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试卷(A卷)

阅读与练习

富饶的家乡

    夜暮降临,一轮明月徐徐升上天空,我站在窗前久久地望着明月,不禁想起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思念自己的故乡——天津。

    故乡,有碧蓝的大海。小时候,爷爷常领着我到海边捡石子,拾贝壳,看轮船。海边还有一座好大好大的造船厂,一艘艘崭新的轮船从船厂里开出,把本地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运往世界各地。

    故乡,有清澈的海河,弯弯曲曲的河流像一条飘带从空中落到大地上。渔民们在河中撒网打鱼,鱼鹰在人们的吆喝下跳进河里捉鱼。夏天闷热极了,很多人跳到河里洗澡。

    故乡,有高高的井架,著名的大港油田就诞生在这里。我常听叔叔们讲大港油田的创业史。忆当初工人叔叔头顶蓝天、脚踩荒原,一口炒面一口雪,硬是在盐碱地上打出一口口油井;看今朝,滚滚原油流向四面八方,支援祖国建设和世界人民。

    故乡多么美丽富饶啊!

(1)、写出文中的比喻句。
比作
(2)、从文中找出能概括故乡特点的一个词语。
(3)、将文章分成三段,用“‖”标出,并填空。

文章分段的依据是

第二段的段意是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白杨树

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

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生存。她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她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她不需要人去施肥,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去浇灌。只要不挥刀斧去砍伐,给她一点宽松的环境,让她吸收自由的空气,她就会挺拔向上,她从来不对生长的土地说不。她不枝不蔓,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因为她属于草根族。

白杨树虽然出身寒微,却是最讲究生存质量的。土壤里还透着冰碴,春风中还夹着寒意,她的枝头已经冒出翠绿的嫩芽,在沉重的压力下,她的每一个嫩芽,每一片叶子都是努力向上的,而绝不弯腰乞求,更没有媚俗的面孔。

秋风里,虽然脱尽了叶子,单薄的枝条依然透着精气,枝干向上,高昂着头。严冬里,她迎着刀霜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白杨树并没有想到移栽和迁徙,哪怕她的残落枝叶腐化归于泥土,也要为这黄土地增添一点养分和活力。厚实的黄土地下,涌动着白杨树不朽的生命,黄土地酥酥地勃发了,一片片地延伸着绿。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盲童的画

    在中国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了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简单的画。

    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一条小溪,还有一棵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幅盲童的画儿。每个来到画前的人,都会细细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其简单的画,看得那么久。他们不单是看这张画儿,透过这张画儿,他们触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设想一下盲童拿起笔的情形吧:他画太阳,那美丽的太阳准是露出红红的脸,放射出温暖的光芒,照在每个人身上;她画树,那树准是葱绿葱绿的,上面栖息着无数的鸟,鸟儿唱着悦耳的歌,他也听到了它们的合奏;他画小溪,那小溪准是清澈见底,他曾在溪里洗过手,水是那么清凉;他画小屋,屋里准是充满着亲切的细语,温暖的笑声。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啊。可是,他心灵上的色彩,他听到的声音,怎么画得出来呢?他是个盲童啊,他只能画这样一幅简单的画儿,这么疏疏落落的几笔。一个失去视力的孩子,用他那美丽的想象,组成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该是多么不容易呀!

    人们正是从这没有色彩的图画上,看到了他心灵上的色彩;从这线简单的构图中,听到了他听到过的声音。谁都能理解这幅画蕴藏着美好的内容:一个热爱生活的盲童在向你招手;一棵美丽的生命之树在祖国温馨的阳光下生长;一颗坚强的、充满希望的心在对你微笑。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亲情是一碗浓香的粥

    有人说亲情是一首温婉的老歌,是一副精美的名画,是一块浓甜的巧克力。

    我要说,亲情是一碗浓香的粥。

    今年终于可以抽空回乡下看望父母。父母的年纪大了,奔出门来迎我时,步履竟然有些蹒跚。母亲扎上围裙一个劲儿地对我说:“给你熬粥吃,熬粥吃!”母亲眼中,一碗粥,就是人间至美的佳肴,一定要亲手为儿女们慢火熬上。打小我就爱喝妈妈熬的粥,她会把身边所有能放进去的杂粮都放进去。金黄的小米,裂绿的绿豆,洁白的糯米,圆润的莲子,结实的栗子,滋补的红枣。黑米粥带着独持的药香,皮蛋瘦肉粥编香好味,南瓜粥有细腻香甜的余韵,花粥美容养颤,当然还有腊八粥的醇厚香味。

    母亲在厨房忙碌了好一阵子,厨房里渐渐飘出粳米的特有香气。香气一点点浓郁起来粥香如蝶,满室翩跹,锅内深红浅绿,脂稠玉浓,伴着气泡上下翻飞,飞珠溅玉,美如流花。我的眼睛竟然随着那馥郁的香气而慢慢湿润了。这哪里是一碗粥啊,这分明是母亲心底对我那份至浓至醇的爱啊!

    母亲端来一碗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粥,我先用嘴唇轻轻碰触,感知它的温度,再用牙齿撞进它绵香软糯的怀内,用舌输送着它的清爽嫩滑躯体,然后我的味蕾一点点地通泰舒展,我的身体一段段地褪尽疲意,我的心灵一寸寸地扫去凡尘喧嚣。

    伴着袅袅的粥香,我与父母亲人闲话家常,碗边的话,像是投进岁月长河的石子,淡淡然了无回声,清朗得如同天上人间。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自拟了煮粥的标准:“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调之粥。”急躁之人理解不了粥的妙处,父母亲的一切平凡而琐碎的爱,就如同不疾不徐的火,持久平和,才能熬出这一锅好粥。

阅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二)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劈劈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睛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个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这是我的誓言!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精品短文,脉络清晰

不老泉(节选)

八月的头一个星期高踞夏季的顶端,这也是漫长一年的顶端,就像摩天轮停止转动时最高点的那个座位。在此之前,一个星期一个星期的日子从温和的春天爬上来,而之后呢,会落入凉爽的秋季。在八月的这个星期,不管是苍白无力的清晨、阳光刺目的中午,还是重彩斑驳的黄昏,都是那样炎热,凝滞,静得出奇。夜里常常会出现闪电,但只见电光疾闪,却不闻雷鸣,更无甘霖。在这种怪诞而令人窒息的天气里,人们往往会干出些日后懊悔的事来。

不久前,就在这个星期的某一天,发生了三件事。这三件事乍看起来没什么联系。

清晨,梅·塔克骑马前往林间村旁边的林子。她每过十年就要到那里去一趟,跟她的两个儿子迈尔斯和杰西见面。

中午,林子主人的女儿温妮・福斯特终于忍不住了,决定设法离家出走。

黄昏,福斯特家门前来了一位陌生人。他是来找人的,但没说找谁。

你也会觉得这三件事毫不相干吧?但许多事往往就会出人意料地交集在一起,而那片林子就是这三件事交集的中心,就像轮子的轮轴。所有的轮子都有轮轴,摩天轮有轮轴,太阳则是昼夜不息的时光的轮轴。这些轮轴都是固定好的,最好别乱动,否则一切就会散架了。但是人有时候就是这样,等到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节选自【美】娜塔莉·巴比特的《不老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