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中国产业工人:1894年约10万,辛亥革命前约50-60万,五四运动前约200万。

(1)、写出发生在A处与B处之间体现近代化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外各一例)
(2)、分析从C处、D处到E处,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3)、指出1919年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关系。
(4)、结合近代中国国情,分析中国近代化道路始终与“救亡图存”相结合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1901年—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谷底”,即黑暗和黎明的交错期,是为上升积聚力量的时期……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