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马克思
请回答:
阅读以下四幅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对于接受教育尊重“西方”科学的读者来说,中国文明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必定是其技术上的“早熟”。中国早在11世纪就出现了活字印刷,大量书籍随后出现。到11世纪末,中国北部已经有可观的冶铁业,每年能生产大约12.5万吨铁,这一生产数字要比700年以后英国工业革命早期的铁产量还多!中国明朝时期,那些信奉儒家学说的官吏们的保守性进一步加强了,和400年前的宋朝比起来,活力和进取精神大为逊色,活字印刷术仅限于学术著作,没有广泛传播实际知识,更很少用于社会批评,甚至清朝取代明朝也未能停止这种持续的相对衰落。
1736年,即(英国)亚伯拉罕·达比在科尔布鲁克德尔的铁工场出名的时候,中国河南和河北的鼓风炉和炼焦炉已被完全废弃了,这下子它们要等到20世纪才会重新恢复生产。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