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卷B(适用于云南地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一次

    马路旁的人行(háng  xíng)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还没满周岁。

    他长着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的……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  猛烈),而且信心十足。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缘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又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咂了咂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舞  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道。

    终于,孩子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小胖脸同时(裂开  绽开)了笑容。

    “好一个登山者!”胡子爷爷幽默地说。他又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开头有困难,但坚持就能胜利。祝贺你成功!”

(1)、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读音和词语。

人行(háng  xíng)道       十分(强烈  猛烈)

微笑着(鼓舞  鼓励)说     (裂开  绽开)了笑容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失败——       后退——    消耗——      容易——

(3)、“坚持就能胜利。”把这句话改为反问句。
(4)、这篇短文主要写
(5)、概括写出下面四个人对待小男孩第一次“登山”的态度。

①老奶奶的态度:

②妈妈的态度:

③小姑娘的态度:

④胡子爷爷的态度:

(6)、你从“小孩学步”这件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巩乃斯的马

    有一次我在新疆巩乃斯草原,碰上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盘旋的报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竟能把牧草覆盖的原野瞬间打得烟尘滚滚。就在那场暴雨的冲打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

    仿佛分散在所有的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脸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肯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集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像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裹挟,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泻嚣的大河。

    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画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而这一切,都在飞速移动中展现,几分钟后,暴雨停歇,马群消失,那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一下不见了。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

现代文阅读

从背后照来的灯光

    世界上有各种多样的灯光,在我心里也有一道永不熄灭的灯光。

    一个寒风料峭的冬夜,万籁俱寂,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我知道,虽然这么晚了,明天又没有数学课,但这个时候老师不会休息。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

    我向老师提出了疑问,老师慈母般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笑意:“来,坐下。”她虽然和蔼地笑着,可我却觉得老师在责备我,不由惭愧地低下了头。老师移开身旁一摞作业本取出纸,认认真真地给我讲解。这时候,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忽然发现,粉笔灰已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老师那装满智慧的额头,也被岁月碾出了道道深沟……

    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儿也不放松:“自己再做一遍!”我连忙接过一张雪白的纸做起来,不一会儿,顺利地做完了。我抬起头来,望着老师批改作业的侧影,不禁想起那堂不平常的课。

    新年后第一堂课的铃声响了,老师走上讲台,刚说了半句话突然哽住了。大家这才发现她脸上还留着泪痕,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她似乎发现了什么,立即恢复常态,认真地讲起课来。但我们总觉得她在抑制自己,她借着黑板上写字的机会,擦起泪水,用书本挡住同学们询问的目光。下课了,我们才明白,老师的父亲在元旦之夜突然病倒,经抢救才略有好转,第二天她就从医院准时赶到课堂。老师就这样用全部心血浇灌着我们……

    我向老师告别,思绪万千地走出老师的家,前面一片黑暗。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手电筒,倚在门口。灯光照亮了我前面的道路。我觉得有一股暖流通过全身,令我激动不已。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灯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我前进!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倒立的老鼠

    从前,有一个名叫拉本的87岁老人。他一直过着宁静祥和、悠然自得的生活。他虽然很穷,但是很快乐。

    当拉本发现他的屋子有老鼠时,起先他并没有因此而烦恼。但是老鼠成倍地增加,它们开始扰乱他的生活。老鼠继续成倍增加,终于有一天,他再也无法忍受这一切了。“老鼠太多了,”他说,“这简直是太过分了!”他________地走出屋子,沿街来到了一家商店,在那儿他买了一些捕鼠器、一块奶酪和一些胶水。回家后,他在捕鼠器的下面涂了些胶水,并把它们固定在天花板上。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把奶酪作为诱饵,引诱老鼠出来。

    那天晚上,当老鼠从洞中出来时,看到了天花板上的捕鼠器,它们觉得这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老鼠们在地板上走来走去,相互轻轻推搡着,用它们的前爪向上指指,随即高声大笑起来。毕竟,这是多么愚蠢啊,把捕鼠器安在天花板上。

    第二天早上,当拉本从楼上下来时,看到捕鼠器中没有一只老鼠,他________。他端来一张椅子,在椅子脚的底部涂上胶水,然后把椅子倒过来粘在天花板上,就靠在捕鼠器的旁边。他如法炮制地放置了桌子、电视机和电灯,他把地板上的每样东西都倒置过来粘在了天花扳上,甚至把一小块毯子也放上去了。

    第二天晚上,当老鼠们从洞里出来时,它们依然对昨晚的事________,嘲笑所看到的一切。但是现在,当它们抬头看天花板时,突然,它们都止住了笑,被惊呆了。

    “天啊!”一只老鼠叫道,“看那儿,那是地板!”

    “老天啊!”另一只老鼠也叫道,“我们一定是站在了天花板上!”

    “我开始感到有些头昏眼花了!”又有一只老鼠说。

    “我的大脑充血了。”另一只老鼠说。

    “这太可怕了!”一只长着长胡子的年岁很老的老鼠说,“这简直太可怕了!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我不能再继续靠我的头站立了,否则我会昏过去的!”一只年轻的老鼠大声叫道。

    “我也是!”“我受不了了!”“救救我们!谁快来帮帮我们!”……

    它们的情绪开始异常激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那只年长的老鼠说,“我们必须倒立,那样我们就正常了。”它们都顺从老者的指示,开始倒立。过了很久,由于血液急速地流向大脑,它们一个接一个倒下了。

    第二天,当拉本从楼上下来的时候,看到地板上________躺着很多老鼠,他迅速地把老鼠收集起来,统统扔进了篮子里。

    明白了吧?不管世界看上去有多么上下颠倒,请站稳自己的立场。

阅读理解

七根火柴(节选)

王愿坚

    卢进勇看着这场景,眼睛里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

    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卢进勇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

    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他忽然睁下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

    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他觉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左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聚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恣碗里的野菜“嗞——嗞——”地响着……

    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一,二,三,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