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六年级下册语文配套优化练习-11 读书要有选择 苏教版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开卷有益

王树国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这话自然不错。但有个前提——“卷”须是好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空前繁荣,可以说市场上各类图书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但图书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尚且不说那些坏书不能读,就连那些益书也不能“抓到篮子里就是菜”。

    读书________要用眼看,用嘴念,用耳听,用手记,________用脑想,且要思考、思考、再思考。________一个人读书的成果大小,与其思考的能力有很大关系。我就有这样的经验教训:读一本书,不认真思考,读了也不知其味;而认真思考了,不仅能吸取精华,还会产生思想火花。

    一个人总读一种书,有时会觉得腻烦,甚至不愿再读下去了。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利用“穿插阅读法”,即理论、文学书籍穿插阅读。如读那些政治类书籍容易枯燥无味,读得头晕脑胀时就穿插读读小说、故事、笑话之类的书,有意放松一下。读理论和专业书籍时,适当读些消遣性的内容,能缓解大脑疲劳,也能增加乐趣

    有位大学者,每年用9个月的时间读新书,而用3个月的时间读已经读过的书,他________要这样做,________他深信“重复是学习之母”。对已经读过的、而且重要的书,不要束之高阁,过些时候再拿出来翻一翻,读一读。实践证明,这种“旧书重温法”,会使记忆痕迹不断加强。

    倘能做到上面这些,才算是真正的“开卷有益”了。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读书要用眼看,用嘴念,用耳听,用手记,用脑想,且要思考、思考、再思考。一个人读书的成果大小,与其思考的能力有很大关系。

②有位大学者,每年用9个月的时间读新书,而用3个月的时间读已经读过的书,他要这样做,他深信“重复是学习之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①鱼龙混杂:

②束之高阁:

(3)、是不是所有的书籍都能“开卷有益”?为什么?
(4)、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_________想取得成功,_________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_________,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嘛?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资料,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_______坐着羡慕别人“成”,倒_______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发问的精神

    ①也许有人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②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③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

    ④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怎样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从教师那里听到的,同实际生活里的事物参照比较。以参照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现的问题越多,对于事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于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

    ⑤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芦苇赞

    古往今来,鲜花、芳草、青松、翠竹,都曾得到诗人和画家的青睐(lài)。而芦苇,往往很少被注意和重视。其实,这平平凡凡、朴实无华的芦苇,是很值得人们赞美的。

    盛夏时节,每根芦苇从秆到叶都是鲜绿的,绿得闪闪发亮,嫩得每片叶子都要滴出水来,临风摇曳,婀娜多姿,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根芦苇,应该说是微不足道的,也是脆弱的,无力的,只要大风一吹,就很容易折断,也许芦苇深知自身这个弱点吧,它从来不会单独存在,总是集群而生,聚众而长。只要有芦苇的地方,就是一簇簇,一片片,繁繁茂茂,蓬蓬勃勃,成林成海,风吹不断,浪打不倒。这时候,你一点也不会觉得芦苇弱小,它给人留下的是众志成城、气势磅礴的壮观。

    芦苇易生易长。每年冬天被全部砍光,第二年春天一阵春风,几场春雨,又长出新的芦苇,一年又一年,总是生机勃勃。

    芦苇_____虽然不能在高楼大厦中作柱作梁_____但在广大农村却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_____它虽然不名贵_____但人们却可用它编织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用具_____它虽然不像金石那样坚硬_____万古不朽_____但它却可以变作纸浆_____造出洁白柔美的纸来_____就连那些苇梢碎叶_____也可以用来驱寒取暖_____烧火做饭_____

    这就是芦苇,值得赞美并应该得到赞美的芦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