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西县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修改时间:2021-07-12 浏览次数:70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一做法旨在(   )
    A . 建立中央集权 B . 维护宗法制度 C . 加强地方管理 D . 削弱贵族势力
  • 2. 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这表明当时(    )
    A . 分封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B . 宗法体系瓦解 C . 传统隶属关系完全消亡 D .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 3. 嬴政认为,给死去的王上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很不合适的事情。称帝时,他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并下令今后不再给死去的皇帝上“文、昭、武、惠、襄”之类的封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一做法(    )
    A . 正式终结了古代谥号制度 B . 旨在确立皇帝的无上权威 C . 是宗法制发展的必然趋势 D . 实现了对全国的直接管辖
  • 4.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招募平民煮盐,政府统一收购发卖。唐中期时实行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政策,在产盐之地设立机构将食盐收购并卖给商人。这一变化(    )
    A . 增加了盐业市场化成分 B . 废除了政府对盐业垄断 C . 提高了手工业者积极性 D . 减少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 5. 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州部,各置州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巡行郡县,为“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其时,刺史的主要职能是(    )
    A . 监察郡县吏治 B . 镇压诸侯谋反 C . 参与中央决策 D . 管理州县事务
  • 6. 汉化改革后,六镇鲜卑职业军人以前仕宦的特权被取消,社会阶级从贵族急速沦落为镇户、府户,身份低下。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加剧了未汉化的鲜卑军人与已汉化的宫廷子弟之间的矛盾,积聚的不满在25年后被引爆为六镇之乱,导致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这说明(    )
    A . 汉族文化不利于北魏发展 B . 改革要与自身实际相适应 C . 孝文帝改革阻碍社会进步 D . 改革者须有不畏权贵的精神
  • 7. 从隋至元“大运河线路的延长以及从人字形到南北贯通的一字型的改变,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发展(    )
    A . 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B . 带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C . 影响了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 D . 连接南北区域促进文化趋同
  • 8. 如表为两宋时部分朝臣对唐代藩镇的论述。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均认为藩镇( )

    论述

    论者

    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

    尹源

    皆赖方镇相与掎角以定其乱,则方镇之兵不得谓无功于唐。

    李纲

    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藩王室,较之弃之夷狄,岂不相远?

    范宗尹

    A . 起到了维系唐朝统治的作用 B . 形成了内外相制的局面 C . 扩充了中央政府的统辖范围 D . 抵御了北方契丹的入侵
  • 9.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对新疆地区行使管辖权,下列机构按其设置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伊犁将军  ②西域都护府  ③新疆省  ④安西都护府

    A . ②④③① B . ②④①③ C . ④②③① D . ④②①③
  • 10. 唐朝后期,联合起来的大家庭明显多于前期;农村中也大量出现了“茶户”“园户”“渔户”等专业化的商品生产户。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因素有(    )

    ①两税法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唐律疏议》的颁布           ④大规模编排民户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一般认为,先秦时期周王下设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六卿(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 司空)。其中“六卿”之中的“司徒”,掌管土地和人民。唐朝“三省六部”中与周代“司徒” 职能相似的部门是(   )
    A . 吏部               B . 户部              C . 礼部              D . 工部
  • 12. 唐代,应试者为增加及第可能,将自己诗文编辑成卷轴,在考前呈送有地位者以求推荐,此后形成风尚,称为“行卷”。唐代“行卷”之风(    )
    A . 推动了贵族政治的发展 B . 有利于经世人才的选拔 C . 促进了文化的开放包容 D . 不利于科举制良性发展
  • 13. 学者指出,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儒孝伦理在汉译佛经中被提升到相当突出的地位,如梵文佛经《六方礼经》在汉译过程中增加了了女事亲尽孝的义务规范,据此可知(    )
    A . 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增强 B . 儒释思想开始出现融合 C . 中外之间的交流频繁 D . 佛教逐渐儒家化发展
  • 14. 魏晋以前盛行钟、鼓、罄类的敲打乐器,此类乐器使用往往用来显示主人身份等级,魏晋时期,钟、鼓、罄等乐器已经失去了昔时的辉煌,活跃于社会上的大多是可携带的乐器,如古琴、长笛、筝、琵琶等。这变化表明魏晋时期(    )
    A . 市民阶层壮大冲击等级秩序 B . 传统伦理观遭到了严峻挑战 C . 情感表达的个性化趋向增强 D . 儒学丧失社会正统思想地位
  • 15.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出现 B .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繁荣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16. 元代规定行中书省为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高级长官由蒙古人、色目人担任,中下级官员由汉人担任。行省官员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    )
    A . 扩大了对地方监察权 B . 弱化了其政权的民族色彩 C . 有效制约了民众反抗 D . 有利于集思广益制定决策
  • 17. “虑及对外贸易在经济上的必要性,以及谨防这些外国与中国商人,明太祖朱元璋以更严格的海禁来提升国家垄断的朝贡贸易这条管道”。这一做法(    )
    A . 有效地维护了实际的国家利益 B . 使朝贡贸易成为中外贸易的唯一一管道 C . 成功遏制了海上贸易走私活动 D . 体现出传统农业社会对外交往的特征
  • 18. 下表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一现象(    )

    年限

    1年以下

    1~2年

    2~5年

    5~10年

    10~15年

    15~20年

    10年以下

    阁臣数(人)

    30

    37

    42

    25

    12

    15

    4

    占比(%)

    18.63

    22.98

    26.09

    15.53

    7.45

    6.83

    2.49

    A . 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B . 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 C . 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 D . 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
  • 19. 下图为《郑和航海图》,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之一,其中明确标明南沙群岛(万生石塘屿)、西沙群岛(石塘)、中沙群岛(石星石塘),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内政部以郑和及其部属的姓来命名了部分南海岛礁。这可以用来证明(    )

    A . 郑和船队最早发现了南海诸岛 B . 民国时南海诸岛成为中国领土 C . 郑和航海的所及范围 D . 郑和远航的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 20. 史料记载:“世祖章皇帝(顺治帝)亲政之初,即日至票本房,使大学士在御前票拟。康熙中虽有________拟旨之例,而机事仍属________。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________承旨……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矣。”其中空白处依次应填入(    )
    A . 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 B . 南书房——内阁——军机大臣 C . 中书省——南书房——参知政事 D . 南书房——宰相——军机大臣
  • 21.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对地主而言,定额租比分成租更有利于规避风险。在《康雍乾时期休宁黄氏公堂租簿》《嘉道实际祁门廖姓租簿》等史料中,记录了近180年中89宗租田的情况,全部为定额租。据此可推断,这一时期(    )
    A . 徽州人地矛盾较为突出 B . 徽州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C . 政府鼓励租佃关系发展 D . 定额租制利于缓和冲突
  • 22. 西班牙以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运载大量中国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自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20年间共运输白银3000吨,这些白银也基本流入了中国。此材料反映出(    )
    A . 西班牙经营贸易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前 B . 明朝航海资金、技术、装备领先世界 C . 作为流通货币的白银主要产自于西欧 D . 明朝手工业发达是对外贸易优势之一
  • 23. 据史书记载,明清政府皆会向商人出卖一些功名、政治利益甚至官职,以调动商人向政府输送所需的资源,一般称为捐纳。明代捐纳主要在特殊情况下实行,清代捐纳则常态化。据此可知,明清捐纳( )
    A . 构成了商人与政府的交换性纽带关系 B . 表达出商人独立政治的诉求 C . 扭转了封建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的状况 D . 体现官商合流局面开始出现
  • 24.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下列条约内容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序号

    信息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A . ③④②① B . ②③①④ C . ①③④② D . ③①④②
  • 25. 蒋廷黻在其《中国近代史》中说:“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这实际上说明( )
    A . 传统夷夏观有一定的突破 B . 林则徐是一个坚定的抵抗派 C . 古代中国军事技术的先进 D . 士大夫具有天朝上国的观念
  • 26. 1906年,孙中山指出:“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任……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这表明,孙中山(    )
    A .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B . 对民权主义的认识有了发展 C . 对中外革命作了深入反思 D . 为国共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
  • 27. 湖北新军起义几乎没有遇到抵抗,至中午时分,他们便完全控制了局势。由于没有真正的革命领袖在场,他们就推举并不情愿就任的清军协统担任军政府大都督。这场起义(    )
    A . 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B . 标志中华民国的建立 C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D . 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 28. 下图摘自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目录。据此判断,第十章的主题应为(    )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清末新政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鸦片战争
  • 29.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材料表明(    )
    A . 中央权威式微与地方势力扩张 B . 中央对地方管理完全失控 C . 清政府政治体制改革颇具成效 D . 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策略
  • 30. 近代以来,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深入,新词汇不断涌现。下列词汇突出体现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是(    )
    A . 师夷长技 B . 适者生存 C . 自由恋爱 D . 实业救国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瓷器造型、色彩追求意境、气韵,它一改汉唐瓷器丰满博大开阔圆润的艺术风范,秉承文人阶层审美趣味,展现出内敛含蓄、淡泊典雅的美学气质……宋代绘画、宋词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趋于平淡素雅。天真清新的风格也反映在瓷器釉色的追求上,体现出浑然天成的自然美,反映出时代哲学的内涵。通过宋瓷,我们可以发现宋文化的丰富内容。

    ——据王倩等《宋代瓷器与宋代文化品格》

    材料二:宋代定窑、汝窑、官窑、越窑、耀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互通、影响与传播。辽瓷中的白瓷渊源于定窑,金代磁州窑中的白釉黑花瓷器与北宋一脉相承。宋代瓷器通过登州、扬州、杭州、明州、泉州、广州等港口销往世界各地,影响着各国瓷器的设计和生产。北宋瓷器的纹样也多采自中西亚诸国的装饰题材。

    ——据李龙生、费利君《宋代瓷器文化的传播及其审美取向》

    (1) 结合史实、概括说明材料一中宋代瓷器风格的成因。
    (2) 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瓷器文化传播的历史意义。
  • 32.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阅读卜列材料。

    材料一:清廷共建立了4支舰队,北洋舰队、南洋舰队、福建船政舰队、广东舰队,分别归属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船政大臣、两广总督节制。而日本在1872年成立海军省后、海军发展就有了统一的指导机关。

    ——摘自德阳晚报《纪念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

    材料二:“清国若为纯然之共和政治,即便缺乏忠君精神,但有寓于爱国精神之义勇,在一朝有事之际,人心亦可以奋然于此。”

    ——【日】小川又次《征讨清国策案》

    (1)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廷舰队”建立的原因。
    (2) 据材料一、二,从中日双方分析造成甲午战争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这些东西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气象,产生过明光的火花。但是,他们在总体上又是微弱的,不能突破封建主义的硬壳。一直到粪自珍,还只能是“药方只贩古时丹”。在中国,新东西的出现只能在鸦片战争之后。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任选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评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