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四川省遂宁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何继筠,字化龙,河南人。父福进,历事后唐至周,累官忠武、成德、天平三节度。继筠幼时与群戏,必分行伍为战阵之象。晋初,补殿直。周祖讨三叛,表继筠从行。贼平,改供奉官。

    广顺初,福进镇真定,署衙内都校,尝领偏师出土门,与并人战,斩首数千级,以功领钦州刺史。契丹将高模翰率二千骑扰深、冀,以苇筏度胡卢河。继筠与虎捷都指挥使刘诚诲率兵拒之,至武强,获老稚千余人,模翰遁去。俄随福进入朝,为内殿直都知。福进卒,起复,为濮州刺史,领兵戍静安军。契丹内侵,继筠逆击败之,改棣州刺史。世宗征瓦桥关,命继筠以所部兵出百井道,破并人数千众。恭帝即位,以为西北面行营都监。

    建隆二年,升棣州为团练 , 以继筠充使。三年,命为关南兵马都监。乾德四年,加本州防御使。开宝元年秋,命昭义节度李继勋等征太原,以继筠为先锋部署。至涡河,与并人遇,击走之,夺汾河桥,败其众于城下,获马五百匹,擒其将张环、石赟以献。二年春太祖亲征晋阳契丹来援继筠时屯兵阳曲县驿召至行在所授以方略命将精骑数千赴石岭关拒契丹谓之曰:“翌日亭午,俟卿来奏捷也。”至期,帝御北台以俟。见一骑自北来,亟遣逆问之,乃继筠子承睿来献捷。生禽刺史二人,获生口百余,斩首千余级,马七百余匹,器甲甚众。初,并人恃契丹为声援,及捷奏,太祖命以所获首级、铠甲示城下,并人丧气。继筠以功拜建武军节度、判棣州。三年,来朝,诏赐鞍马、戎杖,令戍边。四年秋,来朝,疽发背。车驾幸其第,锡赍甚厚。未几,卒,年五十一。帝亲临之,为之流涕,从容谓侍臣曰:“继筠捍边有功,朕不早授方镇者,虑其数奇耳。今才领节制,果至沦没,良可惜也。”赠侍中,赙绢五百匹,中使护丧,令以生平所佩剑及介胄同葬。

    继筠深沉有智略,前后备边二十年,与士卒同甘苦,得其死力。善揣边情,边人畏伏,多画像祠之。

(节选自《宋史·何继筠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年春/太祖亲征晋阳/契丹来援继筠/时屯兵阳曲县/驿召至行在/所授以方略/命将精骑数千赴石岭关拒契丹/谓之曰 B、二年春/太祖亲征晋阳/契丹来援继筠/时屯兵阳曲县/驿召至行在所/授以方略/命将精骑数千赴石岭关拒契丹/谓之曰 C、二年春/太祖亲征晋阳/契丹来援/继筠时屯兵阳曲县/驿召至行在所/授以方略/命将精骑数千赴石岭关拒契丹/谓之曰 D、二年春/太祖亲征晋阳/契丹来援/继筠时屯兵阳曲县/驿召至行在/所授以方略/命将精骑数千赴石岭关拒契丹/谓之曰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度,就是节度使,官名。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授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有此称。 B、行伍,古代军队的编制。五人为行,二十五人为伍。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C、团练,古代地方民兵制度。唐代宋代都设有团练使一职,如北宋苏轼曾任黄州团练使。 D、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继筠被周祖上表推荐随行讨伐三叛。平定叛乱后,他就由原先增补的殿直,改任为供奉官。 B、何继筠在衙内都校任上曾率领偏师出土门,与并军作战,斩首数千级。因为有功,后来担任钦州刺史。 C、开宝二年,正驻兵阳曲的何继筠,被太祖急速召到了太祖所在地,并授以计谋策略,以抵御契丹。契丹大败后,何继筠因为立功被升为建武军节度使。 D、建隆三年,何继筠来朝,皇帝下召赏赐鞍马、戎杖,命令戍守边疆。死后,皇帝亲自前去吊唁,为他流泪,并表达对他功劳的肯定和逝世的惋惜之情。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生禽刺史二人,获生口百余,斩首千余级,马七百余匹,器甲甚众。

②四年秋,来朝,疽发背。车驾幸其第,锡赍甚厚。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杜范,字成之,黄岩人。少从其从祖烨、知仁游,从祖受学朱熹,至范益著。嘉定元年举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绍定三年 , 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六年,迁大理司直。改秘书郎,寻拜监察御史。奏:“曩者权臣所用台谏,必其私人,约言已坚,而后出命。其所弹击,悉承风旨,是以纪纲荡然,风俗大坏。陛下亲政,首用洪咨夔、王遂,痛矫宿弊,斥去奸邪。”理宗深然之。

    嘉熙二年,差知宁国府。明年至郡,适大旱,范即以便宜发常平粟,又劝寓公富人有积粟者发之,民赖以安。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两淮饥民渡江者多剽掠,其首张世显尤勇悍,拥众三千余人至城外。范遣人犒之,俾勿扰以俟处分,世显乃阴有窥城之意。范以计擒斩之,给其众使归。

    淳祐二年,擢同签书枢密院事。范既入都堂,凡行事有得失,除授有是非,悉抗言无隐情。丞相史嵩之外示宽容,内实忌之。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以李鸣复参知政事,范不屑与鸣复共政,去之。帝遣中使召回,且敕诸城门不得出范。太学诸生亦上书留范而斥鸣复,并斥嵩之。嵩之令谏议大夫刘晋之等论范及鸣复,范遂行。会嵩之遭丧谋起复不果。于是拜范右丞相,范以逊游似,不许,遂力疾入觐。帝亲书“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赐之。

    时孟珙权重兵久居上流,朝廷素疑其难制,至是以书来贺。范复之曰:“古人谓将相调和则士豫附,自此但相与同心徇国。若以术相笼架,非范所屑为也。”珙大感服。未几,大元军大入五河,绝中流,置营栅,且以重兵缀合肥,令不得相援,为必取寿春之计。范命惟扬、鄂渚二帅各调兵东西来应,卒以捷闻。范计功行赏,莫不曲当,军士皆悦。

    未几, , 赠少傅,谥清献。

(选自《宋史》,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孙沔,字元规,越州会稽人。中进士第,补赵州司理参军。景祐元年,礼院奏用冬至日册后,沔奏:“丧未祥禫而行嘉礼,非制也。”李安世上书指切朝政,被劾。沔奏:“加罪安世,恐杜天下言者,请勿治。”黜知衡山县。道上书言时事,再贬永州监酒。所在皆著能迹。时宰相吕夷简求罢,仁宗优诏弗许。沔上书言:“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谋议不协忿争中堂取笑多士政事寝废又以张士逊冠台席,士逊本乏远识,至隳国事。盖夷简不进贤为社稷远图,但引不若己者为自固之计,欲使陛下知辅相之位非己不可,冀复思己而召用也。”居两月,迁礼部郎中,知庆州。元昊死,诸将欲乘其隙,大举灭之。沔曰:“乘危伐丧,非中国体。”三司所给特支,物恶而估高,军士有语,优人因戏及之,命斩之徇。明日,给特支,士无敢欢者。迁枢密直学士、知成都府,未至,以母丧罢。服除 , 为陕西都转运使。徙秦州,时侬智高反,沔入见,帝以秦事勉之。对曰:“臣虽老,然秦州不足烦圣虑,陛下当以岭南为忧也。臣睹贼势方张,官军朝夕当有败奏。”明日,闻蒋偕死,帝谕执政曰:“南事诚如沔所料。”英宗即位,迁户部。帝与执政议守边者,难其人,欧阳修奏:“孙沔向守环庆,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最著。今虽七十,心力不衰,中间曾以罪废,然宜弃瑕忘过。”遂又以为观文殿学士、知庆州,徙延州,道卒。沔居官以才力闻,强直少所惮,然喜宴游女色,故中间坐废。 

(节选自《宋史·孙沔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曒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