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郴州市2019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图1 康熙四年江南省政区图 图2 乾隆二十六年江苏省、安徽省政区图
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②主要原因是某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
③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④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
材料:关于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主流的原因中外专家多有论及。近代学者梁启超认为“中国地形,平原磅礴,扼塞交通,其势自趋于统一。故自秦以后,二千余年,中间惟三国南北朝三百年间稍为分裂,自余则皆四海一家。即偶有割据,亦不旋踵而合并也”。美国学者费正清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的一体化现象发出感慨,并指出,“中国的地理因素实际上并不利于中央集权,更多的是制度的力量。”现代学者田余庆认为,“秦汉统一帝国,这样一个帝国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军事﹣﹣政治帝国(古希腊帝国、古罗马帝国、拿破仑帝国),因为他们所建立的大帝国没有像中国出现秦汉大帝国之前那么一种几百年来历史的铺垫,没有这样一种坚牢的基础。”
根据材料提取任意一个观点并对其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 明朝吸收元代教训并结合宋朝地方治理经验,在地方实行军政、民政双轨体制,内地建立以布政使司为代表的民政体系;边疆、战略要地设立以卫所、都司为代表的的军政体系,确保了边疆稳定;同时在西南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册封西藏宗教领袖。明中叶后,鉴于南北形势变化,中央政府委派高级文官以“兵部尚书”等名义充任地方总督,主管一省或多省军政;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身份担任一省巡抚,主管民政。通过这些措施,明朝巩固了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基本肃清东南沿海倭寇;东北的蒙古、女真也一度被限制在山海关以外。万历年间还成功抵御了日本对朝鲜的侵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据顾诚《隐匿的疆土:卫所制度与明帝国》等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明朝制度“因势而变”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论述。据此,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至少两个具体制度,提出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史实准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明朝除外)
材料:《坤舆图》为两半球世界地图,内容详细,图幅巨大,现存于瑞士,馆方推测其绘于1750~1800年,而中国学者推测该图应是康熙年间作品。通过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两幅堪舆图对比,瑞士藏《坤舆图》总体上承袭耶稣会卫匡国在1655年出版的《中国新图志》,且未出现1708~1716年绘制的《皇舆全览图》中添绘的库页岛及数条山脉(故推测该图是瑞士藏图的改绘本)。《坤舆图》用连贯线条展现了清代中国陆上“疆域”,走向一致,南北回归线间绘斜直条带,标二十四节气名,用不同颜色勾勒各大洲岸线、界线、水系。此做法常见于同时代西文图,清直省、琉球及朝鲜西南岸线用黄色,不同于亚洲其余地区的绿色,并有少量地理大发现时代的重要航路,这与传教士南怀仁所制地球仪诸多信息和绘法相符。瑞士藏图上欧亚大陆中纬度宽度约为130°,因此所据是经度革新后的西文图(全球经度观测的革新性成果最早见于17世纪90年代的法国)。
自17世纪80年代一批“国王的数学家”进华并为清廷服务,来华的法国耶稣会人数渐增,凭借着当时不断发展的地图学知识,他们取得了对地理学、地图学具有浓厚兴趣的康熙帝的信任,并一直保持着与法国皇家科学院之间的密切联络,深度参与全球性的天文大地测量活动。
——摘编自林宏《瑞士藏康熙朝〈坤舆图〉初探》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