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温州新希望联盟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刘亮程“乡土散文”主题阅读

(一)

    那天我翻了一下午地,又饿又累。本想在地头躺一会儿再往回走,地离村子还有好几里路,我干活时忘了留点回家的力气。时值夏季,田野上虫声、蛙声、谷物生长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像支巨大的催眠曲。我的头一挨地便酣然入睡,天啥时黑的我一点不知道,月亮升起又落下我一点没有觉察。

    醒来时已是另一个早晨,我的身边爬满各种颜色的虫子,它们已先我而醒忙它们的事了。

    这些勤快的小生命,在我身上留下许多又红又痒的小疙瘩,证明它们来过了。我想它们和我一样睡了美美的一觉。有几个小家伙,竟在我的裤子里呆舒服了,不愿出来。若不是搔痒得难受我不会脱了裤子捉它们出来。对这些小虫来说,我的身体是一片多么辽阔的田野,就像我此刻爬在大地的某个角落,大地却不会因搔痒和难受把我捉起来扔掉。大地是沉睡的,它多么宽容。在大地的怀抱中我比虫子大不了多少。我们知道世上有如此多的虫子,给它们一一起名,分科分类。而虫子知道我们吗?这些小虫知道世上有刘亮程这条大虫吗?有些虫朝生暮死,有些仅有几个月或几天的短暂生命,几乎来不及干什么便匆匆离去。没时间盖房子,创造文化和艺术。没时间为自己和别人去着想。生命简洁到只剩下快乐。我们这些聪明的大生命却在漫长岁月中寻找痛苦和烦恼。(A)。大地的音乐会永无休止。而有谁知道这些永恒之音中的每个音符是多么仓促和短暂。

(节选自《与虫共眠》)

(二)

    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淌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B)。

    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一小片。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节选自《对一朵花微笑》)

(三)

    有时想想,在黄沙梁做一头驴,也是不错的。只要不年纪轻轻就被人宰掉,拉拉车,吃吃草,亢奋时叫两声,平常的时候就沉默,心怀驴胎,想想眼前嘴前的事儿。只要不懒,一辈子也挨不了几鞭。况且现在机器多了,驴活得比人悠闲,整日在村里村外溜达,调情撒欢。不过,闲得没事对一头驴来说是最最危险的事。好在做了驴就不想这些了,活一日乐一日,这句人话,用在驴身上才再合适不过。

    做一条小虫呢,在黄沙梁的春花秋草间,无忧无虑把自己短暂快乐的一生蹦跶完。(C)。许多年头都是一样的,麦子青了黄,黄了青,变化的仅仅是人的心境。

    做一条狗呢?

    或者做一棵树,长在村前村后都没关系,只要不开花,不是长得很直,便不会挨斧头。一年一年地活着。叶落归根,一层又一层,最后埋在自己一生的落叶里,死和活都是一番境界。

    如此看来,在黄沙梁做一个人,倒是件极普通平凡的事。大不必因为你是人就趾高气扬,是狗就垂头丧气。在黄沙梁,每个人都是名人,每个人都默默无闻。每个牲口也一样,就这么小小的一个村庄,谁还能不认识谁呢。谁和谁多少不发生点关系,人也罢牲口也罢。

(节选自《人畜共居的村庄》)

【注】刘亮程,新疆人,1962年出生在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

(1)、根据选文,将下面三个句子填入相应位置,并归纳散文阅读的一种方法。

作者情思的句子

相应位置

①虽然只看见漫长岁月悠悠人世间某一年的光景,却也无憾。

②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③一个听烦市嚣的人,躺在田野上听听虫鸣该是多么幸福。

归纳读法:

(2)、根据选文概括描述对象生命状态的共性,并归纳刘亮程“乡土散文”的选材特点。

选段

主要描述对象

生命状态

(一)

虫子

(二)

绿草、花朵

(三)

驴、虫子、树

归纳特点:按理说,在西北高原广阔土地上劳作生活着的作家们,他们的文章里多写天山、绿洲、雪水河、白杨树,展现奇特雄浑的风景,神秘独特的民风。刘亮程则不然,他的文章多写,表现了一种崭新的散文内容,“制造”出陌生化的效果。

(3)、结合语境,品读下面句子,选择一个句子分析表达效果,并归纳刘亮程“乡土散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选段

句子

修辞

表达效果(二选一完成)

(一)

①有些虫朝生暮死,有些仅有几个月或几天的短暂生命,几乎来不及干什么便匆匆离去。

拟人

(二)

②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作者站在草木的角度,感受它们的生长状态,表现了草木虽无高大茂盛的生命,但依然简单而满足的生命状态。

(三)

③只要不年纪轻轻就被人宰掉,拉拉车,吃吃草,亢奋时叫两声,平常的时候就沉默,心怀驴胎,想想眼前嘴前的事儿。

归纳特点:

(4)、第二届“冯牧文学奖”评委会在给刘亮程的获奖评语中说:他单纯而丰饶的生命体验来自村庄和田野,在日常生活的诗意感悟中通向“人的本来”。结合三则选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均衡营养更健康
①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者比率为10%-20%,生长迟缓者比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这是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惊人数据。专家指出,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是导致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追求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科学补充营养元素的观念,已经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②中国人究竟缺少哪些营养元素呢?
③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是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元素。其中钙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科学显示,人体每天对钙质的需求量为800毫克,而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需求的50.6%。缺钙会导致脚抽筋、盗汗、腰酸及骨质疏松等症状。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每天摄入量也只达到人体需求的61.5%和59.5%。
④维生素C、锌、铁也是中国人缺乏的营养元素。据调查,全国人均每天摄入维生素C量为100.2毫克,已达到100毫克的标准。但是,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有文章分析中国居民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仅达50毫克。另外,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锌12毫克,比需求量少20%。青少年儿童缺锌比较严重,已影响部分青少年儿童智力和身高的正常发育。中国居民食用的铁,主要来自于大米、坚果、果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红素铁,其利用率较低,吸收率也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此外,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会明显抑制铁的吸收。所以,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铁元素,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并不多,因此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⑤人体补充营养元素的基本原则是:把所缺的全部补齐,补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元素达到均衡。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彼此关系密切,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均衡,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体才可能健康。比如:钙、磷、锌、铜要成一定的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通过量,锌会损失;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锌要与维生素B1一起增加摄入量为宜。
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时,有些人认为西方国家的配方比中国的好。实际上,中西方饮食结构不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黄种人与白种人在体质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磷、铜、镁、维生素E、维生素B12等就属于中国人不缺的营养元素。以铜为例,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铜元素的量为2.4毫克,推荐量为2毫克。摄入过量的铜元素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会导致锌的损失。所以中国人不要盲目补充。
⑦现行补充的误区是缺什么补什么,没有科学配比,人体内营养仍然达不到均衡。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在医生指导下,总体判断自己缺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忆外婆 ——一张照片勾起的回忆 

                                                                                                                             石海红
         ①这张照片摄于两年前,玄武湖边,一排粗壮的柳树下,远远的长凳上孤零零地坐着一位老人,背有些佝偻,双手背在身后,轻轻地捶打着腰背。好熟悉的身影!当时我一边下意识地举起相机、按下快门,一边又向前走了几步。
        ②是了,这位金陵老人的装束,与我外婆当年的样子何其相似!短发用黑色铅丝做成的发箍箍着,纹丝不乱,身上也是穿着这种洗得有些发白的卡其布衣服,脚下是双白底黑面的布鞋……
        ③外婆过世已快二十个年头了……
        ④小时候生活在外婆家,总不见她有空闲的时候,忙完家务,手上不是织着毛衣,就是纳着鞋底。
        ⑤那时的我,最盼望的是新年,因为远在青海和云南插队的舅舅们回来探亲时,外婆又要炒喷香的鱼松、做各种好吃的饭菜了。
        ⑥那时的我觉得鱼松就是世上最好的美食了。把洗净后切成小段的带鱼放入油锅,炸至金黄松脆,然后再用小火在铁锅中不断翻炒,鱼块散成像现磨咖啡那样的小颗粒,鱼松就基本制成了。出锅冷却之后,装到玻璃瓶中,那是给两个舅舅探亲假结束后回乡下准备的,每人两瓶,够他们在缺少荤腥的乡下吃大半个月了。当然制作过程中,我也总能揩油吃到不少。那时的我哪里知道,一瓶鱼松需要多少条带鱼,多少下翻炒才能做成啊!只觉得那种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只觉得锅铲在铁锅中翻炒的当当声,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⑦舅舅们探亲的半个月间,家里始终弥漫着这样的好味道、好声音。等舅舅们走了,偶尔会听到外婆一边揉着肩膀,一边跟外公聊家常:“两个孩子又黑又瘦,像猴子一样……红烧带鱼,要买3角5分一斤的大带鱼;炒鱼松,就不必买大的贵的鱼,买8分钱一斤的小鱼就行了,省下的钱,就能给孩子们多买点大白兔奶糖带下乡去……”
        ⑧后来从母亲那里知道,那时的政策,一家中只要有一个孩子插队农村,其他的兄弟姐妹就不必下乡了。18岁的大舅舅插队青海,16岁的小舅舅本不必下乡的,哪里知道要求上进的小舅舅,从家中偷出户口本,坚决要求去了云南。外婆从未因此数落过小舅舅,倒是每次送走舅舅们,就听她在我们面前念叨:都两天了,火车该到昆明了,得换长途汽车了……该下汽车了……也该走到队上了……
        ⑨那时,我们住的徐家汇附近还是大片的农田。每到夏天的清晨或傍晚,外婆总爱带着我在田间散步。外婆时常停下来看农民担水浇地、挑粪施肥,还爱跟我说“那两个大桶,该有百十来斤吧?”我总嫌她走得慢,早就一蹦一跳跑到前面追蜻蜓去了。现在想来,一定是对千里之外两个儿子的牵挂让她迈不开步!想到孩子们瘦弱稚嫩的肩膀也要挑起上百斤重的担子,心里的那份不舍与惦记,是到了我自己做母亲时才真正懂的。
        ⑩不要说我们表姐妹表兄弟几个是外婆带大的,就连我孩子两岁前的衣服鞋帽,也是闲不住的外婆给张罗的。婴托班的那些年轻妈妈们,经常善意地嘲笑我儿子“穿得像个小古董”,她们哪里知道那是年近八旬的太外婆为曾外孙一针一线手工缝成的!外婆说,孩子小,误食了纽扣之类的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还是穿布条绳结的斜襟衣服好。
         ⑪那时的外婆,年事已高,做事已不似当年那样麻利,折磨她多年的胃病,让她的背有些佝偻了……多方求医,难挽沉疴,初夏时节,外婆终于不必再为儿孙们操心了……
         ⑫遵她遗愿,儿女们把她葬在了她的老家。
         ⑬爱我的外婆去了,让我耿耿于怀的是,我居然不能确切地说出她老人家的生卒年月!
        ⑭隔着十多米的距离,看着那位素不相识的金陵老人的背影,我似乎听到她的叹息之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我,好不容易忙里偷闲,她才找到个无人之处歇一歇。我打消了走到正面仔细打量她的念头,默默地对自己说:回沪后和孩子聊聊我的外婆,说说我的遗憾吧。
         ⑮去年我和我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分享了这张照片,交流了各自的感悟
         ⑯今年10月20日,我在微博里写道:重阳节,记得回家问候长辈!
         ⑰外婆从来不曾要求子孙回报什么,我也无从回报什么,今天就让我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以及我心中的愧疚,希望这样的爱的不等式,越少越好。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真实感

吴念真

    阿婆一辈子住在渔村,三十五岁那年先生就翻船死了,七个小孩最大的才十七岁,她说她是以“我负责养小的,大的孩子自己养自己”的方式把所有小孩拉拔大。

    四男三女七个小孩后来都很成材,也许从小习惯彼此相互扶持,所以兄弟姊妹之间的情感始终浓郁。

    他们唯一遗憾的是,阿婆一直坚持住在渔村的老房子里,怎么说都不愿意搬到城市和孩子们一起住。她的说法是:“一年十二个月,七个小孩不好分,哪里多住哪里少住,他们都会说我大小心……而且一个人住,我自由,他们也自由。”

    她说得固然有道理,但孩子们毕竟放不下心,所以在她七十岁那年帮她找了一个外籍看护,并且把老房子翻修了一下,甚至还设计了无障碍空间,为她往后万一行动不方便的时候预做准备。

    七十大寿那天,阿婆甚至还拿到一个这辈子从没拿过的大红包,三百五十万元的支票一张——七个孩子各出五十万元。阿婆当然拒绝,不过,老大代表所有兄弟姊妹发言,说这笔钱是要给她当“奖学金”用的,说内孙外孙都在念书,要阿婆每年分两次依照他们的成绩单给奖金,这样孙子们就会更努力读书;如果有人要出国留学的话,阿婆也可以拿这笔钱出来“帮他们买飞机票”。

    这理由阿婆觉得可以接受,所以就收了。第二天老大特地带阿婆去银行开户,听说她还跟银行经理说:“这是我孙子们读书要用的,你要替我照顾好。”

    三个月后的某一天,阿婆没让看护跟,自己一个人进了银行,说要把钱全部领出来。银行员的第一个反应是:是诈骗集团找到阿婆了!所以很迂回地问阿婆要领钱的理由,问了老半天,最后连经理都出面了,阿婆还是什么都不说,一直强调是她自己要领的,没有人指使她,最后还有点生气地说诈骗集团的事情她知道,电视天天播。

    “你们不要以为全台湾的老人家都那么好骗!”

    经理没办法,只好打电话给老大,要他问阿婆提款的理由。刚开始阿婆还是不愿意说,甚至还赌气地戗老大:“你们不是说这些钱是给我的?我自己的钱要怎么处理,难道还要经过你们同意哦?”

    纠缠将近半小时之后,阿婆终于恼羞成怒似的跟电话那头的儿子说:“我这世人从没看过三百五十万到底生做什么样,我只是想领出来看一看不行哦?”

    阿婆这一说所有人都愣在那儿,不过刹那间仿佛也全都懂了!经理当下就跟阿婆说:“阿婆,你要看你的钱交代一声就好了,何必让大家这样讲到有嘴没涎!”

    没想到阿婆却忽然像小女孩一样,低着头、捏着手里的小手帕,害羞地说:“没啦,我是怕你们以为我对你们不信任。”

    经理说:“哪会啊?钱是你寄放在我们这里的,看看在不在是你的权利啊!”

于是经理叫人把三百五十万元现钞拿进小办公室让阿婆看,根据经理之后打电话跟老大的描述是:阿婆摸了又摸,还问他们说:“这确定是我的哦?啊!你们怎么认得?”经理说他还骗她说:“我们把它放在有你名字的柜子里啊!”

    他说阿婆还自言自语地说:“以前要是有这些钱的话,日子也不用过得那么艰苦……现在日子已经好过了,这些钱……,反而没用路!”

    话虽这么说,之后每隔一段时间,阿婆还是会独自走进银行,找个行员小声地说:“歹势,我来那个那个……”

    其实,阿婆不用说,所有人也都知道她来做什么。     

——《青年文摘》2012年第7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月光手帕

韦延丽

       秋夜的风一阵又一阵地袭击着阿斌单薄的身体,阿斌不由打个冷战,他借着月光顺着山沟吃力地穿过一条泥泞的土路,路的尽头,一棵高大的榕树下,趴着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

       阿斌在屋前站定,喘一口气,正了正身子,轻轻叩响锈迹斑斑的门环。

       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小脑袋探出门外。

       “你找谁?”男孩儿警惕地盯着他问。

       “我路过这里,迷路了。”阿斌专注地看着男孩儿,“能给我一碗水喝吗?”

       小脑袋又重缩回屋内,阿斌在门前的石堆上坐下。

       男孩儿端来了水,水随着男孩儿的脚步在粗瓷碗里晃动,溢满了一碗月光。

       阿斌起身接过碗,一仰脖子,粗瓷碗里的水就失去了光亮。阿斌满足地咂了咂嘴巴,问男孩儿:“只有你一个人在家吗?你爹娘呢?”

       “娘帮人卖夜宵去了,爹去了天堂。”“爹﹣﹣你爹怎么会在天堂?”

       我娘说:“我哥和人打了架后不敢回家,爹到处找他,路上出了车祸,上了天堂。”

       一阵风吹来,阿斌揉了揉眼睛。

       “你怎么啦?”“我、我……沙子进了眼睛。你们怎么不在村里住?”

       “我娘说,以前我们是住在村里的。哥和人打架后,原本要好的两家人成了仇人,被打的那家人天天来逼爹娘交出我哥,赔偿医药费。爹死后,娘只得将村里的房子卖掉抵了赔偿款,于是我们就搬来这儿住了。娘说,住在这儿也好,免得村里人老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娘会生不会养,养了个罪犯。娘还说,让我好好读书,爱读书的孩子不会打架。”

       “你哥打的人,关娘什么事?”“当然有关系啦,他是爹娘的儿子呀!”男孩儿不满地说,“娘说哥的罪,顶多坐三年牢,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出来了……可是他跑了,他怕坐牢。他不要爹娘,不要我了,呜呜……”

       阿斌蹲下搂过男孩儿,想安慰他,男孩儿却机警地跳开①,说:“我不认识你!”

       阿斌尴尬地收回手,停了停又问:“你还记得你哥吗?”“不记得,我哥出事时我才两岁多。娘说,小时候我哥常背我呢,他可喜欢我了。”

       “你哥犯了错,你和你娘还会想他吗?”“想,当然想啦!我娘说,我哥那是一时糊涂,那时不懂事,他要是知道错了,改正了,一定是个好孩子呢!唉,他要是能回来就好了,我就不用天天晚上担惊受怕了。”

       “担惊受怕?晚上都是你一个人在家吗?”“是的,娘虽然卖了村里的房子,但人家的钱还没赔清,娘答应每年赔人家一万。为了赔人家钱,娘白天做农活,晚上帮人卖夜宵。娘说,明年就可以赔完,那时她就可以陪我了。不过我不怕,爹在天上保护我呢!”

       阿斌心里一痛,他剧烈地咳嗽起来。他急忙用手捂着嘴,快步走到石堆旁的树下,借着树阴抹去眼角的泪。月光透过树隙,斑驳地洒在阿斌身上。

       “你踩到月光手帕了!②”男孩儿惊叫起来。

       阿斌急忙后退几步,左看右看。

       “月光手帕?”“就在那儿。”男孩儿指着树阴说。

       顺着男孩儿手指的方向,阿斌看到了黑漆漆的地上铺满了一片又一片巴掌大的手帕,那是月光穿透树隙洒下来的。

       “是那儿吗?”阿斌问。

       “是的,就是那些手帕。娘说,一个人,只要心里无愧,心里装着美,就能看见这美丽的月光手帕。娘还说,娘要等,等到我哥看到月光手帕的那一天。”

       阿斌再也忍不住,他双腿一软,跪在了手帕前,任大滴大滴的泪珠滚落,掉在地上的手帕里,为爹娘,为那个被他打伤的小伙伴,更为自己。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哽咽着,塞给男孩儿说:“从此以后,你和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我三年。”

       照片上,有阿斌、男孩儿,还有满脸慈祥的爹娘。

       阿斌毅然踏上山路,走进月光中,满地的“手帕”忽地抱成团儿,包裹着阿斌向前走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1期,有改动)

阅读孔明珠的《婆婆八十》,回答小题。

    婆婆说她自己是苦命人,幼时被父母送给姑母,年少时出嫁,嫁得也不好,靠劳动带大四个儿女,接下来是中年守寡,老年失女,如今一身病痛,孤苦伶仃。

    婆婆说话很生动,像写作的人一样,喜欢夸张,幽默,时而小刻薄。我喜欢听她唠叨过去,不像小姑子老是打断她揭发她“瞎讲有啥讲头”,婆婆年轻的时候一手好厨艺,老来退步很大,可是我也吃她的东西,不像我老公,拔腿就逃。婆婆说和我蛮轧得拢。

    婆婆性格倔犟,万事相信自己。过年过节我接她来家住,才住了三天,我就累得要瘫倒,不光是体力上,她开窗我关窗,她关灯我开灯,主要是心理上太累了,婆婆客气过头,媳妇搭不准脉搏,永远不明白哪句话说错了,哪个动作惹事儿了。

    那就各自在家,打打电话好了。谁知道,隔着电话线,婆婆的气场也是了得。婆婆中年到老年一共做过三台手术,身上缺了很多零件,每去电话,我便紧着头皮听她从头到脚抱怨全身病痛,抱怨应该对她好然而“不敬不孝”的女儿,老太太一五一十,喉咙越来越响,我脸上表情却慢慢放松,心渐渐放下。

    人的寿命有家族遗传,我的父系都不长,叔叔五十八岁中风去世,父亲六十八,只有姑妈迈过七十那道坎。我的母系稍稍好点,外婆七十二,母亲七十六都离开了人世。前不久当我听到说上海的老人平均寿命超过了八十二,大惊失色,就像听到全市人民平均工资的数字时。

    婆婆今年八十了,按我的悲寿观,她已经赚了,当然我决不会说出口,咬着牙,坚决不附和她口口声声就要去“铁板新村”那样的假话。婆婆独居,靠自己往返医院,配药吊针,常常在医生的鼓动下,一轮轮地化验摄片,把买菜的钱扔在医院里。她听电台饮食和营养节目,科学打理三餐。为她请好钟点工,一眨眼就被她解雇。可是两个星期前,婆婆因为便血到医院做肠镜,在直肠上发现了东西,要做第四次大手术了。前三次按序是,子宫肌瘤、肾病和胆结石。

    与15年前肾病开刀时一样,我们对婆婆病情保密,只说是直肠息肉,让她搬进单人房享受老干部待遇,目的也是与喜欢闲聊的病友隔离。开刀前,婆婆满以为住一个星期就可以痊愈回家,仍旧拖地板洗衣服,蒸一碗小黄鱼吃吃。不料这是一台大刀,手术后婆婆被关进重症监护室四天。下午只有一刻钟探视,那天我一进去,婆婆就拉住我大骂,不该告诉我们便血,这点小事被搞那么大,后悔莫及。我心疼得摸着婆婆的额头,夸她与小护士关系搞得那么好,答应要替她写表扬信。

    婆婆一天天好起来了,她真是个明白人,再也没有多问过什么。她很坚强,希望早日拔掉所有的管子,她上进心那么强,懂得预防肠粘连,预防尿不畅,她勉力下床走动,关切自己输的什么液,吃的什么药,小护士拿药来,婆婆询问是“格力其达(音)”?医生查房,婆婆的火眼金睛之下,也只得讪讪退下。八旬老人脑子刹刹清,大家都叹服不已。

    婆婆住的医院离我家很远,我每天下午去接小姑子的班,骑车到830车站,再坐9站过去。那一天出门之前我在网上看见了胶州路高层的大火,那是我每天路过的街角。果然,车子久久不来,半个小时后我跳上车,司机和全车乘客都沉着脸,车子绕道,我还是看见了燃烧中的大楼,窗洞中明火灼灼,我无奈、压抑、愤怒,深感性命之渺小,世事之难料。

    8点过后,婆婆睡着了,我关照护工几句,坐上830回家,手捧着龙应台的《目送》。一路上,街景依旧,霓虹闪烁,车厢里空荡荡的,又要路过胶州路余姚路高层公寓火灾现场了,我的心紧揪着。

    龙应台和我差不多年龄,读她的感叹“曾经相信……后来知道……”同感太多,孩子大了,我们都老了。《目送》中有很多篇幅是陪伴她妈妈的故事,从她的描述我知道她母亲患的是老年痴呆症,但是龙应台一句也没提那个名词。“龙旋风”在亲情面前,变得那样轻柔缠绵,那样茫然与惆怅。我父母去世很多年了,公公也早已不在,婆婆这株“独苗”好像我的精神支柱,朋友们抱怨父母的病痛,我会觉得她们仿佛在炫耀,连忙抬出婆婆,还是有得说。

    明天,后天我都还要去看婆婆,去坐在她床边,读几段报上的新闻,数落几句老公和孩子,再听听她的妙语,笑着认输。(选自新浪博客《明珠JJ的博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