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试卷(A卷)

现代文阅读

啊,时间

    记得我在最富有幻想的年龄,读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懂得了时间就在洗脸的水盆里,就在吃饭的筷子尖上,就在人们的脚下奔走了。从此,我觉得天空大地,一草一木,无一不是时间的化影:那流水不是时间在______吗?那轻风不是时间在______吗?

    可是,有一次,一个朋友认真地问我:“你说什么是时间?”我却长久地答不上来。

    是啊,什么是时间?是地球的转动?是日升月落、星移斗转?是生命的一始一终,还是表针的圆周运动?

    我也曾坐在田地的边沿上,望着______的星空,心里想:永恒的宇宙不像地球那样转动,拿什么来标志它的时间呢?哲学家所说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流淌就是时间吗?为什么“三十八年过去”,也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呢?我怕我匆匆地走来又匆匆地走去也只是“弹指一挥间”,因此,我不再陷入______的空想了,只是想着怎么样使用时间,把时间留住。

    后来,我读了前苏联作家格拉宁的小说《奇特的一生》。主人公柳比歇夫驾驭着时间的飞马,一生写出了科学史、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等许多著作。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和大量日记……我从柳比歇夫身上学会了在公共汽车上背外语单词,在出差的时候带上几本书和构思论文,在饭后看杂志,在睡前阅读报纸。时间的下脚料被我一分一秒地用上了,但是,时间总是潺潺地流淌着。

    也许是我的偏爱,从儿时到现在,我总是被发明家和创造者们的生活和事迹感动着。从他们身上,我终于明白了,只有创造才能把时间一分一秒地凝聚起来,只有创造物本身才有一分一秒的价值。时间凝在每一个创造物上:苹果下落的一瞬间被牛顿凝聚在物体的万有引力上……

    在杯盘狼藉的响声中,醉醺醺的是时间吗?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除了“创造”这唯一的标准外,还能用什么来说明吗?

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创造和改革却可以赢来永恒的光阴,时间只有在人类的创造活动中才有价值。啊,我似乎明白了:时间就是不停地创造。

(1)、文中的横线上该用什么词呢?请你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进去。

冥冥  飞舞  蹒跚  行走  流淌  步履  低语  深邃

(2)、从文中找出含有下列意思的词。

①拟声词,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②在几个人或几件事物中特别喜爱其中的一个或一件。 

③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④使用完、利用后剩下的碎料。 

(3)、作者读了《奇特的一生》后是怎样使用时间的?

(4)、
文中说“时间凝在每一个创造物上:苹果下落的一瞬间被牛顿凝聚在物体的万有引力上……”你能模仿划线部分的句子样式也写一句话吗?

(5)、作者说“时间就是不停地创造”,是因为
(6)、就我来说,我觉得时间就是___________,我们现在应该这样珍惜时间,利用时间:___________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对孩子说

    你必须吃很多粮食、蔬菜、水果,饮很多水和奶,才渐渐增长自己的身高和体重。记住,是土地供给你营养让你渐渐高出土地,你不要忘了随时低下头来,甚至要全身心匍匐在地面上,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为了你站起来,土地一直谦卑地匍匐着,在伟大的土地面前,你一定要学会谦卑。

    为了生长,你不得不多吃一些东西,这就不得不请求别的生命的帮助,这就难以避免地伤害了它们,憨厚的猪、忠实的牛、活泼的鱼、诚恳的鸡……都帮助了你的生长,多少牺牲构成了生命的庙宇。看似理所当然的过程,实际却充满着疼痛和伤害。为此,感恩和忏悔,应该成为你一生的功课,这样或许沉重了些,但沉重之后,你将获得真正的美德。

    你将吃很多的盐,然后渐渐汇成内心的深海,并体会那种咸的感情。

    你将翻过许多山,很可能你找不到通向峰顶的路径,那么继续攀援吧,许多迂回重复的路,使你的记忆弯曲并有了深度;而当你终于到达一座山顶,你会看到更远处那积雪的山峰,于是你知道,你必须不停地出发,生命就是不停地开始,只有过程,没有顶点。

    你必须经历很多个夜晚,为此,你应该多准备一些灯盏。学会把灯高高地举起,不仅照亮了自己的夜晚,也为远处的另一位夜行者提示了路的存在。

    永远向高处、向远处敞开胸怀,你将获得辽阔的胸怀和源源不竭的激情。

    但是孩子,你必须随时把目光从高处远处收回,看看低处,学会尊重和热爱低处吧,热爱低处的人,热爱低处的劳动,热爱低处的水域。化作一滴水汇入低处吧。最低处的海,最低处的水,养活着这个世界。

    当然,孩子,我仍然没有说清楚什么;真理的金子是隐藏在黑夜的泥沙里的。为此,你必须走向你的河流,深入你的波涛,淘洗和寻觅吧,当整整一条河流都从你的手指间漫过,或许你会发现一些闪光的颗粒。

    即使注定不会有什么发现,你也必须走向河流,与它一同发源,一同奔流,一同历险,一同化入苍茫。孩子,向自己的河流走去吧……

幽默感(节选)

①今天看电视时。我发现儿子居然说得出每个演员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使开玩笑地问:“喂!请问布鲁克·雪德丝的电话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了很久,你知道吗?快告诉我!”我大笑了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有了幽默感。

②有幽默感在许多国家里,是对人极高的赞赏。幽既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

③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放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④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出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作了有力的反击。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与被幽默的胸襟与自信。

⑤我曾经看过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秃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观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⑥所以,越是开放而富裕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们,越富有幽默感。看来,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满健全的人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退后原来是向前

谢 卫

①翻看闲书,书中引用了唐代布袋和尚的一首小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文字平实朴素,似稚童话语。细细品之,却理趣盎然:低头耕耘,清净是道,农人在后退,青秧却前行。貌似无为,实则大为。真个“春撒一地碧绿秧,秋收满眼黄金浪”,“退后插秧”蕴藏着其妙无穷的进退哲学——生活真有啩色真卷水印为正版图书

②生活中的进退哲学常在不经意间显山露水。譬如短跑,运动员在起跑时,单腿瞬间退后猛蹬助跑器就是在蓄积力量,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前进爆发。数年前,我在一所偏僻的农村高中任教,通往学校的乡道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重型施工车辆往来不停,经常堵车。一次,几位驾车的同事为了赶时间,使出浑身解数见缝插针执意前行,想早点游出“堵海”,一些尾随车辆也如法炮制,结果是越往前插越是堵得厉害,以致最后连退路都没有。而我却趁早掉转车头另辟蹊径,绕村道而行,虽然多跑了几公里盗版可耻 正版光荣路,但按时赶到了学校。那几位同事迟到了许久不说,还因瞎折腾苦等,窝了一肚子气。其实,很多时候,人生就像是挤公交车,大家一拥而上奋勇向前,往往事与愿违,如若知难稍退暂时避让,往往更能成事皆大欢喜,这种进退哲学也是对“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最好注脚。

③清代“六尺巷”的故事家喻户晓,主人公礼部尚书张英“自家地基退小步,邻里关系进大步”堪为处世经典。不难看出,张英的退让之举就是一次华美的转身,一种高明的退后,给后人展示了一幅“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锦绣画卷。

④生活是哲学,人生常常面临“进”与“退”的抉择,有时候,人生必须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不到长城非好汉”;而有些时候,人生又必须学会后退,绕道而行——“退一步海阔天空”。

⑤有时,后退不是一种畏缩和惧怕,而是一种智慧的前进方式。适时的后退是一种修炼,一种境界,一种超越寻常的睿智。只有真正懂得了后退,人生的修炼才能达到美妙境界。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