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完成平衡摩擦力的相关内容:

①取下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选填“静止释放”或“轻轻推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

②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则应(选填“增大”或“减小”)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平衡摩擦力才完成.

(2)、如图3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是计数点(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 .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小车的加速度是 .(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平衡摩擦力后,本实验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若小车质量为200g,为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每次所用的钩码总质量范围应选______组会比较合理.  
A、10g~20g B、200g~400g C、1000g~2000g
(4)、.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a与F的图象如图4所示,图中的图象与横轴的截距较大,明显超出误差的范围,原因是
举一反三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用打点计时器测量质量不同的小车在合外力相等时的加速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

(1)下列有关本实验的要求和做法,正确的是{#blank#}1{#/blank#}。(选填序号)

A.实验中还需要刻度尺和天平

B.托盘及重物的质量要远小于小车质量

C.测量前,需要平衡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阻力

D.测量前,不需要平衡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阻力

(2)当小车质量时,选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清晰纸带并标出O、A、B、C、D五个连续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用刻度尺测量时如图乙所示,计数点B对应的刻度读数为{#blank#}2{#/blank#},这次运动过程中小车加速度大小a={#blank#}3{#/blank#}(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测得不同质量(m)小车运动对应的加速度(a)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小车质量m/kg

0.36

0.46

0.56

0.66

0.86

加速度

0.98

0.75

0.62

0.54

0.41

(4)某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a-m坐标系,将上表中数据用“×”描点并连线,得到如图丙所示图线。同学们对该同学的描点和得到的图线进一步讨论分析:

①将第(2)问中小车质量时测量得到的数据在a-m坐标系上描点,并与该同学得到的图线相比较,可判断:第(2)问中测得的加速度大小比根据图线得到的加速度大小{#blank#}4{#/blank#}(选填“大”或“小”)。

②同学们一致认为:根据该同学的图线,不一定能得出“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的结论。但是,同学们猜想:加速度a与质量m可能成反比。若要利用上表数据验证该猜想,应该怎么分析处理数据?{#blank#}5{#/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