,一个是值钱。……有钱不一定值钱,值钱的人早晚有钱。”他又说:“同学们不要把自己变成‘储钱罐’,因为没有人能够靠储钱变富;但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印钞机’,需要钱的时候可以随时靠能力去取。但要想使自己值钱,只有不断吃苦、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才有可能。你越值钱,你的价值就会越大,你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多。”刚说完,台下掌声雷动。

(1)、请解释俞敏洪先生讲话中“储钱罐”和“印钞机”的含义。
(2)、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俞敏洪先生这段话有什么特色?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皮囊里的秘密

    “刘捏糊”的祖传正骨“绝技”,面前,只用“捏”和“糊”两个字就能概括出来。

    一位腿骨折的患者到了“刘捏糊”面前。“刘捏糊”坐在那里,一边和你微笑着聊着天,一边用左手抓住脚脖子,一边用右手在骨折处试探着摸来摸去。猛然间,只见他左手稍用力一拽脚脖子,右手用力一捏骨折处,随着“咯嘣”一声,病人“哎呀……”的“呀”字还未吐出口,“刘捏糊”早已经站立起来,嘴里说道:“接上了,糊上我配的中药,连糊15天后,保你行走正常。”就这样,“刘程糊”凭借着自己祖传的正骨绝技名声在外。好多患者都慕名而来。

    “刘捏糊”已经五代单传了,结婚第一年,媳妇给他生下了一对双胞胎。两个儿子渐渐长大,高中毕业都没有考上大学。顺其自然,他们在家跟着“刘捏糊”学习正骨技术。

    两个儿子可能是遗传基因的作用,不到半年,哥俩很快掌握了正骨、配药、糊药的基础知识。

    忽然有一天,“刘捏糊”老两口把两个儿子招呼到一起,问他们哥俩想学什么——正骨、糊药绝技只能选一样。

    哥俩出奇的一致:“正骨!”态度都很坚决。

    “刘捏糊”看了看老伴儿,略一沉思道:“抓阄定命运。”于是便从兜里掏出两个纸团扔在哥俩面前的桌上。

    老二离纸团近,随手抓起一个纸团打开一看:糊药。便把纸片往桌上一扔,泄气地低下了头。

    “刘捏糊”很快地把纸片和那个没有打开的纸团扔进了垃圾箱,严肃地对哥俩道:“既然天意如此,我也就不再说什么,知道我为什么叫‘刘捏糊’吗?就是一‘捏’一‘糊’不能分开。你们哥俩永远不要分开,咱家的祖传正骨绝技才能延续下去,否则你们哥俩将来谁也没有饭吃。”

    随后,“刘捏糊”从兜里掏出两个封闭的小皮囊,分别递给了两个儿子:“这是你爷爷给我的传家宝,只要我和你妈在世,绝对不能打开,否则就会破家败业。”

    “嗯。”两个儿子接过小皮囊,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捏糊”很快把正骨和配药、糊药的绝技分别传授给了两个儿子。

    只要来了患者,老大在一边正骨,老二在一边糊药。“刘捏糊”已经退居“二线”,除非有特殊的患者,一般情况下,他已经不再插手正骨糊药的事了。

    就在哥俩学会绝技的第五个年头,刘捏糊和老伴在外出旅游时竟然出了车祸,携手离开了人世。

    又是一年过去了,老大老二分别结婚成家,小日子过得还挺滋润。诊所的生意依旧红红火火,前来就医的患者经常排成长龙。老二越来越觉得自己整天进药、配药、熬药、糊药,劳动强度远和自己的收入不能成正比。而哥哥一天悠闲轻松,来了患者只要用手“咯嘣”一捏就完事,他觉得自己就像哥哥的“小跟班”。

    于是,他整天在哥哥面前牢骚满腹,最后竟然闹着要分家单干。

    老大无奈之下,只好和老二分开了。

    谁知不到半年,老二的诊所就开不下去了。有些患者还来到老二门前嚷嚷着要退款,理由是老二糊的正骨药不管用。而老大诊所依旧门庭若市,前来正骨的患者络绎不绝。

    老二眼见生活维系不下去了,便做起了中药材生意,负责向各个中药店推销各类中药材。不出两年,生意如火如荼。有钱了,老二在市中心买了一套房子,在搬家时看到了当初父亲留下的小皮囊,便打开了。

    吾儿:

    我家祖传正骨绝技在外人看来依靠“捏”和“糊”,其实不然,只需“捏”即可,“糊”只是辅助治疗而已,目的是让病人自觉配合后期的康复修养。祖训正骨绝技只能单传,然而我膝下二子,老大本分老实,认准了的事就一定会干好,再者老大干别的也没有那个心机;老二则不然,聪明,心思活络,即使不干正骨这一行也能把日子过好,所以那天在抓阄时,我故意让你母亲在两个纸团上都写了“糊药”二字,而且让老二先抓。望你们兄弟俩能够体谅为父的苦心……

    老二手拿父亲遗书,找到哥哥,哥哥也把小皮囊拆开一看,与弟弟的内容一样。

    哥俩的眼睛湿润了。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一)【龙年说龙】

龙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神兽之一,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无处不在。龙的精神,在国人的信念中传承,已成为我们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的根本来源。在2024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zài____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

(二)【龙年畅想】

甲辰龙年,让我们把每个日子都当作新的起点,振奋龙马精神,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锚定远方的目标;甲辰龙年,让我们以开拓创新,继续赶路、跨越山海,迈向梦想成真的新时代!正所谓“____,____”。

(三)【龙年祝福】

2024年,“龙行龘龘”成为刷屏热词。每个炎黄子孙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在中华文明的滋养中昂扬向上。此时此刻,或许你正与家人亲朋欢聚,畅叙情谊、言笑晏晏;或许你正外出旅游度假,休憩身心、品尝美食;或许你正坚守工作岗位,默默付出、服务尽责……无论你身在何方,都向你道一声:龙年好!祝山海远阔、岁月风平,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任务一:游西湖,悟西湖风情。

西湖游记

周政

①湖,因为依偎在宝杵山以西,就该叫西湖了。

       ②薄雾笼罩青山,把两座山峰直直切开来,形成了一大一小的山包包,便唤着大孤山小孤山了。而笑嘻嘻的人呢?却是来自天南地北,仿佛真是千年一会,都不约而来,在西湖租了船。

       ③西湖木舟很多,也很有情趣,来来往往在湖面悠悠荡荡,人的眼睛便倏然亮了,手里就捉住水,撩拨着,灌洗着。遥遥便闻灵隐寺佛梵之声,卸下尘心和病眼,心里舒畅和快乐极了,但却敛了声言……匐然作响的是湖内跃波的红鲤鱼,擦肩而过的是青山修……终于忍不住要叫,要唱起来。于是就叫,就唱。凑巧,坐在船上的就有电视剧《傻儿司令》中两个唱川剧的女角,自然放她们不过,就怂恿着她们唱。掌声哗哗地在桨下响起来,女角宛如荷一样,婷婷而起,唱“山崖崖的花”,唱“清凌凌的水”,唱“蓝莹莹的天”,也唱“妹妹你坐船头,哥在岸上走……”。当然要对唱,喜剧演员侯跃华、游本昌就提着喉头吼,粗壮的嗓子,立马就在水上嘹亮。这边一声“情妹妹”,那边一声“情哥哥”,甜甜的声音在水面上打漂,水也欢叫着,疑是许仙和白娘子在断桥上踏青,通俗的也雅致起来,浓酽酽的,似一杯西湖龙井茶。水滞留不动,船便滞留不动。歌声愈是圆润,愈是宽宏,愈是粗犷,湖中的鲤鱼横空飞跃,您是激动,似在青山碧水间比试着,刷刷撕扯开封锁大小孤山的雾。

       ④天也亮了,山也亮了,水也亮了,一切都亮了。就有一对青年夫妇,听歌竟是听迷了,那摇着的小船竟撞在我们的木舟上,一阵哄笑,惹得岸上的人们都朝我们望着,茶肆中那袅袅吴女斟沏茶,水洒了一桌面。有人拍着手赶着船走,鲤鱼跃过木舟,瞬息间眨巴那调皮的双眼皮戏弄着我们,扬洒着水珠珠。

       ⑤说是柔情似水,真是呢,我有些陶醉,仿佛依偎在情人的怀里!有人就鼓动着游本昌唱起:“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唱得来的,唱不来的,竟都亮开了嗓子,歌声感染那千年古刹灵隐寺都颤动了,感动地坐在船头似尊弥勒佛的“傻儿司令”也亮开了嗓子唱:“听我开言唱啰,活计;唱一个姐探郎了,伙计;小郎一个病了,伙计……”,唱的是四川民歌。便唱得绿色迷蒙,烟雾迷蒙了。朦朦胧胧中,木舟也依照各自的心性,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在湖中散荡开来。有人沉迷在山色之中,有人依舟于香樟树下,把玩那洁白无瑕的白玉兰花,更有人不被美景所沉,冲破世俗尘烟,去寻摸不着的东西:三潭映月,那三十二只月亮,看哪是真佛?湖水动,船在歌声中行走,走动的当然还有我们的灵魂。

⑥我陡然发觉,我把心托付给西湖,托付给自然,人也变得本真起来。不独是我,还有我身边许多游人,他们享受的不独是这片刻的欢娱,他们需要的是这心灵的净化,自由的桨。人与自然的接近就这么简单,投入其中,心便绿了,绿的像一片片荷叶,轻轻浮在湖面上,随着水,逐着缘……

       ⑦水,是西湖的水。

⑧缘,是千年修来的缘。

       ⑨人或身据塞北,或生于江南,或来自碧海,虽然分别在天涯海角,但彼此的心一下子贴近了。那灵魂的钟声在灵隐寺上空悠悠荡起!

       ⑩终于上岸了,眼神愣愣的我,仍是恋恋不舍,想说:“总算游了一回西湖,此时此地,那当年的许仙、白娘子还能找到断桥吗?特别是如今这个时光……”

⑪但是,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心里遐想连篇,于是一脸讷讷,又想起自己的心事来,我们这茬文人,还要为斗米折腰——西湖只当是梦中的西湖罢了。

(选自周政的《山水淘趣》)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