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龙岗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修改时间:2024-12-09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积累、梳理与运用(22分)

  • 1. 看拼音,写词语。

    她站在山顶,tiào  wàng远方,心中的jǔ sang一扫而空。 阳光洒在身上,她quán shén guàn zhù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那些有bān diǎn的小花也仿佛在分享着她的xǐ yuè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zháo)陆   (cēn)差 B . (páng)礴   沧海一(sù) C . (lěi)   威风凛(lǐn) D . (zhuō)   勉(qiáng)
  •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洒脱 别出心裁 顷盆大雨 B . 悬崖 彩虹 自做自受 C . 屹立 汇心 千钧一发 D . 爆发 马蹄 暴露无遗
  • 4.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群马驰   风知劲草 B . 严于己     纪 C . 未    时 D .    
  • 5. 下列句子中,俗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明因为驴唇不对马嘴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被大伙儿笑话。 B . 李刚打碎教室玻璃的事很快传遍了校园,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C . 方老师看着做错事的李刚等人,嫉恶如仇地说:“你们怎么会这么做?” D . 放学时,外婆站在校门口,慈爱地看着几百个孩子从她身边鱼贯而出。
  • 6. 下课了,几个同学在讨论古诗的有关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小明:“野旷天低树”,让我仿佛看见了旷野远处的天空似乎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 B . 小红:“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我这样读应该是对的。 C . 小刚:《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出了乡村秋夜的宁静优美。 D . 小雅:“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等闲”和“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等闲”意思一样。
  • 7. 从所学的古代诗词中发现,古人很早就将目光投向了宇宙。下列诗篇不能表现出这种向往之情的一项是( )
    A . 《宿建德江》——孟浩然 B . 《乞巧》——林杰 C . 《夜宿山寺》——李白 D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 8. 学期已近一半,李晓娟对已学课文进行了梳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草原》的第一自然段描写草原风光,在写景中融入了作者的独特感受,情景交融,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 B . 要想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一定要先说自己的想法,再分点逐条说明,更清晰明了。 C . 《竹节人》中,为完成“写玩具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个任务,可以先快速阅读全文, 找到相关句子,再仔细读。 D . 《穷人》把故事安排在狂风暴雨的寒冷夜晚,是为了表现小说主题“穷”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 9. 阅读理解

    《小英雄雨来》节选

    广阔的田野上,一块两块没有收割的豆子地,火焰也似的高粱穗儿,雪白的棉花球,耸入云天的白杨树,这一切都仿佛瞪着眼睛,等着看看鬼子怎样地踏到地雷上。

    雨来故意领着敌人从那写着几个大字的路边经过。一个个鬼子兵走过时,都战战兢兢地瞧一眼地上那行特别显眼的白粉笔字:“这儿是中国的土地!”

    雨来见很多鬼子兵的腿都打着哆嗦,腮帮子嘴唇乱动,心里说,他们在嘟哝些什么呢?诅咒天皇不该把他们送上中国这块可怕的土地吗?还是祈祷天皇保佑他们走出这天罗地网呢?如果他们是咒骂天皇,就狠狠咒骂吧!如果是祈祷,就最后祈祷吧!他们所抢夺的土地,马上就要变成他们冰冷的坟墓了。因为雨来已经把他们带到了真正的地雷阵。

    怎么脱身呢?雨来一边走着,心里打主意。

    鬼子队伍的背后河堤上,大路上,漫地里是地雷。前面的河堤上,大路上,漫地里也是地雷。离头前的第一个地雷只有两丈远了……一丈远了……还有几尺远了.

    雨来回头向鬼子指挥官说:“前面,地雷的没有啦!”雨来故意迈空了脚步,身子一歪,“哎呀!”

    叫一声,像一团小旋风似的滚进河里去了。

    雨来在水里游着。他故意从水里冒出头来,扬手喊了声:“救命一啊一一”就假装被波浪打进水里。接着,仿佛被涌起的波浪推上水面似的,又闪露了一下小脑袋,就沉进河底去了。

    (1) “雨来故意领着敌人从那写着几个大字的路边经过。”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提醒雨来回家的路 B . 对敌人的反抗和嘲讽 C . 指示地雷阵的位置 D . 标记田野的边界
    (2) 把敌人带进地雷阵后,雨来依靠 脱险。从中知道,他有一个了不得的本领是 
    (3) 文中画线的环境描写对于故事情节的推动有什么作用?
    (4) 雨来被称为“小英雄”。请你结合短文以及这本书的阅读经验,为雨来做人物推荐卡,至少从两

    个方面介绍雨来的小英雄品质,并用事例加以说明。

    英雄推荐卡

  • 10. 阅读理解

    材料一:

    一、开闭馆时间:9:00-18:00(17:00停止售票)

    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全票:50元/人;半票:25元/人;年票:100元/人/年

    三、优惠门票

    ⑴对6周岁(不含6周岁)至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居民户口簿、港澳台通行证以及学生证,实行半价优惠.

    ⑵持身份证或本市老年优待证的60周岁(含)以上的老年人凭身份证原件直接刷证入馆,未携带身份证原件者,请前往售票窗口换票免赀参观。

    ⑶对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的儿童凭身份证、居民户口簿、港澳台通行证换票免费参观。

    材料二:

    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的故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著名诗篇均是在此期间所做。这些作品中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及对国家和人民深切关怀的表达,与草堂的环境、诗人的心境紧密相连。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杜甫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

    杜甫草堂的建筑风格独特,主体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屋顶覆盖茅草,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草堂内部布局简洁明快,空间感强,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与实用性。草堂内设有照壁、正门、大廨(xie)、诗史堂、柴门、工部祠等建筑,它们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他附属建筑。草堂四周环绕着苍翠的竹林和清幽的山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环境。

    材料三:

    (1)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十一假期,同学纪小明和75岁的爷爷、上大三的哥哥不远千里去杜甫草堂游览。他们带齐证件,只需要花费50元钱购买门票。

    ②游览杜甫草堂如果最少需要3小时,纪小明一家最迟应该在15点之前购票入园。

    (2) 爷爷要了解杜甫草堂的建筑风格,需要仔细阅读材料 从中可以知道草堂的建筑特点有: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 纪小明拍了很多照片,连发了好几次朋友圈。不宜做文案的一项是( )
    A . 青瓦红墙,翠竹摇曳,仿佛还能听见千年前诗圣的低吟。 B . 《春夜喜雨》的舒畅、《绝句》的清新,都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 C .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只欢迎文学修养高的人,小学生不宜前往。
    (4) 吴晨晨在看到纪小明发的朋友圈后,也想去看看,希望纪小明推荐一条合理的游览路线,游览完茅屋故居、大雅堂、浣花祠、草堂影壁、少陵碑亭、诗史堂这六处主要景点。

    门进入→门出

  • 11. 阅读理解

    吃橘子

    ①班级举行朗诵比赛,我们组获得了第一名,组长在众人无比羡慕的目光中,领回了奖品—一几只橘红色的、发着亮光的橘子。

    ②课间操结束一进教室,又热又渴的组员们围着组长的课桌站着,眼晴都盯向圆溜溜的橘子,在此起彼伏的“嘶溜嘶溜”的吸口水声中,时不时冒出“怎么还不吃呢”“快点儿分啊”这样迫不及待的催促声,一只只不听话的小手早已蓄势待发,随时准备伸向橘子。组长扫视了一圈,表情严肃:“注意风度,我们的吃相,其他组可都看着。”王小利用力咽下要淌出的口水:“就是,形象比吃更重要!”说着,就抓向一只橘子。唐涵羽眉毛倒竖:“王小利,过分!”刘佳佳、杨好好两个人直接把王小利往后拽了两步,让他远离了桌子。

    ③桌前再次安静下来,没有人再乱动。组长这才把橘子一个一个分到组员手中。轮到王小利了。组长分了一个给他,可他另一只手还张着,眼巴巴地看着组长:“再来一个呗?”“不行啊,一人一个刚刚好,”组长无奈地摇摇头,又叮嘱大家,“都慢点儿吃,别噎着。”

    ④大家点头答应着,拿过橘子开始剥皮,那带着甜味儿的清香在教里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好香啊!”“我也想吃!”橘子特有的味道刺激着全班同学的嗅觉,他们抽动着鼻子,满脸的羡慕与神往。

    ⑤可能是感受到将面临被抢的危机,王小利麻利地撕扯下橘子皮,把还带着白色橘络的果肉对准自己张开的大嘴塞了进去,只三两口,似乎连嚼都没嚼就收进了肚子里,然后轻松地长舒了一口气。刘小默左手托着剥好的橘子,右手的拇指、食指捏着一瓣,轻轻扬手送进嘴里,不紧不慢地嚼着,居然吃出了品荼般的优雅。杨好好好像很珍惜自己的奖品,眯着眼小口小口地品尝,半天解决一瓣,再小心地掰下另一瓣,一脸的满足。此时他的橘子还剩下大半个.小组成员们吃得专注,吃得惬意,享受着这属于他们组的幸福时刻。

    ⑥除了王小利。他此时东瞅西望,最后把目光锁定到杨好好的半个橘子上,像饥饿的狼见到了肉那样专注。组长狠狠瞪了他一眼.看到了组长的警告,他赶紧老实地坐到了自己的板凳上,嘴里还嘀咕着:“我就看看,我不抢……”可是,没坐端正两秒,他就弯腰好像要捡掉在地上的东西,随后身体隐没于桌子下面,最后整个人匍匐在地上,手脚并用,偷偷爬向杨好好。杨好好不知道有敌来抢,可半只橘子却不翼而飞。等他反应过来,才发现地上的王小利。组长眼疾手快,一把抓过王小利的 “赃物”,还给了杨好好,说:“小心,老鼠凶猛!”王小利只好悻悻离开。

    ⑦组员们的橘子渐渐都入了肚子。大家安心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还不时回味着,都说,同样是橘子,但这次吃的是最美味的。

    (1) 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蓄势待发:

    ②惬意: 

    (2) 文章②~⑦自然段围绕“吃橘子”,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四个场景。

    ②组长分发橘子;

    (3) 关注王小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结合相关情节,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王小利说的“就是,形象比吃更重要”这句话中,看出他是一个注重个人形象的孩子。 B . “像饥饿的狼见到了肉那样专注”的神态描写,表现出王小利凶狠的个性。 C . 从“张开大嘴倒了进去”“老实地坐到”“嘀咕”等动作,可见王小利既贪吃,又不失可爱。
    (4) 找出文中一处点面结合的描写,然后写出其中“点”和“面”的相关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5) 同学们“都说,橘子常吃,但这次吃的是最美味的”。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至少说出两个原因。

三、表达与交流(30+3=33分)

  • 12.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感受生活的美好!生活中,你最喜欢做什么事?当做着喜欢的事情时,你的心情如何?随着心情的变化,周边的环境是否也有了不同?写一写,和大家分享一下。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语句通顺,不少于450字。

    提示: ⑴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语句流畅,条理清晰;

    ⑵习作中不得出现学校名称和真实姓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