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 塑料瓶变瘪 | CO2能与NaCl反应 |
B | 50℃时,将17g 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 | 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 | 20℃时,KCl的溶解度为17g |
C |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 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
D |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 该气体是CH4 |
选项 | 实验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分离CaO与CaCO3固体混合物 | 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
B | 鉴别NH4NO3和NaCl | 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C |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盐酸 | 加入过量的CaCO3 , 过滤 |
D | 检验Na2CO3溶液中含有NaOH | 加入足量Ba(OH)2溶液,再滴加酚酞 |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铁钉表面的铁锈(氧化铁)加快了过氧化氢的溶液分解。
乙同学:铁钉里的{#blank#}1{#/blank#}加快了过氧化氢的溶液分解。
(设计方案和实验)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一:向盛有10mL5%过氧化氢溶液 的试管中加入2g氧化铁粉末,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
{#blank#}2{#/blank#} |
甲同学结论成立。 |
方案二:向盛有10mL5%过氧化氢溶液 的试管中加入{#blank#}3{#/blank#}粉末,将一根带 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
无现象 |
乙同学结论{#blank#}4{#/blank#}。 (填“成立”或“不成立”) |
(讨论交流)丙同学认为“方案一”只能说明氧化铁加快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并不能说氧化铁就一定是催化剂。你是否支持丙同学的观点?{#blank#}5{#/blank#},如果要证明氧化铁是催化剂,就要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个实验的设计原理是{#blank#}6{#/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