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起止时间是(    )
A、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 B、1932年1月到1945年5月 C、1936年12月到1945年9月 D、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
举一反三

百年复兴路,浙江故事多。阅读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一所学校的故事】

1937年,浙江大学师生踏上了漫漫西迁路,克服万难,穿越六省,行程2600公里,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坚持办学近7年,谱写了一部“文军长征”史。

(1)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浙大西迁办学的背景,并写出“文军长征”从浙江到贵州经过的A、B两省的名称。

【一部宪法的故事】

1954年1月,毛泽东对随行人员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又说:“用宪法这样一个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使全国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使全国人民感到有一条清楚的、明确的、正确的道路可走。”

(2)毛泽东这次杭州之行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根据材料说一说这项工作的目的。

【一家企业的故事】

1983年,萧山万向节厂厂长鲁冠球提出与乡政府签订厂长个人风险承包合同,自我加压,承包利润指标翻一番,获得经营自主权,这份合同成为后来企业承包经营的范本。1984年,万向产品首次销往美国,迈出了“从田野走向世界”的第一步,由此打开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不仅赢得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且锻炼了自我,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开拓。

(3)阅读材料,指出万向节厂变革的意义。综合本题信息,指出三则浙江故事所折射的中国人民的追求和梦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摘编自《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后,蒋介石对日态度由妥协逐渐到强硬,这对国民党广大官兵的积极抗战起到指导作用。第五战区在战役总结中指出,“最高指挥官之镇静,于前方士气影响极大。徐州于二月上旬敌于兖州南下蚌埠北进时,岌岌可危,战区之司令部本应早已离徐后撤,然以长官镇静处之,不仅得支持三个月之久,且获台儿庄之胜利”。1938年4月7日蒋介石通电全国: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

材料三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民族团结一致,投入抗战。东北地区的满族、朝鲜族等积极投身各种抗日团体和抗日义勇军。东北、华北等地的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先后成立了蒙边骑兵、蒙汉同盟军、蒙汉抗日游击队等,对日开展武装斗争。西藏宗教领袖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和第十三世达赖喇嘛通电全国,声讨日本侵略罪行。新疆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各族人民掀起了大规模募捐活动,支援抗日前线。壮族、苗族、瑶族、仫佬族、京族、黎族、布依族、水族、高山族、畲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也都通过各种方式参加了抗日斗争。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