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重庆市重点中学(江津第二中学校等)八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阶段测试试卷
【探索之路】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摘编自裴钰《改变中国》
【革命之路】
材料二: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链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
嘉兴南湖游船 |
材料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材料一 咸丰十一年(1861年),恭亲王奕设立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于北京,是为中国新学的起始……同治二年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同治十一年曾国藩、李鸿章挑选学生去头国留学。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
时间 | 哲学、宗教 | 自然、应用科学 | 社会科学 | 历史、地理 | 文学艺术 | 合计 | 年平均数 |
1895年前 | 1 | 4 | 1 | 2 | 3 | 11 | |
1896-1911 | 38 | 172 | 366 | 238 | 136 | 950 | 63.33 |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北洋政府颁发了一系列教育法令:
1917年5月,宪法审议会否决了将孔教定为国教的提案……学校的教学开始加强科学教育,重视实验作业,增加了实用和职业的教学内容。1917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会议,向教育部提出推广女子教育的议案,要求增设女子高等小学、女子中学等。教育部于1920年明令公布,小学一二年级国文改为语体文,并规定至1922年止,凡旧时所编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中学各科教科书,随之逐渐用语体文改编,高等学校的讲义,也采用了语体文。
——摘编自《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