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评试卷

修改时间:2024-09-23 浏览次数:7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积累运用(30分)

  • 1.  默写古诗文。
    (1)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矜》)
    (2) 关关雎鸠,,君子好逑。(《关雎》)
    (3)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蒹葭》)
    (4)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桃花源记》中作者以声衬静,写桃花源内环境宁静的句子:
    (6) 八月湖水平,。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ī bàn( ),容不得闭塞。
    (2) 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zhě zhòu( )变形。 
    (3) 那时自己对rén qíng shì gù( )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4) 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tiān yī wú fèng( )。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22届中国汕头(澄海)国际玩具礼品博览会于4月1日在汕头博览中心开幕,此次博览会邀请了海内外客商来汕参展合作。 B . 联合国几经斡旋 , 希望美国放弃对叙动武,因为战争一旦爆发,叙利亚人民将遭受巨大的痛苦。 C . 因为这个项目技术含量高,攻关难度大,所以涉及的研究领域至今无人问津 D . 这道数学压轴题虽然很难,但我经过周而复始的思考,终于找到了解题方法。
  • 4.  下列句子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后疫情时代的抗疫与经济合作中,中国追求的不是一枝独秀,就是百花齐放,春色满园,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将“就是”改为“而是”) B . 第二届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上,超过500家国内外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参展,行业各方展示、合作、对接、交流在展会中得到充分释放。(把“合作”和“对接”调换位置) C . 最新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孩子身心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把“能否”删掉) D . 热播剧《狂飙》的成功之处,在于该剧通过安欣与高启强二十余年难以分解的命运纠葛,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偶然性的缘故。(把“在于”改为“是因为”)
  • 5. 龙湖实验中学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初二级举行了“校园诗词大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内容(不超过12字)。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热爱诗词成为校园新风尚,营造坚定文化自信的校园氛围。我校初二级开展了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题的校园诗词大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冠亚季军、校园诗词大赛十强、优秀奖10人、优秀组织奖5个(班级)和优秀指导老师等奖项。通过比赛,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 根据《经典常谈》的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名目

    诗词溯源

    内容

    发展情况

    《诗经》和具有楚文化独特光彩的①(作品名称)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发展史的源头。汉代②“”以叙事为主;晋代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诗兴盛,齐武帝永明年间,“声律说”大盛。到了梁简文帝,又加新变,专咏艳情,称为“宫体”;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称为近体;不是谐调的诗,称为古体。

    认识名家

    诗词歌赋,流派各异,名家辈出。阮籍作《咏怀诗》八十首,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诗; ③第一个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④的影响直贯到两宋时代,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学他的。

    (3) 下列各项对相关作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古诗十九首》旧传是最早的五言诗。 B . 《楚辞》中的《离骚》是千古流传的杰作,篇中屈原将怀王比作香草,他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又将贤臣比作美人,“美人香草”从此便成为政治的譬喻,对后来解诗作诗的人影响很大。 C . 南朝宋代鲍照有《行路难》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对唐代的李白、杜甫影响很大。 D . 左思的《咏史诗》,郭璞的《游仙诗》,借古人和神仙抒写自己的怀抱,为后世所宗。
    (4) 为了让此次诗词竞赛活动更有仪式感,给参赛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负责人策划给每位参赛者颁发一枚会徽留作纪念,并向全级学生征集会徽的设计。下图是小传和小广设计的会徽,请仿照例句完成另一个句子组成对偶句,帮小传和小广完成设计的解说词。

    癸卯兔年,相约诗词盛会,拂去历史尘埃,彰显诗词华采。

    龙实学子,共赴诗词竞赛,

二、阅读(4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如鸣珮环,心

    ②日光下 , 影布石上

    神寒骨,悄怆幽邃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 【乙】

    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祠之上,两山墙立,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其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黛蓄膏渟。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颏颔龂齶。其下大石杂列,可坐饮食。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

    自是又南数里,地皆一状,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田。始,黄神为人时,居其地。是游乎! 

     元和八年五月十六日,既归为记,以启后之好游者。

    (节选自柳宗元《游黄溪记》)

    【注】①黄溪:在今湖南祁阳大忠桥湘江水系。②黄神祠:黄溪居民所立祠堂。③揭水:撩起衣服,涉水而行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石皆巍 , 临峻流

    归为记

    (4)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5)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写景,通常会融情于景。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作者在这两篇文章中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 7.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面临的几大环境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大气质量受到影响,全球气候变暖。这将导致灾难性天气频发,森林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将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二、臭氧层被破坏

    臭氧层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许多科学家认为,氟利昂作制冷剂及在其他方面使用,会使臭氧层被破坏。氟利昂由碳、氯、氟组成,其中的氯离子释放出来进入大气后,能反复破坏臭氧分子,自己仍保持原状,因此尽管其量甚微,也能使臭氧分子不断减少而形成“空洞”,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能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影响生态平衡。

    三、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其成因有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森林灾害、岩石风化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料、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尤以后者为甚。水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来自:(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而造成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6)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水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工业排污致使作物减产,品质下降,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地球,人类,正遭受着越来越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应该及时行动起来,一起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

    材料二

     什么是低碳经济呢?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它的基础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它的目标是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它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材料三

    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利用低碳的科技创新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低碳生活虽然主要集中于生活领域,主要靠人们自觉转变观念并加以践行(附调查表格),但也需要政府营造一个助推的制度环境,包括制订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等政策,实施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等措施,也需要企业积极跟进,加入发展低碳经济的“集体行动”。实现低碳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附表格:

    认识与行为

    低碳理念

    生活方式

    生活习惯

    初中学生

    85%

    65%

    50%

    做工人员

    75%

    75%

    65%

    退休老人

    50%

    85%

    90%

    关于“不同人群与低碳生活”的调查(共1000人)

    (1) 对以上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臭氧层是一个很强大的大气层,氟利昂中的氯离子释放出来进入大气后,能破坏臭氧分子,因为其量甚微,所以不会使臭氧分子减少而形成“空洞”。 B . 大气污染的成因有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森林灾害、岩石风化、核爆炸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料、汽车尾气等),尤以后者为甚。 C . 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灾难性天气频发,森林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将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D . 文中调查表可得出结论:年纪越轻,了解低碳理念的人越多,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越符合低碳要求;年纪越大对于低碳理念了解的人越少,生活方式和习惯就越不符合低碳要求。
    (2) 根据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给“低碳经济”下一个定义。
    (3) 结合材料,说说为了实现低碳生活,政府、企业、个人分别可以做些什么。(请各举一例)。
  • 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陪父母看戏

    刘玉新

    ①自从春晚走进了电视,就很少现场看戏了。

    ②那天夜晚,是个意外的惊喜。中央民族歌舞团来到了长阳,中央一级的歌舞剧团在清江演出并不多见。

    ③于是,我决定一定要陪父母看场戏。年近八旬的父母长年在地里劳作,少有机会现场亲眼看到这么高级别的歌舞表演。他们一听说,立马答应去看。

    ④当我们入座的时候,剧务人员正在调试灯光和音响,礼堂的楼上楼下很热闹。父母是第一次坐在这么好的礼堂看戏,看得出来,他们有些局促也有些紧张,戏还没开始,就生怕挡住了别人,很在意前后左右的议论。

    ⑤我心里明白,歌舞类的表演隔这么远,既看不清演员的长相,也看不清动作的细节,只能凭感觉看看舞蹈队形,听听演唱的歌声。

    ⑥现场看戏,或许找的就是这种感觉,舞台的感觉,色彩的感觉,声音的感觉,真实地让人觉得触摸到了节目的厚度、高度和宽度。

    ⑦这种感觉,我曾带着父母游览车溪的时候有过。在车溪看民俗表演,母亲一听就特别熟,不仅喜欢看,还时不时地跟着哼几句。那天,母亲算是又找到了年轻时在大队戏台上的感觉。几十年过去了,她没想到,当年的山歌小调如今还有人专门表演,那调门、那身姿、那行头比过去更好,舞台的背景更漂亮,加上现代化的声光色电,看一场演出就像是过年看大戏。

    ⑧为了找到感觉,我特意又带父亲参观了王家坝人民公社,从墙上的语录到食堂门口的记账黑板,从过道走到戏台子,父亲一边看一边点头,那是他曾经有过的生活。他看着我,虽然没多说话,但那意思分明告诉我,生活的积淀值得记忆,记忆的点滴需要回味。

    ⑨看着两个老人津津有味地看戏,我的思绪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小时候,我们常常追着赶着父母去看戏看电影。最小的一个,不是母亲从怀里朝上举着看,就是骑在父亲脖子上看,至于他们看没看,若干年后才懂得,他们看戏只是顶了个名。一大堆孩子,管了小的又怕丢了大的,一门心思都在孩子身上,哪还有精力去看台上究竟演了些什么呢?

    ⑩印象最深的是我六岁那年,资丘举办白求恩展览,其诱惑力不下于看戏,我死缠烂打要跟着父亲去,父亲没法子,只好连夜带着我赶路。人山人海,没地方坐下,更没地方睡觉。我几乎是被父亲拎着胳膊一路踮着脚小跑去的。一路所过,我看到的尽是别人的后脑壳和脚后跟,来回六十多里路,当我一头趴在自家堂屋的时候,我浑身的筋骨都散架了。

    ⑪现在,我们长大了,不再需要举着顶着了,也不会死缠烂打了,但父母也老了。来的路上,我们一人搀扶一个,不是他们已走不动,而是从小就传递给我们的一种爱意,自然而然地延续了下来。或许就像小时候举着托着我们看戏一样,搀扶成了一种亲近,搀扶成了一种守护,搀扶也成了一种感情上的无言交流。

    ⑫趁着台上换场的时候,我拧开矿泉水瓶盖,递到父母手中,解解渴,也驱驱热气。交谈中,父母都说节目好看,到底是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表演,水平就是不一样,来得值!

    ⑬节目一个一个地演,我看到父母看得很专注,生怕漏掉一个细节。散场的时候,我们等别人都出了礼堂才退场。

    ⑭天空蔚蓝,一轮明月照得泉溪河的水面上波光点点。风拂过小桥,人走在上面,很凉爽很舒服。以后还有好戏看,我依然要带上父母,就像小时候回家伏在父母的肩背上,醉在月色里,醉在好戏里。

    (1) 按照事件发展脉络,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内容。

    ( )——在礼堂陪父母看戏——( )——回忆父亲陪“我”看展览——( )

    (2) 请自选角度赏析第⑪段划波浪线句子。

    或许就像小时候举着托着我们看戏一样,搀扶成了一种亲近,搀扶成了一种守护,搀扶也成了一种感情上的无言交流。

    (3) 结合全文,理解⑦⑧两段的作用。
    (4) 本文第⑭段和链接材料都写到“好戏”,说说你对“好戏”的理解。

    【链接材料】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社戏》)

三、作文(50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进行写作。

     成年后的鲁迅念着那夜的社戏与豆香,故土已远,但天真的童年时光不能缺席,那是他温暖的港湾;黄沙弥漫的陕北高原即使贫瘠,但昂扬的生命力不能缺席,那是汉子喷薄的渴望;理性地观察大雁,但欣赏的温暖眼光不能缺席,那是科学家的诗意大爱;纵一别后远隔千山,但知己不能缺席,那是天涯孤寂却仿若比邻的宽慰……不能缺席的可以是某种情感、某种品质,也可能是某个人、某段经历、某种风景等等,它们都会成为你生命中的馈赠。你的生命中也有这样的不可或缺吗?

    请以“不能缺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充完整题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卷面整洁,不少于 600 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