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上海市长宁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论“失”

钱大听

    ①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①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②基,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②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③古人之失;与今人居④,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见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矣!

(选自《潜研堂文集》)

【注】①嗤(chī):讥笑。②赧(nǎn):羞愧脸红。③訾(zǐ):试毁④居:相处。

(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含义

①辄欲置之    

②局将半予思苦    

(2)、对划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找自己的过失都来不及,又为何找空闲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 B、我找自己的过失尚且都来不及,又何必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 C、我找自己的过失尚且都来不及,又哪有空闲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 D、我找自己的过失都来不及,又何必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
(3)、“予对局”之后的表现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4)、对短文主旨,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贵有自知之明。 B、要经常反思,善始善终。 C、多求己过,少论人非。 D、不要妄自尊大、主观臆断、轻视别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 岁满不持一砚归。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 , 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①缘贡:趁着进贡的机会。②才足贡数:仅仅满足进贡数量。③峭直:严厉刚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