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8_2019学年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3节氧气第2课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
⑴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
⑵猜想与假设:。
⑶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
⑷实验步骤: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
③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
⑸预测实验结果:
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
⑹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填“甲”或“乙”),判断的理由是。
实验步骤 | 主要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与解释 |
I | 按上图所示装置连接仪器。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 | {#blank#}1{#/blank#}。 | 装置气密性良好。 |
II | 用集气瓶收集一瓶氧气,并向其中加入暖宝宝的原料。塞进橡胶塞,在分液漏斗和烧杯中分别加入水和稀盐酸,放置一段时间 | 集气瓶内无明显现象 | |
III | 打开止水夹和分液漏斗活塞,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关闭止水夹。 | 观察到部分液体变为棕红色。 | 暖宝宝原料中的部分铁被氧化 |
IV | 打开止水夹 | 稀盐酸流入集气瓶中,并有气泡产生 | 稀盐酸倒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blank#}2{#/blank#}。 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lank#}3{#/blank#}。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