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毕业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29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书写。

  • 1. 认真抄写下面这段话,请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

    ——习近平

  • 2. 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传统节日富有厚重的精神寄托:春节biān pào声声,锣鼓xuān nào,寓意着wàn xiàng gēng xīn;清明细雨蒙蒙,最是寄托亲人的āi sī;端午温馨祥和,让人不禁怀念当年pái huái在汨罗江边的爱国诗人屈原……

  • 3. 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yǎn)然 瘦(xiāo) 咋咋(zǎ)呼呼 B . (mēn)饭 驰(chěng) 一(hōng)而散 C . (zhuó) 入场(juàn) 微波粼粼(lín) D . (zhà)栏 单(bó) 压(zhòu)
  •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书籍 居高临下 司空见惯 B . 璀灿 全神贯注 自做自受 C . 威胁 沧海一栗 别出新裁 D . 慷概 威风凛凛 嘎然而止
  • 5.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听了这个故事,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 B . 通过读《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使我受到了深刻的启发。 C .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D . 班会课上,我们通过并讨论了“告别母校”的活动计划。
  •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B .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 .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D .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 7. 周末曙宝去美术馆参观书法作品展,曙宝很喜欢赵孟頫的书法,特别是他的楷书,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你觉得下面哪一幅书法作品是赵孟頫写的呢?( )
    A . B . C . D .
  • 8. 根据要求填空。
    (1) 汉语是一门“雅”的艺术,当与对方交谈获益良多时,我们可以用“,胜读十年书”来表达感激之情;当朋友不听取他人正确的建议时,我们可以用“,忠言逆耳利于行”来劝告;当同桌懈怠学习时,我们可以用“,一字值千金”来提醒。
    (2)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盈盈一水间,”是源自七夕的浪漫:“,不知秋思落谁家”是独属中秋的思念;“,寒食东风御柳斜”则描摹了寒食节的风光与习俗。
    (3) 诗言志,寥寥数语,写尽人间喜乐哀愁。读“,当春乃发生”欣喜之情跃然心间;读“?门前流水尚能西!”令人领觉心胸豁达;读“我心伤悲,”一股浓浓的哀伤弥漫心头。
  • 9. 学校开展阅读节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其中。
    (1) 大队部为同学们推荐许多好书,请你根据下面的推荐语,选一选对应的书籍名称。(填序号)

    A.《鲁滨逊漂流记》

    B.《骑鹅旅行记》

    C.《汤姆•索业历险记》

    ①一群孩子为了摆脱繁重的课业,用冒险改变自己的环境,用冒险实现自己的理想。

    ②这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作品,翻开它,你会看到一个人如何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如何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

    ③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经典童话,一个“熊孩子”的蜕变奇旅。

    (2) 阅读中,海娃阅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并根据书本内容画了一幅人物关系图,请根据你的阅读经历,帮助海娃把这幅人物关系图填写完整。

二、阅读与鉴赏。

  • 10. 王冕好学

    明•宋濂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注释】①陇:田埂;②辄(zhé):总是(常常),就;③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④曷(hé):同“何”,为什么。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准确的一项是( )。
    A . 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 B .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C .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D .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2) 用自己的话解释古文句意。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3) 读小古文,完成表格,用原文填空。

    学习的地点

    认真学习的正面描写

    好学程度的侧面描写

    暮归,忘其牛。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4) 与这则小古文所揭示的道理不相符的故事选项是( )。
    A . 凿壁偷光 B . 囊萤映雪 C . 卧薪尝胆 D . 悬梁刺股
    (5) 我校六(1)班,将要举行“学习是苦还是乐”的班级辩论会,你持怎样的观点?结合本则小古文及平常的学习积累陈述自己的理由。
  • 11. 现代文阅读鉴赏。

    ①我去赶年集,总是特意寻找窗花。那手工剪出的红窗花,每一幅都经由一双灵巧的手抚摸过,充满智慧和爱意;剪刀裁出的线条简约而质朴,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

    ②窗花承载着我美好的记忆。幼时乡下的冬日,红彤彤的炭火盆旁,女人守着针线笸箩,用小刀在红纸上勾画自己的梦。剪了一辈子窗花的奶奶,头白了,耳背了,眼花了,可仍能剪窗花。她戴着花镜盘腿而坐,小巧的剪刀在指尖轻盈地旋转、舞蹈。左旋右转之间,一朵朵美丽的窗花在她手中慢慢绽放。剪着剪着,奶奶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光,勾起了她对劳动岁月的记忆。嘴角笑起两朵花儿……

    ③日头升上来又落下去,窗棂纸暗下去又亮起来。那些盛开在笸箩里的窗花,耐心地等着好日子到来。到年关,女人们刮掉旧窗纸,给窗棂掸去尘埃,贴上崭新的白纸。那雪白的新窗纸,将覆盖过往日子里的辛劳,给平实的生活增添浪漫。

    ④新封的窗太素淡了,像茫茫的雪野,要开些花儿才有生机。等过了年,春就到了,是应该红红火火地开着花迎接它。于是,人们将红彤彤的窗花张贴在雪白的窗纸上。窗花是枝头飞翔的诗歌,是心头传承的薪火。

    ⑤每年春节前,我都抽空剪几幅自己的窗花。我的窗花师父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十几年前她家从农村迁到城里,在家剪窗花分给亲戚朋友。后来,不断有人联系购买,于是她把剪窗花做了自己的事业。

    ⑥老人的窗花有传统的样式,也有女儿给设计的新颖花样。我买窗花都是买双份,一份贴在窗上,一份收藏着用来自己学着剪。从最简单的花样开始,从笨拙渐渐娴熟,线条由粗陋渐渐圆润。

    ⑦去年我买了一套胶州秧歌人物的窗花,共十二张,人物栩栩如生,动作鲜活动感。把它们一一张贴到窗上,屋里登时热闹起来,就像在炕头上演了一场秧歌大戏。新年的阳光里,这些窗花就像活的一样,彩绸飞舞,扇子翻飞,耳畔似乎响起锣鼓唢呐的欢畅曲调。

    ⑧不经意抬头往外看,见对面人家的玻璃窗上也贴着这种窗花。小区喇叭里响着热闹的《春节序曲》,屋角的红灯笼在风里晃动着。那一刻,我感觉窗花上的舞者都在舞动,舞得旖旎多姿,舞得虎虎生风。团团祥和的喜气笼罩着家家的春节。

    (1) 曙宝读完文章,发现本文围绕窗花写了多个场景多件事,请你帮他梳理内容,完成图示。

    (2) 曙宝有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批注,你也来试试吧!读读画线的句子,把你的理解批注下来。
    (3) 第②段最后写道:“剪着剪着,奶奶思绪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光,勾起了她对劳动岁月的记忆,嘴角笑起两朵花儿……”曙宝看着剪纸作品,还跟着作者仿写了几个画面,你也来写写。

    剪着剪着,奶奶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光,勾起了她对劳动岁月的记忆,嘴角笑起两朵花儿。她剪出,剪出,剪出忙于秋收的老者赶着满载的马车走在回家的路上。

    (4) 读完文章,曙宝又去了解了与窗花有关的知识,并和同学进行了讨论。你也来参与一下吧!

    中国窗花剪纸作为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海娃:是的,特别是结尾(写写结尾的作用和意义),我感受到了这一民俗活动独特的意韵。

    可是“窗花”貌似是像我奶奶这一辈的人才会剪,才会贴,现在生活中已经不常见了。

    我觉得现在“窗花”已经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了。你看文中第⑤﹣⑧段:(说出一点来阐述如今“窗花”艺术已得到传承和发扬。)

    非常赞同,作者在第④段中说“窗花是枝头飞翔的诗歌,是心头传承的薪火。”她对窗花是有独特的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窗花艺术的深深喜爱之情,也显示出窗花艺术的巨大魅力。让我们一起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广大。

    (5) 你参加了非物质文化地产的宣传活动,活动中有一位记者要采访你,请你结合图中的窗花作品即兴发言,宣传窗花艺术。

三、梳理与探究。

  • 12.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在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主题周“游在宁波”主题月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宁波十景十线”正式发布,天一阁•月湖景区登上“十景”榜首。

    【材料一】

    “宁波十景”参选简介

    “葺成世界三千景,占得鹏天九万风。”宋代钱公辅曾作诗感叹月湖风光。

    天一阁•月湖景区由天一阁与月湖两大景区组成,天一阁位于月湖芙蓉洲。

    这里湖色书香,书院林立大儒汇聚,传承着甬城千年的文脉;也有承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高丽使行馆,寄托宁波籍院士乡情的院士林,吴冠中笔下《双燕》图原型袁宅等景点景观。

    这个地方焕发着“书香宁波”“诗画浙江”的隽永魅力。

    【材料二】

    “天一阁•月湖”成为5A级景区

    ①2018年10月,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的天一阁•月湖景区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以来首批公布的九家5A级旅游景区之一。

    ②天一阁•月湖景区位于宁波市中心地段,由天一阁博物馆与月湖两大核心景区组成,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东至镇明路,南至三支街,西至护城河西侧河岸,北至中山西路。景区历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50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

    ③月湖是宁波的母亲湖,始凿于唐,于北宋年间形成“十洲”胜景,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月湖历来为文人雅士荟萃之地,素有“浙东邹鲁”的美誉,王安石、曾巩、杨简、范钦、黄宗羲、全祖望等。或为官,或隐居,或讲学,或著书,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浙东学术文化。月湖之畔的高丽使馆遗址,见证了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友好往来的历史,展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历史长度。现代大家余秋雨的《风雨天一阁》、魏明伦的《宁波月湖铭》、吴冠中的《双燕》以及诸多名家作品,展现了景区巨大的旅游资源吸引力。

    ④天一阁博物馆坐落于月湖西岸,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私人藏书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数百年间,天一阁以其坚忍和顽强,奇迹般地打破了藏书楼固有的命运,成为中国藏书文化的典范。乾隆皇帝为庋藏《四库全书》这部鸿篇巨著修建的七座皇家藏书楼“南北七阁”,即仿效天一阁的形制而建。天一阁现藏古籍30余万卷,书画4400多幅,家谱500余种,地方志2万册,馆藏的神龙本《兰亭序》帖石,被誉为传世《兰亭序》当中最好的版本,是中华书法艺术的瑰宝。天一阁以其悠久精深的藏书文化、宛如天开的园林艺术和古朴典雅的古建筑风格,为宁波赢得了“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美名。

    ⑤景区官网、微信公众号齐上线。电子地图、语音导游、免费WiFi等提升景区智慧化程度;名人名家为景区题词、创作、朗诵晚会、中秋灯展等活动立体展现景区风采,让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景区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一路攀升……

    ⑥目前,景区内已设置1个游客中心、5个游客服务点、配备20余位工作人员,为游客提供咨询投诉、导游讲解、医疗救助等服务;打造自助读书服务体系,让市民和游客在优美的园林中品味读书乐趣。

    ——摘自《浙江新闻》,有删减

    【材料三】

    月潮景区部分景点

    景点:月湖双燕•袁宅

    月湖景区的花屿临湖建筑——袁宅。当年,吴冠中先生曾在此地写生,并创作了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双燕》。从对岸看袁宅,仿若一幅“粉墙黛瓦,双燕翩跹”的画卷。游客可身临其境,体悟吴冠中先生

    那份才华和情怀,正如他所说的“即使双燕飞去,乡情依然”。

    景点:院士林

    1999年,路甬祥、朱高峰等32位宁波籍院士专程返乡,在月湖种下了这片银杏院士林,每棵银杏树上都挂着一位宁波藉院士的名片。金秋时节。银杏林一片金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景点:月园

    作为宁波月湖公园月湖十景之一,它既保留了明末清初古建筑的风格,又辅以仿南宋风格的亭,廊,轩,榭以及假山奇石,小桥流水,因路绿化等,形成以亭台楼阁相映成趣的江南园林独特风格。

    景点:水则碑

    中国现存最早的水文观测站,由南宋名臣吴潜建造。这座牌石不仅见证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也体现了月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1) 阅读上述材料,梳理“天一阁•月湖”景区能入选“宁波十景”和国家级“5A级景区”的理由,填写在下面的图示中。(至少写出三大理由)

    (2) 如果让你介绍天一阁,是否会将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引用到介绍中,谈谈你的看法。
    (3) “天一间•月湖”景区在参选简介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个地方焕发着‘书香宁波’‘诗画浙江’的隽永魅力”,请结合提供的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下你的理解。
    (4) 有位对建筑很有研究的游客想游览“天一阁•月湖”景区。因为时间紧,最多只能走三个地方,请为他安排游览路线。
    (5)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处景点,为它做个解说。

四、表达与交流。

  • 13. 还记得立夏节和小伙伴们一起拄蛋的快乐时光吗?还记得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和家人一起包粽子、尝粽子的幸福场景吗……中华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个地方在过传统节日时,都有各自的民风民俗,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请选择一个你最喜爱的传统节日,来展示家乡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注意:可以介绍家乡的习俗特色,也可以把你参加习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写具体。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字数400个左右。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