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困难

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永恒之莲——长生草

    ①长生草是多肉植物中的一种,在分类学上属于景天科,长生草属。它曾是被忽略的草根阶层,给人摆不上台面的印象。但是,现在它的魅力越来越大,形象越发高大上,已然成为美化环境的生力军。

    ②长生草的形态特征与它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长生草原本生活在欧洲中南部的高山上,那里到处都是贫瘠的碎石,山高风大。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它的叶片肥厚多汁,储存了宝贵的水和营养。叶片轮生,每株8到18枚,排列紧密。整个花株的形态与盛开的莲花相似。它的花是是粉色系、呈星形。它通常侧芽繁殖,有的也通过叶心分裂繁殖。欧洲人见到这种花朵一样的植物冬天也不凋落,而且繁殖得越来越多,认为它可以永生。于是取名长生草。

    ③长生草的进化历史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那时欧洲百姓开始把长生草从野外带回家园,用它来美化环境。他们将长生草从石缝中拔下来,粗暴地扔到屋顶上,顽强的长生草就把根扎在在瓦片间,长出一座空中花园。后来园艺家们也关注到这种神奇植物,通过近百年的杂交培育,目前已有400多个园艺品种。除蓝色之外,彩虹中的其他颜色都能在长生草中见到,长生草的家族可谓异彩纷呈!中国早就引进了长生草,但仅限于极少的几个品种。近两年,更多的多肉玩家赴欧洲考察,拍回长生草的各种照片,于是长生草圈粉无数,各种新鲜的园艺品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走进寻常百姓家。

    ④那么如何养好长生草?

    ⑤长生草在野外是生长在石缝中的,所以它的根喜欢透气。栽培时最好用泥炭、椰土、珍珠岩、剩的蜂窝煤烧碎渣等充分混合的土,这样的土透气透水。南方潮湿,所以大颗粒的比例要多一点;北方干燥,则小颗粒的比例要多一点。

    ⑥长生草的家乡没有大树遮阳,它只能全天暴露在阳光下,又饱受寒风阵阵。家庭栽培时,春季秋冬这三个季节最好把花盆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保证长时间日照。在这样的环境中,长生草会呈现出最美的颜色。夏季高温高湿,对长生草是个考验。这个季节要避免它晒到直射阳光,但又不能太暗,需要明亮的散射光。还要少浇水,因为空气湿润,土壤很热,过多的水会把植物闷死。可在凉爽的夜间稍微浇点水。如果长生草是超级大群生长的,就很难在特别潮湿的环境里生长,那么最好忍痛分株,否则容易腐烂。

    ⑦长生草容易染上“根粉蚧”(一种吸食根部汁液的白色小虫),可以用蚧必治、速扑杀或呋喃丹等药物灌根,但这几种药都属于高毒性农药,最好不要轻易使用。最安全的是整盆土倒掉,清洗根部后,将它植入新土中。

    ⑧造景时可以将长生草群植在一起,形成“百花齐放”的壮观美景;也可以利用长生草侧芽繁殖的特点,打造长生草“瀑布”;还可以把它种在墙缝里、砖块间,欣赏它原生的味道。

    ⑨长生草,是欧洲的老明星,中国的小新贵。永恒之莲,魅力无限。

(选自《博物》,有删改)

(1)、选文②~⑧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长生草?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析选完第⑨段划线词语“小新贵”的妙处,并概括出选文的语言特点。
(4)、佳琪的妈妈麦拉了长生草,并细心培植。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妈妈把它放在窗台上,让它享受充足阳光。 B、夏天,妈妈担心长生草缺水,每天早晨都给它浇水。 C、发现长生草生出白色小虫,妈妈给它清洗根部,更换土壤。 D、为提升长生草的观赏性,妈妈买来大花盆,进行群植。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种子的生存策略
①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在植物的生存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高效地利用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周围环境资源,完成传宗接代的重任。
②从形态上来说,种子可以简单地分为大种子和小种子。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是巨籽棕的种子。目前发现最大的巨籽棕种子有17.6公斤重,堪称“世界之最”。然而,世界上还有微若尘埃的种子。世界上最小的种子——热带雨林中附生兰的种子,一粒的重量仅有一盎司(1盎司=28.3495231克)的百万分之三十五。
③种子的生存策略首先表现在它们自身的生理特点上。大种子带有更多的营养物质,就像一位装备精良的旅行家,背着一个大大的旅行袋,以确保抵达目的地时有足够的能量供其发芽,在竞争中以质取胜,但通常含油量更高,能保证它们在轻装旅行的同时,还带有一定的能量。
④其次,因为“个头”的不同,种子采取的传播方式也不同。许多大种子既是动物的食物,同时也依靠动物传播。例如壳斗科栎树种子的传播就依靠啮齿类、鸟类,甚至鹿等大型哺乳动物。小种子则像一群勇敢的士兵,不畏牺牲,前赴后继,总会有幸运儿落地成苗。
⑤当种子陷入困境时,它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大种子在依靠动物传播的过程中,随时有被取食的危险,但是它们凭借较多的营养物质,能够迅速萌发、发出幼苗。它们的幼苗可以在土地相对贫瘠或较为荫蔽的森林环境里生长,被动物取食后,也有较好的恢复能力。此外,大种子也相对更耐干旱。与大种子相比,更多的小种子则采取休眠的方法度过困境。有时候,环境太干燥了,不适宜生长,它们便选择休眠。或许风会把它们带到更远的地方,或许再等一年,会有一场大雨将它们呼唤。它们一旦醒来,便立刻长出芽来。
⑥大自然就是这样一个舞台,各式各样的种子都在以独特的方式,表演着一支又一支精彩的生命之舞,永不停息。

                                                                                                                                                              (选自《大自然》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做下列各题

放射性同位素——核辐射的主角

    ①同位素就是一种元素存在着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由于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核电荷和核外电子数都是相同的,并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由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原子核的某些物理性质也有所不同,例如放射性,并不是所以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没有放射性的则成为“稳定同位素”。大多数的天然元素都是由几种同位素组成,目前已知的稳定同位素约300多种 , 而放射性同位素竟达1500种以上。

    ②一般来说,原子质量很大金属,像鈈、铀、镭等,都具有较强的放射性,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锕系元素和镧系元素以及铀元素全部带有放射性。另外某些原子质量小的同位素也带有放射性,如碳14、钴60。

    ③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很不稳定,全不间断地,自发地放射出射线,直至变成另一种稳定同位素,这就是所谓“衰变”,放射性同位素在进行衰变的时候,可放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对人体危害不大,而γ射线对人体有较大的伤害,会诱发人体基因突变。

    ④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换言之,半衰期是指某个样品中一半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不同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差异很大,短的只有几天、几个小时、几分钟,甚至不到1秒钟,长的却达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是几亿年,几十亿年,例如,日本“3.11”地震及海啸引发的核辐射中的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铯137为30年,鈈239为24000年,铀238则为44.7亿年。半衰期越短,其原子越不稳定。

    ⑤经过连接的几个半衰期后,放射性同位素的活度会因衰变而减至初始活度的 ,等等。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预测任何时候的剩余活度。随着放射性同位素数量的减少,所发出的辐射也相应的减少。

    ⑥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放射性能够破坏活的细胞,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但在医疗上,可以用来杀菌消灭微生物,并且可以用来杀灭癌细胞等。放射线也具有很强的贯穿能力,它可以用来观察固体内部的目标,就像x射线那样用于病灶的检查。在工业上,放射性也很多应用,例如用β射线来测量纸的厚度,用γ射线照片来检查机器内部结构等。

    ⑦当然,如果应用不当,核辐射也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选自《中学科技》2011年第5期,有删改)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

杨孝文

       ①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黄两个部落是在阪泉之战后才整合到一起的。从此,中国大地上的大小部落走向联合统一。史学家钱穆和张其昀谈到炎黄血战的原因时,都为这场战争实因食盐这一极为重要的民生与占略物资而起。

       ②此后,盐在中华文明的程中,一直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尧、舜、禹先后成为统一华夏的帝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盐池附近的平阳、蒲坂、安邑筑城,史称“尧都”“舜都”“禹都”。尧、舜、禹为何要在这些地方筑城?正是出于保卫盐池的考虑。

       ③盐给华夏民族带来前行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财富,所以尧、舜、禹三帝对盐充满了感恩之情。舜帝曾创作了一首《南风》,诗化了盐对百姓和国家的重要性。

       ④春秋战国长达550年的历史进程中,盐再一次成为国家与民族整合的无形推手。这一时期“盐政”概念定型,“盐业官营”这一日后的专营制度出现并被迅速推广,产盐各国因此而获暴利,为日后的兼并积聚了雄厚的战争本钱,先秦各诸侯国因国力变化而重新洗牌。

       ⑤在盐与税收捆绑到一起后,盐更成为左右诸侯国兼并战争走向的隐性力量。因盐税暴富而强大的,除了西部的晋国外,还有东方的齐国和燕国。这些重要的产盐国,财富积聚,国力大增,很快在诸侯战争中占得上风。

       ⑥对盐觊觎最迫切的是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夺取了山西境内的“安邑盐池”,开始池盐大生产。食盐专营,开征盐税,为进一步征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有了盐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了六国,统一华夏,真可谓“得盐者得天下”。

       ⑦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长期对抗北方匈奴的边境战争,耗空了国库。于是,汉武帝下令施行盐铁专卖,将这两种物资的买卖权收归国有,以保证战争和国防军费。

       ⑧唐朝中叶后,国库空虚,朝廷便强行加价卖盐,增加财税。每斗盐一下子由10钱涨到110钱。

       ⑨为此,历朝历代都禁止私人售盐。汉武帝的“禁私令”规定,私贩食盐一旦被发现,要将犯人的左脚大拇指砍掉。五代时的后唐也有相应的惩治措施:贩私盐“五斤以上,买卖人各决臀杖二十,处死”。明清时期,官府“禁售私盐”空前严格,几乎与现代禁毒一样严厉。但由于暴利的驱使和生活所迫,私盐贩卖历代不绝,而且因盐而起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如唐末,贩私盐出身的王仙芝、黄巢,率先起义;再如元末,盐户出身的张士诚带领盐民揭竿而起……由此可见,盐与江山社稷息息相关。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蜘蛛的智慧

    ①在我观察过的独居的昆虫中,蜘蛛最聪明。

    ②坚硬的甲胄,柔韧的皮甲,强壮的脚爪,宽大透明的眼睛和嘴巴上的钳子,都是装备在蜘蛛身上的战斗武器,而它编织的网更是它主要的武器,因此,它总是要竭尽全力,把丝网织得尽善尽美。

    ③当蜘蛛开始织网时,为了固定其一端,它首先对着墙壁吐出一滴液汁,慢慢硬化的丝线就牢固地粘在墙上了。然后,蜘蛛往回爬,这根线越拉越长;当它爬到线的另一端应该固定的地方,就会用爪把线聚拢来以使线绷紧,也像刚才一样固定在墙壁的另一端上。它就这样扯丝拉线,固定了几根相互平行的丝,准备好了网的经线。为了做成纬线,它又如法炮制出一根来,一端横粘在织成的整张网最牢固的第一根线上,另一端则固定在墙壁上。所有丝线都有黏性,只要一接触到什么东西就可以胶住;对于网上容易被毁损的部分,我们的织网艺术家懂得织出双线来加固它,有时甚至织成六倍粗的丝线来加大网的强度。

    ④三天以后,这个网就完成了;我想这个昆虫在新居生活,一定欢乐无限。它在周围往返横行着,仔细检查丝网每一部分的承受力,然后才隐藏在它的洞里,不时出来探视动静。不料想,它碰到的第一个敌手,竟是另外一个更大的蜘蛛。这个敌手没有自己的网,也可能已经耗尽了积蓄下来的汁液,因而现在不得不跑来侵犯它的邻居。

    ⑤于是,一场可怕的遭遇战立刻由此展开。在这场拼搏中,那个侵略者似乎占了体大的上风,利用一切战术,引诱对手从坚强的堡垒中爬出来。这个辛勤的蜘蛛被迫退避假装休战而去,不一会儿又转身回来,当它发现计穷智竭以后,便毫不怜惜地毁坏了这个新网,这又引起了另一次战斗。与我的估计相反,这个辛勤的蜘蛛终于反败为胜,成了征服者,杀死了它的对手。

    ⑥有时,苍蝇落入它的陷阱时,这只蜘蛛并不急于出击,只是耐心等待着,直到有把握捕捉对方时,它才动手。如果它立刻逼近苍蝇,将会引起这只苍蝇更大的惊惧,还可能导致这个俘虏奋力逃走;所以,它学会了耐心等待,直到这个俘虏因无效挣扎而精疲力竭。

    ⑦有一次,我把一只黄蜂放进一个蛛网中。但当蜘蛛照常出网捕食时,先是观察一下来的是个什么样的敌人,根据量力而行的原则,它立刻主动解除紧紧束缚对手的丝线,以放走这样一个强大的敌手。当黄蜂得到自由后,我多么希望那个蜘蛛能抓紧修理蛛网被破坏的部分。可是,它似乎认定网已无法修补了,便毅然抛弃了那个网,又着手去织一个新网。

    ⑧我很想看看一只蜘蛛单独靠自己的储备能够完成多少个丝网。因此,我破坏了它织就的一张又一张的网,那蜘蛛也织了一张又一张。它的整个储存消耗殆尽后,果然不能再织网了。我看见蜘蛛把它的腿像球一样旋动,静静地躺上几小时,一直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外界的动静。当一只苍蝇碰巧爬得够近时,它就忽然冲出洞穴,攫住它的俘获物。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问题。

省力不省功

①物理学有个说法,叫“省力不省功”。也就是说,不存在既省力又省功的机械或工具,如果一个机械或工具可以省力,那么它必须通过移动更远的距离、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弥补这部分省去的力。生活中的各种省力器械,比如动滑轮、杠杆、千斤顶等,都是省力不省功的。使用它们并不会使你获得额外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只是采用了“分步走、不停步”的策略,让你成功实现给看似不可能抬起来的重物做功,其实这与“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道理相通。

②生活中也一样,很多事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省力,但要成事成器,努力做不可少,持续做不可少。篮球运动员要想投篮很准,可以学习借鉴别人的方法少走弯路,但少不了在篮球场上流汗苦练, 多投一次,肌肉就多一分记忆,就更准一分,别无他法;想学木工,可以利用一些省力好用的工具,但砍锯凿劈刨的基本功必须反复练习,否则就不可能手艺精湛;想读懂《传习录》,除了一句一句地啃,没有其他捷径。小到读一本书、做一件事,大到学习一门技艺、成就一番事业,都要深谙“省力不省功”的道理。

③但在现实中,我们见过一些“想省力又想省功”的人。比如,嫌日积月累用心学习太辛苦,便夹带小抄去考场,妄想不用功便能得高分;嫌脚踏实地、勤勉尽责升迁太慢,以为弄虚作假、溜须拍马、投机取巧就能更快得到提拔重用……这些人最终的下场我们都清楚。

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很多时候,我们出的力气、下的功夫跟成功是成正比的。我们当然应该究方法,当然有必要学会“借力”,但最后的“功夫到家”,依然要靠坚持不懈的磨炼,依然要靠向着目标的一步步努力。台上三分钟的光鲜,来自台下十年功的辛苦,功到自然成。

⑤卖油翁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钱锺书说“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历代手艺人、做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都强调一个笨功夫,他们的好手艺、硬本事、真学问,皆从笨功夫中来。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愚公“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的“笨功夫”,遭到智叟的嘲笑,愚公长息曰: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懂得下笨功夫、苦功夫的人心无旁骛、埋头努力,终会接近成功。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垃圾:指无法利用、废弃的物品。

垃圾食品:提供超过人体需要的热量、变成人体多余成分而影响人的健康的食品。

垃圾快乐:获得短暂快感,却对自身无任何提升的快乐。越来越多的人们沉浸在垃圾快乐中,难以自拔。

材料二

有哪些年轻人千万不能碰的东西?有个高赞的答案:年轻人千万不能碰能获得短期快感的事物。

心理学家亚当•阿尔特发现;有一样东西就像毒品,一不留神就能让人上瘾、难以戒除,它们是那些娱乐产品——游戏、八卦、直播等等。运行商开发这些产品不是为了“快乐”,唯一的目的就是赚钱。这些产品背后有强大专业的团队,他们会根据大众的心理,设计出一环扣一环的产品,能不断刺激你的神经,让你感到快乐、欲罢不能。它们默不作声地让你慢慢成瘾,一层“快乐”的糖衣之下,也许会有刹那甜蜜的错觉,一旦尝到了甜头,就会忍不住地想要更多,久而久之,它会让你快乐的阈值变高,没法用长时间的付出,来换取工作、学习、锻炼的快乐,而认为这都是些“无聊”的事情。除了让你爽的“电子毒品”,你实在无法再对其他东西感到快乐。这就跟靠吸毒来逃避生活没有任何的区别。

为什么有人会沉浸于“垃圾快乐”中不能自拔呢?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反馈时间越短越容易获得快感就越容易上瘾。你玩一会儿游戏,马上就能获得爽感,看一个搞笑短视频,马上就能哈哈大笑。情绪带来的快感,让人忍不住上瘾,这么舒服的事情,谁愿意舍弃呢?

“垃圾快乐”就像快餐,简单好吃,长期吃下去却会拖垮你的身体。刷“垃圾快乐”一时爽!一直刷“垃圾快乐”你就废!“垃圾快乐”,让你的意志迷失,你终将尝到它带来的苦。

材料三

家长怎么做,才可以避免孩子迷恋“垃圾快乐”呢?

⑴家长多陪伴孩子。其实孩子之所以会迷恋“垃圾快乐”,很多是因为家长陪伴孩子太少,孩子想和家长亲近,但是找不到家长,孩子就会把这种感情寄托在这些“垃圾快乐”上,因为这些东西可以及时满足孩子,而且还能让孩子暂时忘记些烦恼。所以家长要想让孩子远离“垃圾快乐”,必须从陪伴孩子开始。

⑵家长以身作则。要不想让孩子沉迷“垃圾快乐”,最好的办法就是家长以身作则,守着孩子的时候不要玩游戏,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

⑶家长要创造环境,把孩子的时间充实起来,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渐渐帮助孩子摆脱“垃圾快乐”。

⑷家长给孩子定时定量。其实这些“垃圾快乐”也不是说一点不能接触,可以适当接触但是不能沉迷。所以允许孩子接触“垃圾快乐”时要给孩子定时定量,规定时间和内容,一旦到了规定的时间,就要立马结束。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