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综合题能力提升

修改时间:2023-08-23 浏览次数:293 类型:单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火柴头原本是一种不被磁铁吸引的物体,但火柴头烧过之后,却能被磁铁吸引。原因是很多火柴头用氧化铁着色,点燃后会与木棒中的碳反应产生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碳等。由此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 Fe3O4与Fe2O3磁性不同,体现他们物理性质不同 B . Fe3O4中铁的质量分数大于Fe2O3 C . 火柴头燃烧的方程式为C+O2+6Fe2O3 4Fe3O4+CO2 D . 火柴头原本不被磁铁吸引是因为不易被磁化
  • 2. 在甲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然后再滴加乙溶液,当滴至甲、乙两物质正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紫色;再继续滴加乙溶液时,溶液呈红色。在上述过程中,表示溶液的 pH(纵坐标)与滴加乙溶液的体积 V(横坐标)之间的关系的正确图象是(    )
    A . B . C . D .
  • 3. 将稀硫酸分别滴人盛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液体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甲试管产生大量气泡;乙试管出现白色浑浊;丙试管变成红色液体;丁试管无明显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是碳酸钠溶液 B . 乙是氯化钡溶液 C . 丙可能是酚酞 D . 丁溶液可能是碱溶液
  • 4. 某物质与盐酸相遇会产生气泡,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
    A . 碳酸钙 B . C . 小苏打 D . 食盐
  • 5. 下图是收集、吸收某气体的装置(A 装置收集气体,B装置吸收多余气体)。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如下表,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密度比空气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pH

    >7

    <7

    >7

    <7

    A . A B . B C . C D . D
  • 6. 推理和归纳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大多数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 . 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 . 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D .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 7. 关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pH 不断减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B . 将一定量的盐酸与 pH=12 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C . 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说明两者不反应 D .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 8. “归纳法”是“根据收集的证据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结论的得出没有应用归纳法的是(   )
    A . 木炭、硫等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由此得出氧气具有助燃性 B .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得出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 . 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并测出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由此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D . 观察发现多种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由此得出植物细胞具有细胞核
  • 9.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oa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B . c点溶液的pH>7 C . b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D . x值为106.0
  • 10. 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②取实验①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③取实验①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CO2 , 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判断白色粉末。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CuSO4、Na2SO4 B .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BaCl2 C .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BaCl2、NaOH D . 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 NaOH
  • 11. 小科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 AB 段的化学反应是:Al2O3+6HCl=2AlCl3+3H2O B . A 点盐酸浓度最低 C 点盐酸浓度最大 C . CD 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 D . D、E 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
  • 12.

    下列各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甲表示向一定量硫酸铜和硫酸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 乙表示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 丙表示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双氧水 D . 丁表示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13. 将36.5克的稀盐酸和4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则所得溶液的pH (    )

    A . 一定等于7  B . 可能等于7  C . 一定大于7    D . 一定小于7
  • 14.  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u2+、K+、NO3、0H . 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质可做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B . 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 C . K+和OH来自同一工厂 D . H+和K+来自同一工厂
  • 15. 某工厂原来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所排废水中的硫酸,现改用氢氧化钾溶液中和以得到钾肥,若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此时碱流量阀调节的方法是(  )

    A . 不用变动  B . 减小流量  C . 加大流量 D . 无法确定
  • 16.  将O2、C、CO、CuO、NaHCO3、稀盐酸六种物质两两混合,有CO2生成的化学反应有(  )

    A . 3个 B . 4个 C . 5个  D . 6个
  • 17.  下列各组中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 HCl、CuSO4、KCl、Ma2SO4 B . Na2CO3、Na2SO4、HCl、H2SO4 C . K2CO3、NaOH、HCl、BaCl2   D . HCl、NaOH、CaCl2、KNO3
  • 18.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 . K2CO3、HCl、CaCl2、KNO3  B . (NH42SO4、NaNO3、NaOH、KCl C . NaCl、Na2SO4、H2SO4、Ba(NO32 D . CuSO4、NaOH、NaNO3、NaCl
  • 19.  为除去食盐溶液中的SO42、Ca2+、Mg2+ , 进行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加适量稀盐酸;③加过量NaOH溶液;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⑤③④①② B . ⑤④③②① C . ③④⑤①② D . ④③⑤①②
  • 20.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二、填空题

  • 21. 在研究鱼骨成分时,把鱼骨浸泡的白醋中,白醋中约含 5%的醋酸,醋酸具有酸的通性。
    (1) 在白醋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色。
    (2) 鱼骨放入白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一段时间后鱼骨变软,软了的鱼骨中的主要成分是(选填“无机盐”或“有机物”)。
  • 22. 市场上出售一种“污渍爆炸盐”,宣称“含天然活性氧,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标签上写有:使用时,建议用橡胶手套。小科查阅资料后获悉:“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Na2CO4),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其水溶液呈碱性,溶于水后,会生成碳酸盐和另一种化合物。

    (1) 请写出“爆炸盐”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盐的化学式 。
    (2) 为验证另一种产物是否为过氧化氢,应选择装置
  • 23. 豆腐富含蛋白质,深受人们欢迎,其制作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甲。

    (1) 图甲的工艺流程中,磨浆属于变化。
    (2) 大豆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图乙种子结构中的(填序号)
    (3) 将豆腐花压制成豆腐的过程就是将豆腐与其中的水分离,该过程与图丙中哪一个实验相同? (填序号)
  • 24. 尿素[化学式为CO0(NH2)2]是常用的化肥,下图为制取尿素的反应微观示意图。

    (1) 向土壤中施加尿素,对农作物生长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填选项字母)。
    A . 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B . 使枝叶浓绿茂盛 C . 增强抗倒伏能力
    (2) 写出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
  • 25. 某锥形瓶盛有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 100g,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 点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2) 反应到 B 点所得溶液质量的增加量200g。
  • 26. 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氮元素的化合价,横坐标表示物质类别,图中字母代表含氮元素的常见物质。

    (1) A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类别是
    (2)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误食后易引起食物中毒,点表示亚硝酸钠。
    (3) 若往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E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27. 张老师上课时做了趣味实验:他选择了一种指示剂(无色酚酞试液或紫色石蕊试液)、稀盐酸、稀NaOH溶液。他先用玻璃棒蘸取某种指示剂在白纸上写上“化学”,可是学生什么也看不见。然后用某种物质喷洒在白纸上,出现了红色的“化学”二字。接着,又向纸上喷洒另一种物质,红字消失。则他选用的指示剂是,先喷洒的物质是,后喷洒的物质为。如果选用另一种指示剂情况会.


  • 28. 现有A、B、C、D、E五种溶液,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种。经鉴别后编写成如图的检索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蓝色……………………………………………A

    1b溶液无色……………………………………………2

    2a滴加紫色石蕊试剂呈红色…………………………B

    2b滴加紫色石蕊试剂呈紫色…………………………C

    2c滴加紫色石蕊试剂呈蓝色…………………………3

    3a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有沉淀产生……………………D

    3b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无沉淀产生……………………E

    (1) C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 在鉴别D、E时,除了氢氧化钡还可以选的物质是。(写出两种物质)

三、实验探究题

  • 29.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NaOH;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OH)2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不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错误

    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猜想二正确

    (3) A、B、C、D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填字母)。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A、B、C、D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相关试剂,能得出碱的其它化学通性,实验的方案是(写出操作和现象)。
  • 30. 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 A、D中酚酞均变红色,说明两种溶液都呈性。
    (2) 写出F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 四支试管内的物质在G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试剂酚酞除外)
  • 31.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并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图),为确认其中的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到其中去,回答有关问题。

    【进行猜想】

    猜想Ⅰ:该溶液的溶质是NaCl;猜想Ⅱ:该溶液的溶质是NaOH;

    猜想Ⅲ:该溶液的溶质是Na2CO3;猜想 IV:该溶液的溶质是NaHCO3

    (1) 【查阅资料】常温下物质的相关信息如表: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7

    13

    11

    9

    从物质的相关信息可知,该溶液的溶质不是NaHCO3 , 因为常温下NaHC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是(精确到0.1%)。

    (2) 【进行实验】测定溶液的pH大于7,该溶液的溶质不是(填化学式)。
    (3) 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①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实验可以判断原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4) 【获得结论】该瓶原来装的无色溶液的溶质是NaOH,并且(填“没有”、“部分”或“全部”)变质。
  • 32.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用聚乙烯制成的,也有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明同学听说包装食品的塑料袋应该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便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平常在超市买东西时带回来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CO2和H2O;聚氯乙烯燃烧除了生成CO2和H2O之外,还会有HCl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小明将以下实验装置按甲图中ABCD顺序连接好,然后进行探究。

    (1) 在实验过程中若B、 C、D装置都产生明显的现象,则该塑料袋是用制成的.(填“聚氯乙烯”或“聚乙烯”)

    【实验反思】连接实验装置时,能否将装置C、D顺序调换?请简述。

    答: 理由是

    (2) 【继续探究】小明为了测定聚乙烯的组成,取了5.6g聚乙烯塑料碎片放在硬质玻璃管中,鼓人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结果】

     

    实验前

    实验后

    B装置的质量/g

    213.6

    220.8

    C装置的质量/g

    200.2

    217.8

    聚乙烯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填“有”或“无”);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3. 还原性铁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现有m1g生锈的铁粉样品,某兴趣小组同学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1) 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某同学欲通过B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B中的最佳试剂是(填序号:①澄清石灰水 ②氢氧化钠浓溶液 ③稀盐酸 ④水)
    (3) 完全反应后,甲同学称得铁粉的质量为mg.同时测得装置B增重mg,则铁粉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
    (4) 上述实验过程中,CO气体除作为反应物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填序号)

    ①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②停止加热后,防止A中生成物被氧化,B中的溶液倒吸入A中  

    ③将装置中的CO2送入NaOH溶液中

  • 34. 小明为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 实验后液体颜色变红的试管是
    (2) 反应后试管 C 的溶液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
    (3) 小明把 D、E 反应后的液体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小明分别对试管 D、E 反应时的反应物用量有如下描述,正确的是

    A.试管 D:氢氧化钙溶液一定过量 B.试管 D:稀盐酸可能不足 C.试管 E:碳酸钠一定过量 D.试管 E:稀盐酸一定过量

四、解答题

  • 35.  2018年杭州市萧山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拉开帷幕。全面推进小城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型,让小城镇更加宜居、更有特色、更富活力。全面开展卫生镇创建工作,强化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破解镇街环境卫生管理难题,全面提升镇街环境卫生面貌。
    (1) 下列做法能 “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 . 用可降解“玉米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制作餐具 B . 用回收的牛奶包装纸盒再生的材料制造休闲椅 C . 多个展馆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
    (2) 在公共场所分布着许多“直饮水”点,其“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 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这个分离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 正常雨水显弱酸性的原因是
    (4)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过多的CO2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B . 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 . 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充分燃烧 D .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 36. 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我市发布通告,禁止露天烧制草木灰。
    (1) 从化学肥料分类角度分析,碳酸钾属于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2) 要确认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 ,需用到的试剂是
    (3) 为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50克样品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将浸出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

    ②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得到沉淀;

    ③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5克固体。

    求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K2CO3+CaCl2=2KCl+CaCO3↓ )

  • 37.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20g放在烧杯里。然后将200g稀盐酸均分成4份,分4次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项    目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0

    50

    50

    50

    50

    烧杯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

    70.00

    117.5

    165.0

    M

    263.4

    根据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1) 表中数据值M=
    (2) 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 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稀盐酸溶液的质量为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38. 同学们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后,用废液缸收集了残留的废液(石灰石所含杂质不与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小科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向少量废液中滴加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②向10mL废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测得沉淀总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第四次测量

    加入Na2CO3溶液的总质量/g

    10

    20

    30

    40

    生成沉淀总质量/g

    a

    0.5

    1.5

    2

    请分析计算:

    (1) 实验室制取CO2后,废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 表格中a=
    (3) 另取10mL废液置于通风橱充分加热蒸发,可得固体质量多少?
    (4) 第三次测量后,加入质量为m(m<10g) 的Na2CO3溶液,则生成沉淀的总质量可能为(要求答出所有的可能性)。
  • 39. 为测定CuCl2和Fe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200g混合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g AgCl固体;

    ②另取原混合溶液各200g与含有杂质的废铁屑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共做了五组实验,其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组别

    混合溶液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铁屑质量/g

    6

    9

    12

    15

    18

    析出铜的质量/g

    6.4

    9.6

    m

    16

    16

    请分析计算:

    (1) 表中第三组实验的m值为
    (2) 第组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3) 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 原混合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40. 向34.2g的Ba(OH)2溶液中先后滴加质量分数为8%的CuSO4和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溶液,滴加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a 点对应溶液 pH7(选填“>”“=”或“<”)。
    (2) 通过计算确定加入的CuSO4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多少?
    (3) 原Ba(OH)2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