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绵阳市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诊断考试试卷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都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的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有学者认为,社会并非稳步前进,也不会跳跃式或随机发展。相反,它像季节一样流转:冬天 结束,春天来临。
经济浪潮 | 历史阶段 | 中心国家 | 技术引领 | 对应危机 |
第一次浪潮 | 1780— 1830年 | 英国 | 蒸汽机 | 1837年经济恐慌 |
第二次浪潮 | 1830— 1880年 | 英国 | 钢铁制造 | 1873— 1879年长萧条 |
第三次浪潮 | 1880— 1930年 | 美国 | 电气化和化学制品 | 1929— 1939年大萧条 |
第四次浪潮 | 1930— 1970年 | 美国 | 汽车、石油化工 | 1974-1980年两次石油 危机 |
第五次浪潮 | 1970—2010年 | 美国 | 信息与通信技术 | 2008年持续至今的金融 危机 |
——摘编自詹姆斯 ·穆迪等著《第六次浪潮: 一个资源为王的世界》
上表反映了1780—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情况。以科技和经济的关系为主题,写一篇历 史小论文。 (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材料 资本主义历史上的四次长期波动及其特征
次数 | 技术和组织创新集群 | 支柱部门和主导部门 | 核心和关键投入 | 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 | 管理和组织变革 |
第一次 | 以水力为动力的工业机械化 | 棉纺织业、铁制品、水车、漂白 | 铁、原棉、煤 | 运河、收费道路、轮船 | 工厂制度;企业家;合伙制 |
第二次 | 以蒸汽为动力的工业和运输机械化 | 铁路和铁路设施、蒸汽机、机床、制碱业 | 铁、煤 | 铁路、电报、蒸汽轮船 | 股份公司;把任务分包给负责的技术工人 |
第三次 | 工业、运输和家庭的电气化 | 电力设备、重型工程、重化工、钢制品 | 钢、铜、合金 | 钢轨铁路、钢制轮船、电话 | 专业化职业管理系统;“泰勒主义”;巨型企业 |
第四次 | 交通、民用经济、战争的机动化 | 汽车、卡车、拖拉机、坦克、柴油发动机、飞机、炼油厂 | 石油、天然气、合成材料 | 无线电、高速公路、机场、航班 | 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福特主义”;等级制 |
——据【英】弗里漫【葡】卢桑《光阴似箭: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
人类历史上的信息革命
时代 | 近似时期 | 信息运动的方式 |
农耕时代 | 自大约公元前3000年 自大约公元前2000年(夏朝) 农耕文明时代(战国以后) 自公元8世纪以来(唐朝) | 书写,固定信息的方式 字母书写 政府资助的或者军事的通讯系统 木版印刷 |
现代 | 大约公元16世纪 大约18世纪和19世纪 自19世纪30年代 自19世纪80年代后期 20世纪 20世纪晚期 | 全球世界体系;世界交通和运输体系 印刷用于大众交流:报纸、邮政服务 电报 电话 电子化大众媒体:无线电、电影、电视 因特网、即时全球信息交流 |
——改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