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返老还童”不再是梦想

    近日,台湾大学、南开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通过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成功地从端粒酶杂合缺失的小鼠体细胞中得到端粒延长且具有真正发育多潜能性的多能干细胞。这一成果从实验和理论层面都表明:人类“返老还童”不再是梦想。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DNA每复制一轮,末端都将损失一段DNA片段。如果没有补偿机制,DNA在经过万千代复制后,最终将不断缩短甚至消失,从而造成两个后果——衰老和肿瘤。这被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称为“末端复制问题”。此后,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卡罗尔·格雷德发现,DNA复制时损失的基因片段是端粒,它像一顶安全帽一样,通过自我“牺牲”来保证DNA序列的完整性。通过进一步研究,两位科学家证实,一种被称为“端粒酶”的物质在维持甚至延长端粒长度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布莱克本和格雷德也因发现了端粒酶以及端粒酶保护染色体末端端粒的机理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台湾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教授宋丽英、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林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教授徐捷合作,利用端粒酶基因杂合缺失的小鼠模型,通过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成功地得到了端粒显著延长的多能干细胞。在最为严格的多能性检测的四倍体胚胎互补实验中,上述实验得到的多能干细胞被证明是具有真正发育多潜能性的。端粒酶基因杂合缺失的小鼠生育的后代小鼠能够正常繁殖,并未发生早衰迹象。这一实验结果表明端粒酶基因杂合缺失的细胞通过核移植后形成的多能干细胞,能分化发育成身体内任何种类细胞,可用于自身细胞组织修复,并具有安全性。

    据了解,体细胞核移植是目前最主要的体细胞重编程技术手段,最近世界上已有多个实验室通过这一技术有效获得了具有发育分化多潜能性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在核移植过程中,卵子通过表达一些特异因子‘修补’了体细胞核中缺失的端粒酶基因,最终得到的多能干细胞的端粒长度被有效延长,功能得以恢复。”课题组成员、博士研究生郭仁朋表示,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干细胞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造福那些被早衰症等疾病折磨的病人,而且从理论上为人们实现“返老还童”的梦想打开了一扇天窗。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人类返老还童不再是梦想”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科学家找到了具有真正发育多潜能性并能分化发育成任何种类细胞的多能干细胞。 B、科学家发现了“末端复制问题”,即DNA每复制一轮,末端都将损失一段DNA片段。 C、在核移植过程中,卵子通过一些特异因子修补了体细胞核中缺失的端粒酶基因,有效延长了多能干细胞的端粒长度。 D、实验过的端粒酶基因杂合缺失的小鼠生育的后代小鼠能够正常繁殖,并未发生早衰现象。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科学家证实,“端粒酶”在维持甚至延长端粒酶长度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B、细胞通过核移植后,可用于自身细胞组织修复,且没有风险。 C、在临床应用上,多能干细胞能够造福那些被早衰症等疾病折磨的病人。 D、科学家通过实验获得了具有分化多潜能性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因此在理论上有希望“返老还童”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传奇小说始于唐代,它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古典小说逐渐从萌芽走向成熟。

   “小说”一词始见于《庄子》:“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的小说,指的是琐碎的言论,内容如何,不得而知。西汉刘歆在《七略》中提及“小说家”的名称,但所记之书后世不传。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给“小说家”下了定义:“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了文言传说故事或名人轶事的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葛洪的《神仙传》、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

   到了唐代,出现了记述奇闻异事的文言短篇小说,名唐传奇。传奇小说产量丰富,除了《聂隐娘》外,代表作品还有《虬髯客传》《莺莺传》《南柯太守传》《柳毅传》《李娃传》《红线传》《章台柳传》《长恨歌传》《霍小玉传》《梅妃传》《枕中记》等。这些小说中的一些情节和典故,常为后世文人所用,宋元明三代不少戏剧故事,都是在唐传奇的基础上继续演绎创作出来的。

   传奇小说的主人公不尽是鬼神,而多是人。或是才子佳人,或是英雄侠客,总之,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性格的人。比如《聂隐娘》和《红线传》,主角是参与到地方官吏斗争之中的刺客侠士,反映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各股地方势力之间相互斗争仇杀的社会现实;再如《李娃传》和《霍小玉传》,主角是情路坎坷的世族子弟和妓女,反映了唐代士人以迎娶大家闺秀为荣的等级森严的婚姻状况。大唐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为传奇小说提供了无限宽广的创作空间,使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较浓的现实和时代气息。

   虽然传奇小说包含丰富的社会内容,但加入了很多纯粹想象的元素。比如《聂隐娘》中描述隐娘与精精儿打斗,说是有红白两面旗帜在床的四周击打旋转,后有一人从空中掉下来。又描述空空儿的神术,说是人不能看见他的变化,鬼不能跟随他的踪影,他能从虎穴进入阴间,能用无形攻击有形。再如《梅妃传》中描述梅妃的魂魄进入唐玄宗的梦境,诉说皇上逃难时,自己死在乱兵手中,有人把她安葬在梅树下,随后玄宗前去挖掘,果然找到尸首。这些记述都超越现实,既惊悚又刺激,要说这些可能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只能说是纯粹瑰丽奇特的想象而已。

   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发现《幽怪录》中诸多篇章已经残缺,但编者却认为残缺亦无妨,因为无关风教。明人、清人比较注重道德教化,做文章要有社会意义,即便言及怪力乱神、奇闻异事,也要奖善惩恶,而唐人,是真爱浪漫,爱作不受现实羁绊的无边无际的想象,一面描写现实社会中的人,一面却赋予他们高于现实的特质,不论有无实际意义。

(节选自梁晓菲《从<聂隐娘>看唐传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年来,“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

    “通俗历史热”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实际上通俗历史并非“新生事物”,它以讲说形式流传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它广泛流行于民间,是民众了解过去、熟悉历史、满足自身历史求知欲的主要途径。一般情况下,这种历史的口头讲说是以十分平静的方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很少“走热”。但是,当商品经济趋于发达、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时候,人们在从事赖以谋生的职业活动之外,带有文化色彩的业余需求会随之增长,对作为文化存在常见形态之一的历史知识,其“求解”欲望也会趋于强烈。这种社会需求的增长促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史学不得不进行必要的适时性调整,从而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的历史叙述——口头的或文字的,并作为用以“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而日益“走热”。

    两宋讲史及宋元平话的一度活跃便是其中典型的事例。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的时代,人们的业余文化需求显著增长,久远的尘封旧事引起了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这使通俗历史在当下有了“升温”的沃土,其“历史的惯性”开始充分显现出来。客观地说,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皆难“卒读”的情况下,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

    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史学的职任是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终极追求”。这种目的追求决定了史学传播范围与学科效应的正比例关系,即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大。而在社会道德的层面上,长久以来,史学都带有浓厚的“天职文化”色彩,视道德教化为天然职任。它通过“贬恶扬善”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从而使俗静民和成为一种“常态”并最终惠及大众和社会。

    同时,历史知识的广泛传播,对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也是不无裨益的。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达与阐释,才能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最大限度地得到活化,成为社会道德与精神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通俗历史热”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有效传承,对史学社会功能的实现,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都是极为有利的。正因为如此,通俗历史的讲说与著述之“趋热”,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

    当然,历史的通俗化不等于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通俗历史热”的深入发展,要求通俗历史在外在形式变化的基础上,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要把讲说与记述的重点,由“庙堂”转向民间,由官场转向社会。更多地关注下层、关注民众,以体现史家应有的现代眼光,这才是更高层次的、成熟形态的通俗历史。

(摘编自李小树《关于“通俗历史热”的历史学考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神话是作为文化基因而存在的。比如构成我们国名的两个汉字,“中”和“国”,均出于神话想象,华夏先民把大地想象成四方形,四边之外有海环绕(所谓“四海五洲”),而自认为是大地上的中央之国(九州或神州)。这是典型的神话宇宙观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神话遗产,是我们进入中国传统本源的有效门径。

    我们可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视角来审视神话系统。汉字编码的书写文化传统,即甲骨文、金文以及后来的这一套文字叙事,是小传统;而先于和外于文字记录的传统,即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和与书写传统并行的口传文化传统,可以称为大传统,比如考古学上随处可见的崇拜玉、巨石、金属(青铜、黄金等)的文化等。大传统铸塑而成的文化基因和模式,成为小传统发生的母胎,对小传统必然形成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在大传统的文化整合研究中,我们必须关注文化中最具有“文本”意义的方面,即先于文字而存在的象征符号体系。这是一种非文字符号体系,比如,在金属冶炼技术所支持的青铜时代到来以前,中国本土呈现的最有力的特有符号是玉礼器系统。玉器盛行上下约3000年,几乎覆盖中国版图的大部分地区。是什么样的动力因素,能够持久不断地支持这样一种极长时间的、广大距离空间的文化传播运行呢?“神话观念决定论”的提出,为此找到了理论解说。先民认为玉代表天,代表神,代表永生不死。玉的神话化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

    “神话中国”指按照“天人合一”的神话式感知方式与思维方式建构起来的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从初民的神话想象,到先秦的文化典籍,从老子孔子开启的儒道思想,到屈原曹雪芹的再造神话与原型叙事,一直到今天人们还怀念圣人贤君明主、民间崇尚的巫神怪傩等,其中所隐舍的思维潜意识,以及礼仪性行为密码,都是“神话中国”的对象。从各地的孔庙,到家家户户的灶神、门神和祖灵牌位,皆体现着“神话中国’’的无处不在。

    在中国文化中,以“天人关系”为核心、以“天人和谐”为最高追求的理念始终没有动摇。这是中国神话不同于西方神话的最重要特点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内在肌理。神话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解释了过去和现在,而且在某种意义也预示着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梳理神话中国,不是揭示单个作品的神话性,也不仅仅是将局限在民间文学范畴的神话研究与出土文献、考古图像相结合,最终是要寻求中国神话所特有的一种内在价值观和宇宙观,它们是传统文化的原型编码。

(选自《重新解读中国神话:进入中国传统本源的有效门径》,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基本内涵来说,所谓科学中的理性,可以理解为人类通过自觉的逻辑思维把握客观世界规律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能力认识世界的活动。所谓非理性,一是指心理结构上的本能意识或无意识,二是指非逻辑的认识形式,前者如想象、情感、意志、信仰等,后者如直觉、灵感、顿悟等。作为心理现象,非理性既然是一种本能意识或无意识,那就是未经理性驾驭或不能进行确切的理性分析的。从功能发挥的角度来说,理性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往往起着必不可少甚至是关键的指导性作用。众所周知,科学自近代产生以来,就形成了以认识论的理性主义和方法论的演绎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科学认识理念。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科学中的理性尤其是其中的分析传统已成为科学研究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认识模式,也因此取得了许多伟大的科学成就。然而,理性由于只是一种工具性的东西,故并不具备积极能动的力量。没有情欲、本能和冲动的推动,理性就是一些僵死的形式。所以,理性的活动只能仰仗非理性的能量。

    传统的科学主义者认为理性高于非理性,并将科学的理性方法绝对化,无条件地推广至各门非自然学科及社会问题的研究中;相反,非理性主义者则坚持非理性高于理性,甚至将非理性方法绝对化,声称它是研究人和世界本质的唯一方法。事实上,就科学活动而言,理性与非理性往往是共同发挥作用的。一方面,理性作用的实现有赖于非理性的参与。例如,爱因斯坦就非常重视直觉的作用,他认为从直接经验到理论体系“不存在任何必然的逻辑联系,而只有一个不是必然的直觉的联系”,“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属于超逻辑的”。当代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已深切体验到:新知识的获得并不只靠逻辑性和客观性,巧辩、宣传、个人成见之类的非理性因素也起了作用。另一方面,非理性因素的实现也有赖于理性因素的作用发挥。任何积极的意志、信仰、信念要在人的活动中有效发挥作用,就必须借助于理性来为其规定目标和方向,并以理性的形式表达出来。很明显,尽管非理性主义对理性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并试图消解理性,但谁也无法否认,无论“意志”还是“情感”,都是由需要所引发的主体对外在事物的体验,必然包含认知的成分。人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而做出的选择,自然是充满理性的。

(所选文段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宋人赁房而居有多普遍?看看宋代官员的住房情况就能大致了解。南宋理学宗师朱熹说,“祖宗朝,百官都无居住,虽宰执亦是赁屋。自神宗置东西府,宰相方有第”(《朱子语类》卷一二七)。“百官都无居住,虽宰执亦是赁屋”是不是太夸张了?房产连片的权贵们什么时代都不少,但北宋中期之前宰相、执政一级的政府大员买不起房确实算不上稀罕事。天禧元年,参知政事陈彭年去世,真宗临奠,目睹其租住的陋室,叹息不已;寇准一生曾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富贵四十年”,“无田园邸舍”,每次回京觐见只得寄居僧舍或赁宅。(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下》)

    宋代京城人口百万,地价高昂,“尺地寸土,与金同价”(王禹偁《小畜集·李氏园亭记》);而宋代又冗官畸多,朝廷自然不可能负担所有官员住房问题。除少数能获得“赐宅”的勋戚权贵及幸运地暂住官宅的臣僚之外,其余的则只能自己去想办法克服了。职位油水丰厚且“头脑灵活”的,自然不愁买房,而其他的大多数则只能望房兴叹,赁房而居了。当然,宋代官员赁房而居也并非全是因为贫困,比如上文所言寇准,奢华一生。究其原因,大概只能从宋代官员任职流动性或者消费投资观念方面去找了。政府对臣僚们住房问题也不是全然不问,宋廷曾对无房官员发放过“宅钱”“僦钱”,也就是今天的“房补”。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大批流动人口,包括工商业者、兵士、游学学子以及大量丧失土地的游民,造就了宋代巨大的房屋租赁需求。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从现存史料来看,宋代房屋租赁市场产业规模确实很大,在城镇中开设旅店、出租房屋者不计其数。可以说从政府、权贵宗室到普通百姓乃至僧尼道观,只要有可能,都会投身其中。

    宋代政府在房屋租赁市场上扮演着管理者与参与者双重角色。相较于西欧社会,中国封建国家对社会经济控制程度要强得多,可以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政府一般都会直接介入,房地产业自然也不例外。宋代政府手中控制着大量的房地产资源,其中有相当部分被投入了租赁市场。

    宋代房地官产专职管理机构称“店宅务”。它是直属中央政府的专职房地产管理机构,盈利并非其唯一职责,执行政府政策亦是其重要任务。店宅务在日常运作中,照顾民生是其必须考虑的问题。曾巩在《隆平集·卷三》提到景德年间,有官员曾建议增加店宅务房租,真宗以“此乃与民争利”“先帝屡常止绝”为由拒绝之。宋廷在大雪、大雨等灾后,为照顾民生,一般会要求租房者减免房租。对于民间房主来说,这样的政令是否能得以执行是很令人怀疑的,真正能较为切实落实执行的只能是店宅务这样的官方机构。

    除店宅务外,还有一些职能部门及地方政府也掌握有部分出租公房,但它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取利。宋代地方财源自来就有“系官房廊”一项。在财政经费吃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机构加强经营创收,补贴经费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这其中,房产出租比较突出的是学校。宋代办学,经费多靠出租学田、房廊筹措。宋代军费紧张,部队经商(即所谓“回易”)是常态,而经营房宅邸店出租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节选自唐晔《宋代的房产租赁业》,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文化有继承性、延续性,代代传承,积久而成传统。文化又有时代性,随时代变迁而更新发展。所以文化的发展是变和不变的统一,传承延续和更新发展的统一。文化发展中不变的是它的根本特质、精神、核心价值,变的是其根本特质、精神、核心价值在不同时代环境条件下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前者是本,后者是末。所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就是要传承延续,创新发展。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通过创新发展而延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指的是文化发展中不变的那一方面。也就是其根本特质、精神和核心价值。它贯穿于民族发展的始终。作为民族的根与魂是不变的,也是不能变的。一旦遭到破坏,民族的生命也就终结。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意味着它是我们立足的根本、生命的灵魂。而不只是某种可资借鉴、应用的资源。它的意义在于是根,是魂,而不是在用。近百年的革命斗争,近70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以至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都植根于中华数千年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离不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这个根与魂。

    文化发展中不变的是本,变的是末。二者又不是截然二分,而是互相联结在一起的。文化的传承延续不是简单地保守已有的一切,更不是回到过去。传承延续必须与时代同步创新发展。传统的精神、思想、核心价值,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获得新的内容和形式。不变的根与魂,要通过变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而延续发展。这就是我们说的对传统文化要作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举例来说,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是民族精神,或者说是民族魂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古今,是支撑我们民族历经磨难而能克服困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力量。而它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又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爱国主义传统的延续传承,本身就是变和不变统一的过程。不变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通过不断变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而传承延续和发展。

    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曾经有过对岳飞的批判。说他抗金的行为不能称为爱国主义,不应赞扬而应批判。理由是他抗金忠于的是宋代的封建王朝,忠于的是徽钦二宗两个封建皇帝。所以岳飞只是封建王朝的奴才,不能称为爱国主义的代表人物。这样看问题,就是没有认清变与不变的相互联结,不懂得不变的精神正是通过不断变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而延续传承。我们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其根本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核心价值观和精忠报国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历史始终而形成爱国主义传统。但其具体的内容和表现,总是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而有不同。

    所以,不变的根和魂就存在于变化着的具体时代内容和形式之中,通过不断变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而延续传承。变化的是它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不是它的根和魂。具体内容和形式的变,正是为了不变的根和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延续和传承。分不清变和不变的本末,不懂得它们之间的联结,因为具体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而否定和抛弃不变的根和魂,就如倒洗澡水时把小孩子一起倒掉。因此,不可不慎。

(节选自钱逊《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变与不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