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检测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客家民居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shù  shǔ)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chéng  shèng)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3至6层楼,一百至两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雄伟壮观。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蚀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huá  huà)一。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chǔ  chù)、勤俭持家的愿望。,

    客家人那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1)、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shù  shǔ)以千计     繁(chéng  shèng)

整齐(huá  huà)一     相(chǔ  chù)

(2)、文中运用到多种说明方法,请你摘抄出句子并写出说明方法,再写出作者运用这种说叫方法写出了民居的什么特点。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

虎鲸

虎鲸属于齿鲸类,是鲸类中较小的一种。它最长不过10米,体重7-8吨。雌的略小一些,有6米-8米。游泳时,雄鲸高达1.8米的背鳍突出于水面上,颇像一种古代武器——“戟”。虎鲸因此而另有“逆戟鲸”的别名。

虎鲸的口很大,上、下颌各有二十几枚10厘米-13厘米长的锐利牙齿,大嘴一张,尖齿毕露,显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虎鲸身体强壮,行动敏捷。凭着它每小时55公里、在追捕猎物时还可加快一倍的游泳速度,不管海洋中什么动物,只要被它发现就难逃虎口,小到鱼虾海鸟,大到鲨鱼海象,甚至大型鲸类都是它经常捕食的对象。它的胃口之大令人惊骇,有人曾在一头长7米的虎鲸胃里发现13只海豚、14只海豹;还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头只海狗崽子。据推测,虎鲸每天的摄食量至少要占其体重的4%,就是说,一只8吨重的虎鲸每天要吃0.32吨重的食物。

    奇妙的是如此凶残的虎鲸竟是鲸类王国中的“语言大师”。研究发明,虎鲸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而且不同声音具有不同的含义。生活在不同海区里的虎鲸,甚至不同的虎鲸群,它们使用的语言单调有程度不同的差异,类似人类的方言,所以研究人员称它为“虎鲸方言”。有时候,某一海区出现大量的鱼群,虎鲸群从四面八方赶来觅食。它们叫声却互不相同。研究人员推测,虎鲸之间可以通过“语言”交谈,至于它们是怎样听懂对方的“方言”的,是否也像人类一样配有翻译,至今还是个不解之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风滚草的坚持

    每当秋季来临时,非洲大草原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草球在滚动,这便是被人们称为草原“流浪汉”的风滚草。那么,这些草原上的“流浪汉”为什么要到处滚动呢?植物学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这些“旅行家”是借助滚动来传播种子。风滚草果实开口的地方长着密密的茸毛,种子不可能一下子都撒播出去,只有在滚动中受到震动,才能掉出几粒来。那么,它们是怎么实现滚动的呢?原来,每到秋天时,它的枝条便向内卷曲,使整个植物体变为球形,茎的基部在靠近地面处也变得很脆弱,经大风一吹或被动物一碰,靠近地面的茎便被折断,植物体脱离根部而随风在草原上滚动。

    一位植物学家对此很感兴趣,他想试一下,如果风滚草不能实现滚动,能否有办法传播种子呢?他做了一个实验。他用套管把风滚草枝条束缚住,不让它弯曲,然后观察它的变化。不久,它便发现一个现象:风滚草枝条因为不能弯曲,便努力向外生长,当超出套管的束缚时,它便开始弯曲,科学家又拿套管继续束缚枝条,枝条便继续向外生长……就这样,风滚草坚持超越束缚,时刻准备弯曲。更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测试,风滚草脆弱的地方已不在茎的基部,而是在每一截套管的顶端,科学家断定,这是风滚草为了支撑枝条持续生长,又要时刻准备折断所做的自我调整……

    为实现自己的目标,风滚草努力超越束缚,时刻准备折断。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有多少人能一直坚持改变自己、超越自我呢?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霉菌的功与过

    ①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是梅雨季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说:“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霉也。”北京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也会进入“三伏炎蒸,汗流如雨”的“桑拿天”。这些日子闷热、潮湿,气压变低,为霉菌滋生创造了条件。

    ②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常见的有曲霉、根霉、毛霉和青霉等。

    ③人们透过显微镜对霉菌繁衍的过程了解得十分清楚。开始长出的白绒毛是霉菌的菌丝体,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3—10微米,它用来分解食物,吸收营养。随着菌丝的蔓延,颜色逐渐加深,有黑、绿、灰、棕和土黄色的粉末状细粒出现,这就是传宗接代的孢子。这些孢子有的像绒毯,有的像棉絮,还有的像蜘蛛网。多达几千亿的孢子成熟后,随处散播,当它们到了潮湿、阴暗、温暖、有氧气的环境里,只需要很少的养分就可以再繁殖出新的霉菌。

    ④霉菌是最早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一类微生物。古人们从黄曲霉中提取黄色液体,为皇家染制黄色衣服。腐乳,我国传统发酵食品之一,其生产工艺早在公元五世纪的魏书上就有记载,其中在豆腐上接种蛋白酶活力很强的根霉或毛霉是一道重要的工序。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后来,他与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进一步研究制取,终于为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1945年.他们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⑤虽然霉菌对人类的贡献无法磨灭,但是它的危害也有目共睹。

    ⑥科学家证实,目前地球上被人类认知的霉菌病毒大约有64200种。仅从一般建筑物中,能检测出并被认定的霉菌病毒就有57种。它们繁衍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外墙长期受到阳光照射和雨水的侵入,室内墙壁又被化工装饰材料乳胶漆、壁纸等密封起来,这就导致了墙体内过多的湿气难以释放,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最佳条件。霉菌病毒有可能会影响居住者的健康。

    ⑦霉菌对于动物的危害也是致命的。1960年,在英格兰一个养殖场里,十万多只火鸡突然倒地,不几天就全部死光了。经过一年的仔细调查,发现罪魁祸首竟是火鸡饲料中掺杂着的发霉的花生粉。研究人员从发霉的花生粉中找到了具有强致癌性的毒性物质黄曲霉毒素。

课外选文阅读考查。

昆虫记(节选)

[法]法布尔

①看起来,螳螂精心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当小蝗虫看到螳螂这副奇怪的样子之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善于蹦来跳去的小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小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儿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名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②当那个可怜的小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小蝗虫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批注:____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