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00辆废弃车变身500辆可骑行单车,不需扫码不要钱,使用停放靠自觉

全身涂鸦的它会是你的下辆单车吗

活动发起人希望推广这种变废为宝模式,但管理仍是难题

本报记者 金洁珺 孙燕


小朋友对翻新后的“共享单车”进行艺术涂鸦

    共享单车就像一把双刃剑,既给城市交通带来了新的支点,也给城市管理添加了新的难题。

    杭城的四大单车大家已经熟悉,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另一种单车。

    全身涂鸦的杂牌车成了校园风景

    昨天上午,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里突然出现了一群“骑行军”。

    这群“骑行军“所骑的单车,并不是大家熟悉的杭州公共自行车小红车,也不是最近频繁出现在媒体上的小黄车或小白车,它们颜色多样,更像是自家买的杂牌军:有永久牌的,也有凤凰牌的。它们有点破破的,看上去使用年代也很久了。车身有个统一的logo,“驿和行”。

    你肯定想不到,不久前它们还只是校园车库里的废旧自行车。

    1000辆废旧车变成500辆可骑行的单车

    这些车的创造人是IBSplus驿和行的王国阳和来自美院的学生们。这是驿和行的一个“物尽骑用”单车行动计划。

    王国阳对记者说:“使用这些车不需要扫码,也没有什么钥匙锁,你要是想用,随骑随走,但只能在校园内使用。”

    这些在美院象山校区里随处可见的涂鸦车来自校园里的废旧车。学校提供了1000辆校园内废旧、即将被当做垃圾变卖的单车,由驿和行团队和学校的修车师傅一起,对这些废旧单车进行重新整修、改造及艺术涂装。最后“我们有了首批‘物尽骑用’的500辆单车。”

    校内无偿使用   未来将推广到更多大学和社区

    王国阳5年前成立IBSplus驿和行后,就一直致力于智慧出行的项目设计,主攻的方向就是公共自行车,曾在世界范围内对城市共享公共自行车项目展开过调研。

    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合作,是驿和行“物尽骑用”单车行动计划的第一步。“这个项目是个公益项目,先期整修和后期维护的主要资本来自于企业捐助,所以我们对校园内的学生和老师使用单车,实行在校园内部零租车费零押金无偿使用”,王国阳说。

    昨天上午,驿和行投放了100辆自行车,现场效果不错,很多学生老师当场就纷纷试骑起来。“我们在校园内开辟了单车停放的区域。”王国阳说,“社会上其他品牌的共享单车也可以停放在这个区域内。”“我们也想帮助年轻人培养一个好的共享单车使用习惯,不让他们乱停乱放。”

    王国阳表示之后这个项目也将推广到更多的大学和社区中去。“今后肯定会走进人们的生活。”

    纵  深   这种车是否属于社会资源   究竟谁来监管

    现在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这批“共享单车”,目前由驿和行专业的运营团队进行驻场管理,但是据王国阳介绍,今后还是要和城市管理部门沟通合作,共同管理。

    这样的“共享单车”应该如何监管?记者也咨询了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人员。交通运输局表示目前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办法和规范还正在制定中。

    当然也有人会担心仅限于校园内骑行的“共享单车”会不会被人骑出校门,王国阳说“这也只能依靠大家的自觉了”。

    相关管理人士分析,如果这批“共享单车”仅在校园内使用,那么就不属于公共资源,仅属于校园管理范围。

(选自2017年4月10日《钱江晚报》)

(1)、下列对这则新闻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共享单车为城市交通带来了新的支点,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该报记者为新的涂鸦杂牌车的出现点赞。 B、驿和行“物尽骑用”单车行动计划是公益项目,先期整修和后期维护的主要资金来自于企业捐助,实行零租车费、零押金无偿使用。 C、这则新闻的标题完整地包含了主题、引题和副题三部分,副题标明了新闻事件的发起初衷、现实困难。 D、有人对仅限于校园内骑行的“共享单车”的管理情况表示担忧,驿和行的王国阳则对此表示乐观。
(2)、新闻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赏析文中划线句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
(3)、新闻采访是挖掘而不是速记。记者在进行采访之前,都要准备与采访主题相关的问题。请参照示例,根据新闻内容,还原记者的部分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示例)

采访对象

管理部门

采访目的

了解“共享单车”的监管问题

采访问题

(1)这些单车是否属于社会资源?

(2)这些单车该由谁来监管?

……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王国阳

采访目的

采访问题

……

(4)、如果你翻开这一期的《钱江晚报》,这则新闻会吸引你去阅读吗?说说你的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守脑如玉

    ①一天,苏格拉底上课时,从短袍中掏出一个苹果:“大家集中精力,嗅闻空气中的气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举着苹果问:“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味道?”几位同学回答:“我闻到了,淡淡的苹果香味!”其他同学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苏格拉底再次举着苹果从学生丛中走过,“请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闻空气中的味道。”回到讲台,他问:“大家闻到苹果的味道了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闻到了!”苏格拉底说:“非常遗憾,这是一个假苹果。”我们,其实很喜欢随大流。

    ②心理学家阿希做过一个从众实验:当参加测试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时,发现已经有五个人先坐在那里了。大学生不知道,这五个人都是托儿。阿希让大家作个判断:卡片上四条线段,哪两条一样长?线段差异明显,正常人很容易作出判断。但五个托儿故意同时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一大串测试者跟着选择了错误答案。

    ③每个人都有潜在的从众心理:别人做什么我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我们常以为自己很有主见,其实恰恰相反——我们习惯依附于他人,没有自己的思想;习惯跟随别人瞎起哄,没有自己的主见;习惯人云亦云,没有判断事情真伪的能力。

    ④1895年,勒庞写了一本经典著作《乌合之众》。所谓乌合之众,就是说再聪明的人都有傻子的潜质。“一旦融入一个群体,你就会传染上他们的动作、习惯以及思维方式,做出一些荒唐可笑但毫不自知的事情。”

    ⑤《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一刊出,我们毫不琢磨思考,立马随手转发。《罗尔有三套房产,是两家公司法人代表》一刊出,我们又纷纷调转枪头,骂得罗尔体无完肤。《罗尔说“罗尔事件”》一刊出,我们又无比同情罗尔,觉得“善良是伪装不出来的”。《对罗尔的宽容,是对好心人的犯罪》一刊出,我们又觉得罗尔可恨,“损害了本来就脆弱的社会诚信”。

    ⑥观望这两年发生的热点事件,没有一件躲得过这个铁律——听到甲方发声,我们义愤填腐;听到乙方发声,我们觉得甲方不单纯;听了丙方发声,我们又觉得甲乙都非善类。我们就这样轻易被感动、轻易被激怒、轻易被吓住、轻易被诱导……正如评论家曹林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柴静刚进央视时,老师是陈处。陈处啪地将一金烟拍到来子上。问柴静:“这是什么?”柴静回答:“烟。”“我把它放医学家面前,说请您写三千字。他肯定会写尼古丁含量,吸烟的人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人的多少倍……”“我让经济学家写三千字,他肯定会写:烟草是国家税收大户,烟草走私对经济的影响……”然后,陈处翘起腿,对柴静说:“现在,请你写三千字,你会写什么?”柴静一下惜了,不知从何入手。陈说:“你有自己看待世界的坐标系吗?”

    ⑧套用陈处的话:你有看待事物的坐标系吗?遇到一件事情,你想过这五个问题吗?

    ⑨Ⅰ这个事情有没有证据和理由支撑?Ⅱ这个理由/逻辑是否能够推出结论?Ⅲ这里面是否隐藏了某种价值观假设?Ⅳ其中的证据/事实是否能有效支撑理由?Ⅴ是否存在隐藏或模糊不利的证据/事实?

    ⑩如果你不能明确判定,那就请:Ⅰ不要轻易急于站队;Ⅱ________________;Ⅲ________________。

    ⑪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只有“守脑如玉”,才不会犯下可怕的“平庸之恶”。

    ⑫胡适先生在赠言北大哲学系毕业生文章里,曾引用一位高僧所言:“达摩东来,只是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何为“不受人惑的人?”胡适先生说:“他不容许偏见和个人的利益,来影响他的判断和左右他的观点。他一直都是好奇的,但是他绝对不会轻易相信人。他并不仓促的下结论,也不轻易的附和他人的意见,他宁愿耽搁一段时间,一直等到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查考事实和证据后,才下结论。”胡适先生的话,更适合用于这个时代?在这个信息、思想、流言、谎话满天飞的时代,愿你我学会“守脑如玉”。

(选自2017年2月27日“中国社会学”微信公众号文章,有删改。)

阅读《“飞天 ”凌空》,完成 各题

“飞天 ”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①她站在 10 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 自如,1.7 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 ”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 ”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⑥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让几位裁判亮出了 9.5 分的高分。

⑦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⑧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 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2023 年 9 月 ,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了 一 个令人耳目 一新的概 念—“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质的跃迁 ,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也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推动力。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 ,新质生产力是包容了全新质态要素的生产力 ,意味着生产力水平的 跃迁 。传统生产力推动的经济增长是依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大量投入的水平型扩  张 ,不仅严重依赖要素投入 ,而且生产力发展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都较为缓慢。新质生产力驱  动的产业发展降低了自然资源和能源投入 ,使经济增长摆脱了要素驱动的数量型扩张模式。 而且与传统生产力的发展依靠渐进型的增量式创新不同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源自基础科学研  究的重大突破和对原有技术路线的根本性颠覆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批颠覆性技术群。

( 摘自人民论坛网 ,有删减)

材料二 步入信息化时代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型技术蓬勃兴起 , 万物 互通、智能智造 ,人类生产生活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阶段 。 比如时下流行的人工智 能、无人驾驶技术 ,它们有可能颠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是完全不同于传统技术形式的新 质生产力 ,会带来不同于以往的发展变迁。

生产力迭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生引擎 。抓住生产力转型升级的契机 ,就能把握时代、 引领时代 。谁能抓住机遇 ,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真正 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

( 摘自《北京日报》,有删减)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 ,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得到高度重视 ,广大青年人才被  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和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 ,全力托举他们在科技创新创  造活动中挑大梁、当主角 。一方面表现在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规模快速增长 ,2012 年至 2021  年期间 ,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量由 416. 7 万人增长到 858. 1 万人 ,增加 441. 4 万人 , 年均增长 7. 67% 。 同期 , 自然科学领域博士毕业生总人数超过 45 万人 ,年均增长率 4. 73% 。 另一方面 ,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实施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国家重点研  发计划参研人员中 ,45 岁以下占比 80% 以上 。北斗导航、探月探火等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的  许多项目团队平均年龄都在 30 多岁 。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领域 ,优秀青年科  技人才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 。可以看到 ,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 青年科技人才是重要  依托。

( 摘自光明网 ,有删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不用钉子、胶水,一榫一卯做出鲁班凳、鲁班锁、世博会中国馆模型等木器,“阿木爷爷”王德文的木工视频在海内外圈粉数百万,收获上亿播放量。

通过他的短视频,更多人见识了中国传统木匠技艺的精湛,以及蕴藏在榫卯结构中的古老智慧。

拥有270万粉丝,单个视频点击量达4200万,在海内外互联网上广泛传播······最近,“阿木爷爷”做木工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

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陈塘镇一个山青水绿的僻静村庄,63岁的木匠王德文照例拿出刨子、斧子和锯子,准备开始新一天的活计。

王德文正是“阿木爷爷”。“我就是干木工活的老木匠,是个普通的农民,大家喜欢看我的视频,我很开心。只要有人对木工技艺感兴趣,我就愿意一直拍下去,让更多人了解木工技艺,了解传统文化。”王德文说。

(选自李纵《老手艺走上新舞台》,有删改)

材料二:

我是一名“职业嫁接人”,主要为农户提供苗木嫁接、果树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我的家乡是当地重要的苗木药材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苗木嫁接是苗木培育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很小就跟着老师傅学会了这门手艺,一晃就和手里的小刀打了近40年的交道。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新技术。削头、割皮、接芽、塑包······几分钟内,一株苗木就能嫁接完成。从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到适合嫁接的季节、方式,每一个细节都要熟记于心。每年的腊月到来年的四月,是苗木嫁接的高峰期,一大批苗木嫁接技术人员走向全国各地,在需要的地方挥洒汗水。

好技术,不仅让自己增收,也带动乡亲们致富。前几年,我加入当地“老带新”师徒队,带着年轻人钻研嫁接手艺,还组织20多人远赴贵州、青海、新疆等地从事苗木嫁接服务,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如今,成长起来的“职业嫁接人”成了农村产业发展的“土专家”,在猕猴桃、雪梨、中药材等农业园区、产业园区开展定期管护,有力推进了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不仅如此,县里还努力打造属于我们的劳务品牌,搭建平台引导全县3万多名“职业嫁接人”加入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运行,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签订长期劳务合作协议,让我们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选自廖洪顺《老手艺焕发旺盛生命力》,有删改)

材料三:

老手艺想要长久地走下去,必须能留住新粉丝。除了产品形式在创新,非遗推广与转化也有了更多途径。四川羌族草竹编研学体验培训非遗工坊不仅举办研学活动,还在大学开设了草竹编选修课。“我授课已经有八九年时间了。”传承人蒋天霞说。非遗不仅以研学、沉浸体验的形式走进“00后”视野,也成为创作资源,深层次地融入创意产业。“我们致力于非遗技艺的创新转化,学校师生跟非遗传承人一对一结对。上海的老师、设计师指导对口援建地区非遗传承人,为其带去新的理念。”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告诉记者。通过非遗传承人接触到传统技艺,也让上海的学生们兴奋地找到了创作的新形式、新手段。

非遗大省山东也在探索更丰富的传承方式,“非遗十文创”“非遗十游戏”让年轻人走近非遗、爱上非遗。本届展会上,济南天桥区打造的“泉城非遗娃”IP形象首次亮相,传达出青少年是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领跑者的理念。这一名称缘起于天桥区黄河岸边的刘庙小学,通过非遗体验活动逐渐辐射到周边学校。现在,“泉城非遗娃”的传承动态已经不仅限于学校。“泉城非遗娃”项目品牌已形成形象关联作品15类、文创产品三十余款,形成了一批校外黄河非遗研学基地。

(选自《被治愈了!好看好玩的老手艺就在咱身边》,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