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衢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
材料一:从公元5世纪到12世纪,基督教会在西欧确确立了统治地位,封建制度下的西欧分裂割据严重,与这段时间相对应的是中国的隋唐宋时期,中国科学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摘编自史仲文《世界中世纪科技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期间的部分科技成果
(注:近代西方的科技水平已超越中国)
材料三:西方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 事件 |
15-16世纪 | 新航路开辟 |
16世纪 | 科学革命开始 |
17-18世纪 | 赢、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
拿破仑 | 华盛顿 | ||
1793年— | 参加平息国内叛乱、抗击外国 | 1776年— | 领导大陆军抵抗英军,取得独立 |
1799年 | 军队的战斗 | 1781年 | 战争的胜利 |
1799年 | 任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 | 1787年 | 主持制定《联邦宪法》 |
1804年 | 颁布《拿破仑法典》 | 1789年 | 当选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 |
项目化学习活动内容 | ||||
项目名称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路 | |||
项目简述 | 本项目引导我们在活动中探究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几大重要历史事件,从而深入思考中国近代化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 | |||
驱动性问题 | 中国如何进入近代化? | |||
过程性探究 | 任务一: 中国进入近代历史是必然还是偶然? | |||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情况表 | 材料二: 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 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战争虽非偶然的, 无历史背景的, 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 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也有学者指出, 鸦片战争是“偶然事件中的必然事件”。 | |||
工业项目 煤炭产量 | 生产能力 占世界产量的2/3 | |||
蒸汽机产生的能量 | 占欧洲一半以上 | |||
生铁产量 | 已超世界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 | |||
任务二: 中国近代化的特征是“被动反应”还是“主动奋斗”? | ||||
材料三 ……英法联军……同治年间开始了自强运动……同治二年,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附设译书局。 ——摘编自蒋延黻《中国近代史》 | 材料四 ……甲午战争……1896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这份报刊第一篇文章是《变法通议》 , 它以史实为依据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 反复论述变法救国的必要性。 ——摘编自陈秋萌《论近代报刊<时务报>在维新变法中的历史角色 | |||
材料五:武昌首义打响的这一枪, 引发的不是一场无限革命, 而是一场有限革命。……辛亥革命是有限的, 它没有触动整个社会的结构, 没有把社会翻一个底朝天, 它是相对有节制的。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就结束呢?……这个目标是有限的…… ——摘编自傅国涌《谈出来的民国: 回望1911 年辛亥革命》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