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慈溪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神话的鲜明特色

    ①中国神话和其他国家的神话比较起来,有许多共同处,但也有几点显明可见的特色。

    ②首先我们感觉到,在我国神话当中,充满着劳动的回音。至于说到这些神话里的“劳动英雄”所从事的劳动工作,也是很有意思、值得探讨的。当然,既曰“神话”,那么他们所从事的劳动,就不是平常的劳动,而是生上了“幻想翅膀”的劳动。有的或者是凭借了神力,如女娲炼石补天;有的或者是使用了法宝,如鲧治洪水,使用了从天帝那里窃取来的息壤;有的神力、法宝或技术兼而用之,如射日除害的界,既有天帝赐予的神弓、神箭为之助,又倚仗着本身的神力和技艺;有的则干脆变作异物,从事某种特殊的劳动,以达到他所预期的目的,如传说禹治理洪水,曾变作熊去凿山开路,等等。在生产力低下、长时期被生存的困难和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困难所压迫着的原始社会的人们,通过幻想创造这些神话英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次,中国神话的一个最主要的特色,就是从神话里英雄们的斗争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那种为了达到某种理想,敢于战斗,勇于牺牲,自强不息,舍己为人的博大坚韧的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在古神话传说里,的确是富于传统的民族风格的。

    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神鲧盗窃天帝息壤用以平治洪水的神话。这个神话的部分内容和希腊神话取火者普罗米修斯神话非常相似。不过普罗米修斯神话到神话中英雄被锁上奥林匹斯山,让宙斯派遣的崖鹰日夜啄食他的心肝为止,也就临近尾声,由此见到他为人民有宁死不屈的奋斗牺牲精神;而和他相似的鲧的神话,到此却还没有休止。鲧被天帝诛戮在羽山,死了三年尸体都没有腐烂,又从肚子里化生出他的儿子禹继续完成他治水的功业。“鲜复(腹)生禹”,自然是神话,但这神话却包含着多么丰厚而动人心魄的思想内容啊!《庄子・养生主》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稍微有点鲧、禹神话的意境相近。那非凡的英雄气概,自然又超胜普罗米修斯了。

    ⑤在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中,反抗暴君的专制,也是中国神话的一个显著的特色。鲧和羿的反抗天帝,姑毋论了。即使在关于桀纣的神话传说中,代表人民的成汤和武王的反抗桀纣,同举义师,吊民伐罪,诸神也是站在成汤、武王这一边的。又还有,在长时期遭受着严酷的封建统治的中国社会,随时也在产生着新的神话。这些神话的主题,往往就是描写青年男女对于爱情幸福和婚姻自由的追求,从而向封建势力展开了不屈的斗争。牛郎织女的神话首先唱出激情的歌子来,其次是七仙女和董永的神话,接着又是华岳三娘和她的儿子沉香的神话,这些神话几乎都无例外地通过了人神恋爱的关系向封建社会吃人的“礼”“法”掷出了投枪。

(选自袁珂《中国神话传说》)

【注】①川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一个神,他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②这句话的意思是:烛薪的燃烧是有限的,而火的传续却是没有穷尽的。

(1)、小尊梳理了文中提到的中国神话的鲜明特色,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填空。

中国神话的几个鲜明特色:首先;舍己为人、博大坚韧的精神是神话表现的另一个特色;是神话进入阶级社会后表现的两大特色。

(2)、根据第②自然段内容,为该段空缺处填写结论。
(3)、作者为什么认为鲸的神话意境超越了普罗米修斯神话?
(4)、文中作者认为“在长时期遭受着严酷的封建统治的中国社会,随时也在产生着新的神话”,作者在另一本专著《中国神话史》中把吴承恩的《西游记》就归为后世产生的新神话。相对于传统神话来说,你认为《西游记》对神话的发展“新”在哪里?简要阐述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 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我站在展厅里,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青年,揣摩他们现在不知怎样了。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摆渡老人
      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
      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淌到到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又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⑦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⑧“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
      ⑨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也说“佛系青年”

①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

②“油腻大叔”还没走远,“佛系青年”又刷屏了。您别误会,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借这个符号,讲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十一”,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

③无可无不可的“佛系”一夜风行,其实是击中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痛点:累。一看这文章,心里激灵一下。哪怕扭过头,扒拉两口饭又改文案去了,活不成这样,但也想给它点个赞,转发一下。

④朋友圈中,有一个干媒体的哥们的转发打动了我:工作之外,真想这么干!--请注意,他也向往,但加了一个前提。

    ⑤这让我想起了乔布斯。同款牛仔裤、T恤衫,可能得有十几条不止。脏了随手一换就得,不在这方面花心思。可是,在工作上,一个细节不满意,能把自己和下属都折腾个半死。金庸笔下的张三丰也这样,一件青道袍污秽不堪,人称邋遢道人,但是大节大义从不含糊。

⑥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

    ⑦有所坚持之后的“佛系生活”,本质是断舍离,是极简主义,是聚焦。是心系做实验把怀表搁锅里煮,是撞上大树还道歉,不拘小节,不理细务,是所求者大,是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一点上,好求一针捅破天。

    ⑧自然界中,也有“佛系动物”。比如老鹰和老虎,鹰立如睡,虎行似病,瞧着可随意了,可是一旦锁定目标,咔嚓一下,闪电一击,也不睡了,也不病了,往往一下毙命。本质上也是抓大放小。如果真是啥也不用心,那是肯定通不过自然选择的大剪刀的。脖子上挂饼不知道转,只能饿死嘛。

⑨除了坚持与随意的辩证法,还有一层分寸感的道理。不从容,人生太急;太从容,生命浪费,其要在度。终日碌碌不是美好生活,但光轻轻松松、敲锣打鼓,美好生活肯定也实现不了。

    ⑩有人戏言,“佛系”也行,愿做一个“斗战胜佛系”青年。西行路上,那悟空会玩耍、敢担当、勇打拼,做下偌大事业,此真有志者言。

【乙】“佛系青年”只是自我调侃

    ①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总是风水轮流转。上个月的爆款是手捧保温杯的油腻中年男。这个月就轮到了90后,一大批《第一批90后已经xxx》的文章出炉。尤其是《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刷屏,让“佛系青年”成为网络热词。

    ②当然不是真的出家,而是说青年们对生活、工作的态度,怎么都行,不走心,看淡一切,已经修炼到了佛祖的境界,做到了无欲无求,不喜不悲,心如止水。

③生活中无所谓:“中午吃什么?这个行不行?”“行。”“要不那个吧?”“也可以。”工作中无所谓:“你觉得这两个方案哪个更好些?”“都可以吧。”

    ④“佛系”一词最早出现在2014年,日本媒体把喜欢独自待着,关注自己兴趣爱好和生活节奏,不想在谈恋爱上浪费时间的男性称为“佛系男子”。但2017年底在中国火爆网络的“佛系”,显然含义更广。

    ⑤“佛系青年”火爆网络,自然是因为年轻人觉得说的就是他们自己,“扎心”。90后们刚刚从学校走进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突然大增,佛系生活方式成为他们应对压力的选择之一。此前曾火爆的“丧文化”,其实和佛系是一脉相承的。面对生活的压力,年轻人选择退回到自我,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享受内心的平静,不与别人争短长。

    ⑥佛系的生活态度,似乎符合古圣先哲无欲无求、顺其自然的教导。不过,如果所有人都这样生活,社会的进步可能要慢下来了。因为进步,总是因为渴望更好生活的欲望引起的,如果没有了欲望,就没有了动力。

    ⑦不过,“长者们”也不必为90后太过担忧,所谓“佛系”,也只是他们的一种宣泄而已,打开这篇热文,点个赞,回头还是该奋斗的时候奋斗,该精致的时候精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尽管上一代总是觉得下一代是“堕落”的一代,但是年轻人总会取代上一代,成为社会的中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瓦 李晓

①这些年时常回老家,差不多都是静悄悄一个人,因为我回去,是要看那一片屋上起伏的青瓦。 一个人独坐山梁,看青瓦,我冥想很深,有时幻化成一只停留在青瓦上凋啾的鸟。

②我老家那些房上的青瓦,如今,和房顶上的老烟囱一样,渐渐消逝在天光云影之下。我用凝望的目光,把它嵌入到记忆的瞳孔里储藏,成为永久故乡的一部分。

③我老家房上的青瓦,也是土瓦。据说从西周开始零星使用,自东周广为传延。我看见最老的瓦,也只有一百多年历史。 那是在一个古镇子上,风一吹,吊脚楼上的房顶,那青瓦上的鸟粪,簌簌而落,竟扑进到嘴里几粒。那次,间接尝到了瓦的一点味道,因为那鸟粪毕竟在瓦上风雨里浸透和缠绵过。 它有一点苦,有一些涩,这像我一直咀嚼过的那些人生况味。

④在我故乡乡场野外,有一烧瓦的瓦窑。一个少年,曾经望着炉火熊熊,那些泥土做成的瓦,我似乎听见它们在火中的嘶鸣。 泥土转世为瓦,这些瓦,被一些喝了高粱酒、红苕酒的汉子挑到山坡上、沟壑里、大树旁堆下,把瓦一片一片盖上房顶,成为新房。

⑤就在那些瓦下,我的乡下亲人,还有老乡,他们卑微而倔强地生活着,在泥土里匍匐、翻滚,最后,归隐于泥土。

⑥前年我回到老家村子,整个村庄在风里孱弱地呼号,像我写诗的一张纸那样薄了。 整个村庄,就剩下了不到一百号人,他们,坚守着,如在守魂。 梁老汉,就是守护村庄最老的一个人,他八十七岁了。

⑦我想在梁老汉家住一晚。 梁老汉还腿脚麻利,用柴火烧饭,用土碗盛菜。 梁老汉往土灶里添柴时,腾起一股烟,从灶里急着飘荡出来,窜上梁顶,从青瓦的缝里扑出去,与天空中的雾霭汇合。 晚上,下起了雨,我同梁老汉闲聊,听瓦上雨声,想起一些流光,如安魂曲。

⑧第二天早晨,我一个人坐在山坡上,望着梁老汉那青瓦房顶,那些层叠的瓦,如在苍凉之水里,老鱼起伏的鳞。这老瓦房,经过了那么多年风霜雨雪的飘摇,还像梁老汉一样健在着。 梁老汉带着得意的神情告诉我,有一年不远处遇到了泥石流,房子居然没被冲垮。 这就像一些卑微之人的命,顽强。青瓦上,有深深浅浅的青苔覆盖,瓦被浸透得草一样的颜色。我有一种冲动,坐到房顶上去,喝一碗老酒,醉了,就把青瓦当床睡去。

⑨我想起城里的诗人老马,有一年看到大水从逶迤群山而来,因为要修电站,老城的下半身,就要在波涛之下睡去。老马就一个人提了酒,坐到了他祖上留下的瓦房顶上,他边喝边哭,边喝边唱,手舞足蹈。我就在瓦屋下,守护着我的这个诗人朋友。

⑩而今,在老马的书房,还有几片瓦,那是他从老屋顶上抢救回来的。 有一天,我去看他,老马出去跑步了,他要锻炼,减脂肪,减欲望。 门没锁,他似乎知道我要来,那是一个大雾天气。 我推开门,在他书房,我摩挲着那青瓦,都感觉到有老马的多少掌纹了。 望着那青瓦,我一时恍惚,想起多年以前,它在炉火里的冶烤,滚烫的温度,而今,冷却在一个怀旧者的房间。 我在老马那里看见一句诗,他说,火焰一旦凝固,就成了白色,比如水里,就有白色火焰。

那么,泥土呢,它在翻滚的大火里,冷下来后,是不是就是这瓦的颜色,被氤氲时光洗染,流光浸泡,成了青,黑,褐色………

⑪老马回来告诉我,他感觉自己活得就像这老瓦一样,人生从喧哗到沉寂,从沸腾到冷却,到最后,自己把自己收藏,安放。

⑫听老马这么一说,我忽地感到,瓦是有魂魄的,它伴随着人世有情人,成为时间重量的一部分,成为命运涌流的一部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