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阜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

1682年清朝攻取台湾后,康熙帝对台湾并不十分重视,认为“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并将台湾视为“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这反映了(    )
A、清朝统治腐朽缺乏战略眼光 B、统治者缺乏国家主权观念 C、台湾不具有经济发展价值 D、国力削弱,力不能及
举一反三
明清时期的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但仍是中国政治和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明以来边疆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明朝中叶以后,开始逐步改土归流——把土司改为中央政府委派的流官。土司苛索花样繁多,土司家婚丧、寿诞、生子、盖房、过节都要征派。地处边隅的土司,“无事近患腹心,有事远通外国”,致使西南边疆的统治十分不稳定。清世宗任命鄂尔泰为云贵广西三省总督,进行改土归流。在改流地区,设置了与中原地区同样的府、州、县及镇、协、营、汛,派驻官兵,并着手改革许多落后的剥削方式及陋规恶习。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下表反映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一些历史人物的主要思想。


中国

西方

主要思想

黄宗羲(1610—1695),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顾炎武(1613—1682),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民治”主张。王夫之(1619—1692),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伏尔泰(1694—1778),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了人类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孟德斯鸠(1689—1755),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卢梭(1712—1778),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康熙年间, 清廷重新统一台湾后, 并没有戮杀郑氏。鉴于投降官兵的顾虑, 施琅上书建议朝 廷就地安置, 获准。面对朝廷对是否在台湾驻军的分歧, 施琅等人则以实际调查为依据, 提醒朝廷重视台 湾的地位, 这为康熙帝最终决定让清军留守台湾起了关键的作用。清廷在台湾设立府、县机构之后, 又适 时地采纳地方官员的意见, 在台湾地区轻赋薄税。加上此时海禁解除, 大量闽南人移居台湾, 使得妈祖信 仰(我国沿海地区的一种民间信仰,妈祖为传说中掌管海上航运的女神)在台湾地区广泛传播。

——摘编自陈丽萍《施琅对妈祖信仰的推崇及其时代价值》

材料二: 《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汇集了清朝皇帝围绕台湾事宜颁发的各种谕旨, 从顺治朝到光绪 朝总计达 2400 多件,涉及各个方面。满文台湾档案,主要集中在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这些  档案以清朝国语的形式详细记载了台湾的政务活动。其记载从康熙朝开始, 清政府特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 满汉各一员, 一年一换。从康熙统一台湾后, 台湾的考生就参加福建的举人考试, 一直有固定的录取名额, 档案中也有台湾县、凤山县考中举人的名单。还记载台湾震灾、水灾情况及清政府进行赈济的奏折。

——摘自《中国档案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