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语文招生训练卷分块训练卷(四)八年级(下)

阅读下面三篇短文,回答问题。

【甲】归牧

缪崇群

    一个八九岁大的女孩子,拉着一个小火车头——这是我给水牛起的名字,因为它的身体比一般黄牛要庞大,在田间并不显得,等它走上了小路,对面遇见,就觉得它格外大,格外重,格外笨,真的像一个小火车头了。

    水牛的鼻子里还发出气咻咻的声响,同火车头停下来的那个情景,可算毫无二致。

    那么小的小姑娘,那么美好的,脸圆圆的小姑娘,她的个子,她的模样,她的服装,和这个水牛比照起来,一个在前头,一个在后面,谁说不像拉着一个小火车头呢?

    那头水牛,走走歇歇,好像意犹未尽;孩子背转过来退着步子走,仿佛听它的便,很有耐性似的。虽然我晓得这个孩子念家的心切,牛却不慌不忙地,并不随随便便就让这个小主人牵了回去。

    我看见这个小女孩的腕上,有一只还套着一个人造象牙的小手镯。

    她们先走在我的前面,不久就落在我的后边了

    我再回头,她们已经落在苍茫的暮色里

    她们不比那热带地方的朝廷,坐在象背的锦鞍上,华丽伞盖底下的王孙公主们更高贵些,更令人羡慕吗?

【注】①选自《石屏随笔》,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缪崇群(1907—1948),我国现代作家。

【乙】患肺痨病的小女孩

希梅内斯

    白石灰墙的冷清病房中央,她直挺挺地坐在孤独的椅子上,面色苍白无神,像株枯萎的香甘松。医生要她下乡晒点三月的阳光,不过可怜的孩子身体太弱了。

    “就快走到桥边的时候,”她告诉我,“你知道吗,老伯伯,我就透不过气来。”

    她微弱、断续的童音疲倦地弱去,就像夏天的微风时而欲吹又止。

    我让她骑着普儿出来透透气。一路上,削瘦垂死的脸庞笑得多开心,满是黑眼珠、白牙齿。

    妇人都跑到门口看我们走过。普儿放慢脚步,仿佛知道背上驮的是朵脆弱的玻璃百合。兴奋和喜悦改变了小女孩的容貌,配上一身纯白的衣裳,看起来就像路过小镇赶往南方的天使。

【注】①选自《小毛驴与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林为正译。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著名诗人。②普儿:小毛驴的昵称。

【丙】玩具

泰戈尔

    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着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微笑着看你在那里耍弄那根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正忙着算账,一小时一小时在那里加叠数字。

    也许你在看我,心想:“这种好没趣的游戏,竞把你一早上的好时间浪费掉了!”

    孩子,我忘了聚精会神玩耍树枝与泥饼的方法了。

    我寻求贵重的玩具,收集金块与银块。

    你呢,无论找到什么便去做你的快乐的游戏。我呢,去P把我的时间与力气都浪费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东西上。

    我在我的脆薄的独木船里挣扎着,要航过欲望之海,竟忘了我也是在那里做游戏了。

【注】①选自《飞鸟集·新月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郑振铎译,泰戈尔(1861—1941),印度文学家。

(1)、上面三篇短文分别描绘了孩子富有童趣的几面,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
(2)、“慢慢走,欣赏啊!”品读【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她们先走在我的前面,不久就落在我的后边了。

我再回头,她们已经落在苍茫的暮色里。(【甲】文两次写到“我”看到她们“落”在后面,有何用意?)

②普儿放慢脚步,仿佛知道背上驮的是朵脆弱的玻璃百合。(【乙】文中这个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3)、《玩具》中画线的句子从孩子的角度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三篇短文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使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请选择其中一篇,找出文中运用对比之处,并加以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中国不亡,有我!  

齐邦媛

抗战爆发后,整整一年间,我家随着流亡学生颠沛流离半个中国,从南京来到重庆。一九三八年十一月的一个早晨,爸爸送我去沙坪坝的南开中学上学。在这里六年,我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心智发展,奠立了一生积极向上的性格。

日本人占领东北后,又向华北伸出侵略的魔爪。数年间,天津的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通过游行呼吁自强,号召爱国抗日。校长张伯苓先生深知局势危急,战争只是早晚的问题,因此早在一九三六年即到重庆觅地建立南开中学分校,由沙坪坝乡绅捐地,各界捐款盖校舍,第一年即招收了一百六十名学生。卢沟桥开战后,南开是第一所被日本人炸毁的学校,也是第一所在后方以长期抗战为信念重建的学校。南开中学在抗战最困难的八年中,教育了数万青年,每个人几乎都是张伯苓精神的延长。

张校长创业立世全靠坚强的爱国精神,他就是校歌里“巍巍我南开精神”的化身。在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他长得很高,有一百八十几公分,体型又大又壮,不胖,肩膀很宽,长年穿着长袍,戴一副有颜色的眼镜,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高大壮硕的他挺胸阔步地在校园行走。不论前线战报如何令人沮丧,日机轰炸多么猛烈,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都坚信中国不会亡。

在校六年,听他在周会讲过多次的故事也成为我终生的记忆。

张校长幼年时跟随浪迹各地私塾教学的父亲读书。十三岁时,考取官费的北洋水师学堂,他听得懂启蒙思想家创校的理想:当年清廷维新派的严复、伍光建等人和一些自英国留学归国的年轻军官,引进西方思想与新知,希望建立强大的现代海军,奋发图强,为国雪耻。一八九四年,他由水师学堂毕业时,正逢中日甲午之战,北洋海军几乎全军覆没。一年后,他被派到“通济轮”上见习,竟目睹了甲午战场威海卫由战胜国日本移交给英国人占领的场面。他在自己国家的领海上眼睁睁地看着国帜三易,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改悬英国旗。

这样的羞耻使他深受刺激,更因为看到怠惰无知的一般民众,既无纪律和敬业精神也不知国难当头,故思索唯一能振作民心的只有教育。他毅然决然离开海军,一心办教育,一九○八年,创建了天津南开中学,誓为教育中国的子弟献身。

更令人意外的是,一九一七年他已四十一岁,竟克服种种困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研究西方教育理念。回国后,他创设了南开大学。抗战之初,日本人恨他发起爱国活动,炸毁了南开。之后,南开与北大、清华合为西南联大,在昆明设校,成为抗战期间最好的大学。

自他从事教育到一九五一年逝世为止,张校长一直用强烈的激情到处演讲,鼓励“中国不亡,有我!”的志气,宣扬教育救国的理想,他足足说了半个世纪!为了庆贺他七十岁之成就,胡适和十一位美国学者合撰《另有表现的中国》一书,书名意指借由南开精神看到在政治军事动乱不宁的年代,尚有另一个中国在日益进步,充满了高瞻远瞩的理想。

张校长高大的身影永远留在学生心里。在沙坪坝那些年,他住在校内宿舍,每天早上拄杖出来散步巡视,看到路旁读书的学生就过来拍一拍肩、摸一摸头,问衣服够不够,吃得饱不饱。南开的学生都必须住校,在他想,这些孩子都是父母托给他的,必须好好照顾。他那时不知道,他奋斗的心血都没有白费。他说的话,我们散居世界各地的数万学生都深深记得,在各自的领域传他的薪火,永恒不灭。  (节选自《巨流河》,略有删改)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

话说快与慢

江曾培

       ①近些年来,随着时代发展的加速,“快”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以“生活节奏快”为特征的行当,诸 如“快餐”“快递”“快照”“快洗”“快车”等应运而兴。即使在人的感 情生活中,“闪婚”“闪恋”也成了一时的风景。快,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有句话:“一天等于 二十年 ”。当下信息社会“一天”的发展,远 远超过农业 社会乃至工业社会“二十年”的发展。一切的一切,都在加速提速。面对激烈的竞争,人们确实要有“只争朝夕 ”的精神,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②不过,要快,却不能把快绝对化,不能抹杀慢。快与慢是对立的统一,都受着条件的制约,应按照张弛有序的规律,该快则快, 该慢则慢。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 快,得到的却是苦果子。当年的“大跃进”,“跃”得全国人民没有饭吃,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时下用催生剂催长的速成水果与鸡鱼鸭肉,成长期是快了,但却变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快, 带给它们的不是进化,而是退化。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也是得不偿失,后患无穷。我国早有“欲速则不达”和不可“拔苗助长”一类的古训。苏轼就王安石变法讲过一个很好的意见:应像白昼渐渐变成黑夜,不能从严冬一 下进入酷暑。

       ③就人的幸福感来说,生活也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倘若人一直处在快节奏中,没有空暇,没有悠闲,没有“采菊东篱下”和“闲庭信步”的悠悠情致,那么,生命就会失去平衡,人生的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闪婚”“闪恋”快则快矣,然而,也就尝不到婚恋过程的美妙情趣,并且会导致“闪离”的恶果。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许多驾车人视而不见,急驶而过,管理者特意在路上插上一 个劝告牌:“慢慢走,欣赏呵!”朱光潜在谈到人生的情趣时,特举此例,说人生艺术化,就得“慢慢走,欣赏 呵!”

       ④针对近些年来一味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人又怀念起慢来。“慢餐”“慢游”“慢照”一 类的活动渐次多了起来。国际上有了“慢餐协会”,他们声称,慢餐不只是细嚼慢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上的慢,“以慢餐引导被物欲横流的大潮裹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这与我读到一篇憧憬“慢生活”的文章所述是一致的:“慢是一种心态,是去体验和体会生活,而不只是经历和经过生活”。

       ⑤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慢也有价值。快节奏的霹雳舞与慢节奏的太极拳,各有各的作用。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 代,要让快慢正确地结合起来,使人的生活仍然保持应有的从容、放松和宁静,充满幸福感。

阅读奥里森·马尔腾的《尽善尽美》,完成下面小题。

尽善尽美

﹝美﹞奥里森·马尔腾

    ①最近,我在某机关中看到悬示的格言,很有感触。那格言是:“我在此一切都求尽善尽美。”“尽善尽美”,这真值得做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格言!假使每个人都能践行这格言,而决意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尽至善之努力,以求至美之结果,人类幸福,真不知要增进多少啊!

    ②人类的历史,就充满了因苟且与不小心而造成的种种悲剧。不久以前,奥斯丁有一个镇完全被淹没,损失了许多生命,就是堤岸的工程建筑者苟且而不忠实,不能履行原定计划造成的。工作不谨慎,不认真,处处可以造成悲惨的结局。假使人们工作时都能尽心尽力,求其彻底,则人们的枉死数目便可能大大减少。

    ③做事苟且贪懒,这种习惯一朝养成,还会使人的品格大受影响。他将在一切事上不忠实起来。凡是轻视自己工作的人,就是轻视自己品格的人。在你的手中,每做出一件苟且而劣等的工作,都足以损害你的效率、你的办事能力、你的人格。苟且而劣等的工作,对于你的自尊心与最高理想,是一种侮辱。它是足以拖陷着你不得向上的仇敌。

    ④事无大小,每做一事,总要竭尽心力,求其完美,这是成功者的一种标记。凡是事业有成的青年,都是那些做事不肯安于“尚可”或“近似”,而是必求尽善尽美的青年。为人类创立新标准、新理想,而高举着进步之旗帜的,也就是这一类人!

    ⑤在日常职务上,忠实地执行那些寻常的、微小的工作,能使我们渐渐地走上高等地位。然而多数年轻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念念不忘的是找到高的位置、大的机会,以使自己有“用武”之地。他们会对自己说:“我现在做这些枯燥机械的工作,在这些平凡渺小的职位上,有什么意义呢?”但是事业有成的青年,却能在简单的职务中、卑微的位置上,看出并创造不寻常的机遇来。在做事时,只要你能比一般人做得更好,更敏捷,更精确,更可靠,更为花样翻新、随机应变些,你自然能引起上级的注意,而使你步步上升了。

    ⑥凡成大事者,必具有一种“彻底”的精神。他们做事常常不惮精详、秋毫必察。英国作家狄更斯非至预备充分时,不在公众前读他的作品。在未曾当众宣读以前,他要每天把那篇选定的文字诵习一遍,这样的诵习要经过六个月之久。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写作时,常常反复思索,不断修改,有时花费一星期的功夫,只写成一页稿纸。假使我们做事,都有尽善尽美的习惯,则我们的生命,一定能变得更为完满快乐;而天下拥有快乐生活的人,将大大超过只拥有残缺生活的人了。

    ⑦达到最高处!攀登最高峰!从事任何事业,做任何工作,我们都应抱这样的态度。

(林语堂译,有删改)

阅读

杭州亚运让办赛更智能

顾春、窦皓从场馆运营维护到服务保障,再到观赛体验持续提升……“智能亚运”办赛理念深入杭州亚运会赛事筹备的方方面面,浙江利用多样科技手段提升杭州亚运会的智能化水平,努力呈现精彩赛会。

走进位于杭州滨江区的亚运数智管理中心,映入眼帘的是整个奥体中心滨江区块的物理空间——从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到网球馆“小莲花”,从建筑主体及其配套设施到场馆内的控台仪表,所有设备通过数字孪生技术3D建模,清晰可见。

聚合的作用日益凸显:场馆的能耗、实时状况、人流量、车流量……现实中的数据和信息,可以通过系统实时感知,并对异常设备及突发事件精准定位,让园区运营维护人员实现全方位管理。

设施之外,场馆的智慧运营维护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在杭州桐庐的亚运马术中心,“亚运马术智能化系统”又被称为马匹的“智能管家”。 “我们建立了全方位的马匹数字档案,对马匹健康状况、检疫采样、马厩区域除害处理情况、饲料饲草库存和用量等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为马匹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持。”桐庐马术中心运行团队信息技术主任吴某说。马术比赛对天气要求较高,智慧场馆管理系统还接入了气象监测数据,通过设置在场馆一角的气象站,实时监测赛场周边的天气、温度、湿度、气压、雨量、风向风速和能见度等,为赛事运行提供保障支撑。

运营维护的智慧还体现在细节里。作为亚运会足球小组赛的举办场馆之一,温州体育中心体育场里,柔软的草坪长势正好。这得益于草坪下方安装的 18 个传感器,它们可以对草坪根部的温度、湿度、酸碱度和氮磷钾含量乃至草坪表面的光照强度等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实现对草坪的科学养护。德清体育中心体育馆构建了包含智慧环境、智慧安防等模块的智慧场馆系统,实现对场馆综合化管理:临安体育文化会展中心建立材料数据库,小到水龙头,大到钢管架,都可以通过二维码追踪物料使用信息,实现质量管控;在杭州棋院(智力大厦),场馆内的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可以对照明进行集中管理和远程操控,根据人流量和室外光线情况自动调节……

“您需要场馆导览吗?”步入杭州拱墅区的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迎面遇见“笨小宝”。这个智能机器人可以为观众提供场馆导览、赛事讲解、问题解答等服务,还能在没有导览任务时开启自动巡逻功能。场馆里还有很多它的“小伙伴”。不远处,智能警巡机器人“笨小逻”也在紧张工作。它外形像一台巡逻车,可以完成全场景固定路线自动定时的例行巡逻。遇上突发状况,还会第一时间拍照上传,反馈给后台工作人员。此外,场馆里还设有智能净化和智能配送机器人,完成场馆空气净化、物件递送等任务。亚运场馆中,智能服务的机器人随处可见,更为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同样为亚运提供保障。“发现有人员违规进入后厨,请及时处理! ”在杭州亚运村运动员村厨房的人员出入口,智能探头拍摄到的区域中,如果有未经人脸识别注册的人员出现,这样的警报声就会响起。同时,该责任区的监管干部和责任人也会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提示,方便及时处理。这是杭州亚运村“智能阳光厨房”硬件配套设施的诸多功能之一。不仅如此,如果后厨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或是出现玩手机、未戴工帽等违规行为,系统实时抓拍获取的信息也会迅速反馈给相关责任人。在冰箱、消毒柜、凉菜间等处,一个个小巧的物联感应装置,可以测量特定位置的温度和湿度等信息,并将它们实时记录下来,供相关人员对厨房信息进行监测。

在宁波象山的沙滩排球中心,供电公司正在进行一场演练,沙滩排球中心 10千伏供电线路发生故障,“聪明大脑”配电网全自动馈线自动化系统立即响应,在迅速查找到故障点的同时,通过加密通道向线路上的智能开关发送开合指令,完成故障隔离、备用线路送电等操作,瞬间就恢复了线路供电。

没有驾驶室,也没有方向盘,造型酷似太空舱,还搭载着雷达和视觉相机……在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的外部道路上,一辆装饰着亚运元素图案的自动驾驶巴士正在接驳往来的观众。“小宇,将空调温度调到26摄氏度。”如果觉得车内温度过低或过高,乘客还可以呼唤隐藏在智能屏中的机器人“小宇”,只需简单的语音指令,就能对车内的灯光、温度等进行调节。

在浙江省内首条自动驾驶亚运公交线路上,这辆巴士搭载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整车身附近的覆盖扫描,从而完成车道保持、超级巡航、自动避障等工作。亚运会期间,自动驾驶巴士将为周围居民和观赛观众提供棒垒球场馆及地铁站的接驳服务。

车辆运用AI人工智能和5G网络,配合多传感器系统协同,实现云监控、云智能、云安全、运营,可智能化应对车辆并线、超车等各类城市复杂交通场景。绍兴市未来社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沈某说。

到了体育场,该如何轻松找到自己的座位呢? 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打开支付宝“智能亚运一站通”里的AR导航,通过手机摄像头,观众就可以在手机屏幕直接模拟出行进路线指示,做到室内外、跨楼层无缝切换。

不仅如此,从寻车到找厕所乃至搜寻急救点,AR 导航都能解决。作为杭州亚组委推出的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史上首个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票务”等方面的需求,打通各类亚运场景,集成各类城市服务,为观众提供从购票、出行观赛到住宿、用餐和旅游等一站式服务。

现代文阅读。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节选)

马丽华

①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②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腰椎也错了位。

③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海拔已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

④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面上推。

⑤“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⑥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⑦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⑧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滩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⑨见我再也没力气返回了,杰巴他们开着车过来,接我过这一段冰河。

⑩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选自《藏北游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