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12-30 浏览次数:43 类型: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昆虫记》的片段:
一只蜜蜂过来喝蜜了。时机来了,蟹蛛猛扑上去,用毒钩抓住这冒失鬼的翅尖,而长长的爪子则笨拙地将其勒住。几秒钟过去了,蜜蜂尽力反抗,可是攻击者在它的背上,它的针刺不到。这样的肉搏不能持续很久,否则蜜蜂会逃脱。于是,蟹蛛松开了蜜蜂的翅膀,迅猛而准确地咬住它的颈部。毒钩一旦刺入,战斗也就结束了,死亡随之而来。蜜蜂就像是被雷突然击中一样。它原来还在猛烈地扑騰,可现在只剩下跗骨还在微微颤抖,这是最后的抽搐,接着它便不动了。
【材料二】
(文章呈现)
蝉的歌唱(节选)
雷奥米尔承认:蝉的歌唱自己是从未听过的,活的蝉也没有见到过。他见到的蝉都来自阿维尼翁附近,都是浸在各种甜烧酒中的标本。对于解剖学家来说,这些条件已经足够让他描述蝉的发音器官了。我们的大师显然做到了这一点,他以锐利的目光出色地弄清了这只八音盒的奇特结构,以至于后人在讲述蝉的歌唱原理时,都会以他的论著为依据。大师已经把麦子全都收割掉了。弟子们能做的只有捡他遗漏的麦穗,希望能把他们捆成一束。我有幸捡到了很多大师遗漏下来的麦穗:蝉儿们那震耳欲聋的演奏,我听的远比我希望听到的多。所以,对于这个看似已经得出固定结论的话题,我恐怕还有一些新的见解。
凡是对歌声敏感的动物,听觉一定灵敏。听觉是警惕的哨兵,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它就会发现危险。作为杰出的歌唱家,鸟儿就有敏锐的听觉。枝上树叶的一阵轻颤,路上行人的一声轻语,就能让它立刻噤声,不安地提防着。而蝉却远远没有类似的不安表示。
蝉具有相当灵敏的视觉。它依靠大大的复眼能看清左右两边发生的事情;而它的三只单眼就像是红宝石做成的望远镜,探测着额头上方的空间。只要看见有人走近,他就会立刻噤声,随即飞走。可是,如果我们避开它的五个视觉器官,就可以说话、吹哨、鼓掌,甚至拿两块石头相互撞击。要是换做了小鸟,根本不用这么大的声音,它还没看见人影早就已停止歌唱、逃之夭夭了。可是蝉却无动于衷,若无其事地继续唱歌。
关于这一点,我做过大量实验。我借用了小镇的炮,就是那种在节日里鸣放礼炮用的盒子。炮手得知是为了蝉,就非常乐意地把炮装上火药,到我家来射击。一共有两门炮,都像在最盛大的节日狂欢时那样装满了火药。大家一致认为这么巨大的炮声响过后蝉儿们会安静下来。每个人都仔细观察了蝉的数量,以及歌声的音域、节奏。一切都准备好了,大家的耳朵等着听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炮响了真是如雷贯耳……
可是树上的蝉没有受到任何惊扰。这支空中乐队的数量没有变,节奏没有变,音域也没有变。我们六人一致得出结论:爆炸的巨响对蝉的歌唱毫无影响。
【材料三】
名家对《昆虫记》的点评:
①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和书写。
——罗斯丹
②法布尔是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罗曼·罗兰
关于《昆虫记》的阅读
【材料四】
(作者心语)
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你们是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他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
——法布尔(相关言论)
“他的著作还有两种缺点:一是嗤笑解剖学家,二是用人类道德于昆虫界。但倘无解剖,就不能有他那样精到的观察,因为观察的基础也还是解剖学;农学家根据对于人类的利害,分昆虫为益虫和害虫,是有理可说的,但凭了当时的人类的道德和法律,定昆虫为善虫或坏虫,却是多余了。有些严正的科学者,对于法布尔颇有微词,实也并非无故。但倘若对这两点先加警戒,那么,他的大著作《昆虫记》十卷,读起来也还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鲁迅
“它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巴金
而它的三只单眼就像是红宝石做成的望远镜,探测着额头上方的空间。(把三只单眼比作“红宝石做成的望远镜”,有什么作用?)
我赞同 (填序号)的点评,因为。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甲】生机
汪曾祺
芋头
①一九四六年夏天,我离开昆明去上海,途经香港。因为等船期,住在一家华侨公寓的楼上。这是一家下等公寓,已经很敝旧了,跑澳门做鱿鱼、蚝油生意的小商人,准备到南洋开饭馆的厨师,很简单,有一条席子,米很白。菜是一碟炒通菜、一碟在开水里焯过的墨斗鱼脚,顿顿如此。墨斗鱼脚,因为这是海味。——我在昆明七年,很少吃到海味。只是心情很不好。
我到上海,一点着落也没有,真是前途缈茫。带来的钱,已经所剩无几。在这里又是举目无亲,连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都没有。我整天无所事事,就是觉到走廊上去看水手、小商人、厨师打麻将。真是无聊呀。
②我忽然发现了一个奇迹,一棵芋头!楼上的一個,一个很大的阳台,煤块里竟然长出一棵芋头!大概不知是谁把一个不中吃的芋头随手扔在煤堆里,没有土壤,仅仅靠了一点雨水,它,长出了几片碧绿肥厚的大叶子,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喜欢。
③这几片绿叶使我欣慰,并且,并不夸张地说。
豆芽
④秦老九去点豆子。所有的田埂都点到了。——豆子一般都点在田埂的两侧,叫做“豆·埂”,很少占用好地的。豆子不需要精心管理,把豆子撒到石头下面,说了一声:“去你的!”又把石头放下了。
⑤过了一阵,过了谷雨,立夏了,路过这块石头。他的眼睛瞪得像铃铛,石头升高了!他趴下来看看!豆子发了芽,一群豆芽把石头顶起来了。
⑥“咦!”
⑦刹那之间,秦老九成了一个哲学家。
长进树皮里的铁蒺藜
⑧玉渊潭当中有一条南北的长堤,把玉渊潭隔成了东湖和西湖。堤中间有一水闸,东西两湖之水可通。东湖挨近钓鱼台。“四人帮”横行时期,绕一个图,用钉子钉死。东湖被圈禁起来了。湖里长满了水草,没有人。湖中的堤上还可以通过,也可以散散步,更不能拍照。我的孩子有一次带了一个照相机,举起来对着钓鱼台方向比了比,很严肃地说:“不许照!”行人从堤上过,总不禁要向钓鱼台看两眼。
⑨“四人帮”粉碎后,铁丝网拆掉了。东湖解放了。岸上有人散步,遛鸟,还有人划着轮胎内带扎成的筏子撒网捕鱼,有人弹吉他、吹口琴、唱歌。住在附近的老人每天在固定的地方聚会闲谈。他们谈柴米油盐、男婚女嫁、玉渊潭的变迁……
⑩但是铁蒺藜并没有拆净。有一棵柳树上还留着一圈。铁蒺藜勒得紧,柳树长大了,把铁蒺藜长进树皮里去了。兜着铁蒺藜的树皮愈合了。鼓出了一圈,外面还露着一截铁的毛刺。
⑪有人问:“这棵树怎么啦?”
⑫一个老人说:“铁蒺藜勒的!”
⑬这棵柳树将带着一圈长进树皮里的铁蒺藜继续往上长,长得很大,很高。
(选自《人间草木》,有改动)
【乙】孙郁:汪曾祺正在被经典化的路上
【三联生活周刊】:最近十几二十年,汪曾祺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普通读者的关注,在文学界有一定关注,但和当时的主流作家比,您怎么看他在当时的这种边缘化?
【孙郁】:80年代文学的主流思潮是反思“文革”,属于新启蒙的一部分,主旨是提倡人道主义。而汪曾祺的几篇小说,还有他的散文都不在这个体系里。汪曾祺和主流话语是不一样的,他启用了另一套进入日常生活的话语体系。当时,他的文字把高大上的话语、虚假的文学拉回到日常生活。那种日常是散淡的,其中有中国传统文人人脉里精善秀雅的东西。它不是主流,可能只是一棵不高的小树苗,但声势不大,所以当时汪曾祺没有大红大紫。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汪曾祺80年代之后写作的作品在认可度和传播性上会高于他的早期作品?
【孙郁】:他60岁以后才开始被人们广泛注意,这跟他晚年作品的题材和风格有关。他上世纪40年代时期的作品整体上是空灵、无序的,语言里充满痉挛、战栗的感觉,读起来是隔着的,通俗地说就是不容易共鸣。退回到传统文化里,写现实主义的作品,这是他80年代之后创作观念的一个重要转变。他的经历帮助他后来的创作更回归传统和民间。汪曾祺是能够进入到民间文化和语言系统内部的。汪曾祺以感性的方式把从民间得来的东西呈现出来,永远地保存下来了,这恰恰是作家的贡献。民间的滋养调动的还有他早期的乡村记忆,40年代时他也写高邮,但写法和80年代之后很不一样。之前是有些精英视角,后来有了切实的经历之后,他更能体察底层的生活状态,还有生活的不易,并从生活中挖掘出美。
【三联生活周刊】:几乎是他去世之后,确切说是近十年,汪曾祺和他的作品被重新发现了。
【孙都】:虽然承接传统文化,承接“五四”传统,但汪曾祺是个当代作家,但这个语言无论在80年代还是当下,和时代的主流话语体系都有一定反差感。在80年代,他不喜欢宏大叙事,不喜欢虚假的个人经验,很多时候把道德感隐藏起来。《受戒》《薛大娘》这样的作品,他笔下的女性很多都是离经叛道的,这个非常现代。沈从文、鲁迅已经经典化了,汪曾祺正在慢慢地被经典化。相信再经过好多年以后,汪曾祺的成就要高于沈从文。
(选自20204.6《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
事物 | 环境 | 生长状态 | 共同特点 |
芋头 | 煤块里 | 紧靠一点雨水,在微风里高高兴兴地摇曳着。 | ③ |
豆芽 | 石头下 | ② | |
柳树 | ① | 带着一圈长进树皮里的铁蒺藜继续往上长,长得很大,很高。 |
我发现作者把文章命名为“生机”的原因是:④
【链接材料】
“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命的信心、信念。”——汪曾祺
【甲】
秋夜遇喜王处士①
【唐】王绩
北场芸蕾②罢,东皋刈③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乙】
醉后
【唐】王绩
阮籍④醒时少,陶潜醉日多。
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丙】
五斗先生传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尝言曰:“天下大抵可见矣。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途何为穷,而阮恸哭。故昏昏默默,圣人之所居也。”遂行其志,不知所如。
(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
【注释】①此诗即为作者归隐期间所作。②芸蕾:锄豆。③刈:割。④嵇康、阮籍:两人均为魏晋名士,嵇康曾写《养生论》。阮籍则因世风浑浊,常乘牛车,任其行走,至途穷,则痛哭而返。
文言语句 | 方法借鉴 | 字词释义 |
因以为号焉 |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 |
故万物不能萦心焉 | 课内迁移法:故君子有不战(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
不知所如 | 查阅词典法:①如同,好像;②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③如果,假如;④往,到。 | (填序号) |
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
途何为穷,而阮籍恸哭。
【示例】例句: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
分析:何足是“怎么能”的意思,语气强烈,意思是人生怎么能保养呢?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嵇康《养生论》的不认同。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