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咸宁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②哂(she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③不暇顾:顾不上。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上与群臣论盗   一狼得骨 B、朕当奢省费     因还乡 C、是数年之后     经丧乱少睡眠 D、民以奉君       虞山王毅叔远甫
(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民之所以为盗  客之美我 B、犹割肉允腹  能径寸之木 C、君富国亡    学不思则罔 D、夫欲盛费广  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 B、有的大臣希望唐太宗用严刑重罚禁止百姓偷盗。 C、老白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 D、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衣食无忧就不会偷盗。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朕)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举一反三
阅读《与朱元思书》和《小石潭记》,完成文后题目。
      (甲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